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领跑者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这里是教育改革的先遣队。2001年,郑州市金水区被确定为新一轮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批国家级实验区。如今,这里仍然是教育发展的领头羊。11年来,他们矢志不渝,执著探索,在传承和理清学校文化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把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把课程作为教育变革的核心,把课堂教学作为永恒不变的阵地,走上了一条创造性落实课改理念的特色发展之路,明确了发展战略,那就是——着力构建多元、开放、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打造规范、高效、情智共生的课堂文化,突出内涵发展这个中心,走优质均衡发展之路,锻造金水教育品牌,实现具有金水特色的“幸福教育”的理想。
其他文献
编者按:音乐教学是实施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栏的几位作者十分重视“小三门”(音、体、美)的教学,加大了改革力度,对音乐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变声期的歌唱教学与嗓音保护  信阳市第六职业高中赵宏    歌唱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但少年儿童正处在生理上的变声期,因此不能简
魂的事》还摆在案头,史铁生先生却已飘然离去。  我非常遗憾但不悲伤,我想这应该也是先生之所望。他在《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中说:“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坐在幽暗处,凡人看不见的地方,一夜一夜耐心地等我。不知什么时候它就会站起来,对我说:嘿,走吧。我想那必是不由分说。但不管是什么时候,我想我大概仍会觉得有些仓促,但不会犹豫,不会拖延。”他深深了解:死是另一种存在,相对于生。  先生面对死亡的这份从容
一、背景与意义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更是一种教育理想与追求。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他们对教育的认同,是教育发生的条件,也是教育发展的目标。由于条件所限,很多农村小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只有课堂。因此一节好课,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讲能否从中获得发展的正能量、体验到幸福感,其意义更为深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了解并理解农村小学生的切身感受,
高庙中学地处焦作市博爱县清化镇,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近两年,这所普通的农村学校却接连发生了一些不普通的事:  学校生源越来越好,班额数量由去年的16个扩大为今年的18个,且教师备课实现电子化。  通过2007年开始实施的全员竞聘上岗和人员重组,学校形成了一支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教学面貌大为改观。    更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9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亲临高庙中学视察,令全体师生深受鼓舞。  总书
2012年8月,受组织委派,我和河南省实验中学、河大附中、河师大附中各4名共13名教师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三师红星高中支教。根据安排,三个年级各开设两个河南援疆实验班,由我分管学校教学工作和援疆教师团队管理工作。2014年3月,作为第八批援疆干部中的一部分,河南省实验中学副校长杨东升与9名教师又来到红星高中援疆支教。  近3年来,在河南省对口援疆前方指挥部和十三师党委的领导、关怀下,我们援疆支教的
编者按:2010年2月28日,两会召开前夕,恰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向社会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这就注定教育必然成为代表和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空前的关注。在这次两会上,代表们针对我国教育的现状,纷纷建言献策,提出了诸多颇具真知灼见的建议及医治教育沉疴流弊的良方。为此,我们特别约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教授对今
【摘 要】“学习强国”是媒体融合发展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APP,它不仅融合了内容传播渠道、内容生产机构,也融入到了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习强国”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宣传、通报疫情监测数据、讲述人物事迹、传递人间真情,广东学习平台也积极推进信息资源融合、传播广东声音,讲好广东故事。  【关键词】学习强国;媒体融合;讲故事  【基金项目】广东海洋大学人文社科项目《融媒体背景下“学习强国
随着我国对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交流的不断扩大,学习运用英语这门国际语言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截至2010年初,安徽已经与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外商的投资领域涉及装备制造、交通、能源、化工、轻纺、农业、房地产、现代服务等多个行业。在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的大环境下,为更有效地服务对外开放,安徽人民广播电台于2004年1月起着手创办了《双语新闻》、《双语会客厅》等中英文双语节目。
作者简介:冯振山,生于20世纪40年代,1951年上小学。当过工人,做过教师,退休前任《河南教育》主编,职称为编审。    岁月匆匆。转眼已到了人生的“夕阳”阶段,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也有了几个年头。由于学生时代培养的几种个人爱好,如阅读、运动、唱歌、书法、篆刻等,一直陪伴着我,所以退休生活还比较丰富、充实。去年国庆60周年,我参加教育厅合唱团,与中青年朋友们一块儿排练、演出。虽然团里活动很紧张,又是
同课异构中的“构”,应该有若干种解释。“构”什么呢?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构思?是教学个性,还是教学风格?是教学策略,还是教学方法?似乎每一个都是,又似乎都不是。以我愚见,“构”的重心,一是“构”教什么,二是“构”怎么教。  我们知道,几乎所有的文科学科都存在“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既然是同课异构,当然需要明白这节课“教什么”,否则其效果便没办法检验。只有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方面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