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发病特点
1.病害種类多,苗期低温高湿,光照差,容易诱发猝倒病、立枯病和病毒病,定植后,白天温度忽高忽低,光照差,生长弱,昼夜温差大,湿度高,凝结露水时间长。容易诱发炭疽病、疫病、灰霉病、枯萎病、白粉病、根腐病等。
2.受早春保护地环境变化大的影响,发病速度快,发病严重,单一化学防治效果差,且容易造成农药污染。
3.多种病害混合侵染,田间症状不易辨别,影响准确用药,极易造成药害。影响及时防治。
二、综合防治技术
1.选用抗病品种。根据病害发生特点,要尽量选用抗病品种。
2.培育无病壮苗。①种子消毒。选用无病种子,先在太阳下晒种1-2天。用52-55℃的温水浸泡,当水温降至常温,再浸泡3-4小时:或用1%硫酸铜溶液浸种5分钟,也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小时;10%磷酸三钠浸种20-30分钟。药液处理后,用清水冲洗2-3次,晾去明水,放在25-28℃的温度下催芽。
②苗床消毒。一是高温发酵消毒,把有机肥与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菜园土按4:6的比例充分混匀,盖上薄膜,发酵35-40天,育苗前10天撤去薄膜,过筛备用。
③加强苗床管理。苗床要加强保温。一般白天温度不低于22℃,夜间不低于12℃,增加昼夜温差,尽量降低湿度,增加见光量,提高辣椒苗的抗逆性。
④苗期病害药剂防治。田间发现猝倒病或立枯病病株要及时清除,并喷洒72.2%普力克水剂500-600倍液或多菌灵灌根,于晴天上午进行。7-9防治天一次,连续2-3次。
3.生态防治。①实行轮作。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杂草等,与瓜类、豆类、葱类、粮食类作物实行季节或隔年轮作。
②全地膜覆盖,大小垄栽培。大垄间距70厘米,小垄间距50厘米,大垄上面开深10厘米左右的浅沟覆盖地膜,膜下浇水。可有效降低湿度,并能有效提高光照和温度。
③使用微滴灌。可有效减少凝结露水时间,保持土壤物理结构及土温正常,利于根系生长,增强抗逆性,并可防止因大水漫灌造成病害流行。
④强化田间管理。晴天加大放风量,不能出现30℃以上高温,覆盖草帘要早揭晚盖,尽量增加见光量,连续阴天,要注意放风排湿;浇水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并关闭放风口,当棚温升至30-35℃时,加大放风口排湿。
4.化学药剂防治。①病毒病。早春大棚辣椒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应以预防为主,一般每25-30天选择晴天上午喷洒0.1%-0.2%硫酸锌溶液一次:如果田间出现病株,可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4000-6000倍液或植病灵可湿性粉剂900倍液,8-12防治天一次,发现蚜虫要及时清除。
②疫病。主要发生在前期、中期,特别是湿度大的情况下更易发生。主要危害茎、叶、果实,田间发现病株,初期可用45%百菌清烟雾剂,每亩用量300克,7-10天喷洒一次,连续2-3次;晴天可选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或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灌中心病株根。如病害蔓延,结合熏棚灌根,可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雾,8-10天喷洒一次,连续2-3次。喷雾后要注意通风排湿。
③灰霉病。早春大棚辣椒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茎、叶、花、果,特别是连续阴雨天,空气湿度大,往往造成病害流行,出现烂叶、烂花、烂果等。发病初期,可用10%速克灵烟雾剂防治,每亩每次用250-300克,5-8天防治一次,连续2-4次,如果连续晴天,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200-1500倍液,或50%速可灵可湿性粉剂1500-1800倍液喷雾防治,7-9天防治一次,连续2-4次。
④枯萎病。主要发生在开花结果期,浇水遇阴天容易诱发病害发生。造成茎部水浸状软腐。田间发现病株要立即拔除,可用50多菌灵400-600倍液喷洒,同时用50%DT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灌根,视病情连续防治2-4次。
⑤菌核病。可危害茎、叶、花、果实,但主要危害茎部,表现立枯状。田间发现病株,可用10%速克灵烟剂或百菌清烟雾剂进行防治,每亩250-300克熏棚,6-8天进行一次,连续2-4次。
⑥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容易造成大量落花。发现病叶,要加大通风,降低湿度,减少浇水,同时用百菌清或代森锰锌进行防治。
402563重庆市铜粱县高楼镇农业服务中心 陈玲
1.病害種类多,苗期低温高湿,光照差,容易诱发猝倒病、立枯病和病毒病,定植后,白天温度忽高忽低,光照差,生长弱,昼夜温差大,湿度高,凝结露水时间长。容易诱发炭疽病、疫病、灰霉病、枯萎病、白粉病、根腐病等。
2.受早春保护地环境变化大的影响,发病速度快,发病严重,单一化学防治效果差,且容易造成农药污染。
3.多种病害混合侵染,田间症状不易辨别,影响准确用药,极易造成药害。影响及时防治。
二、综合防治技术
1.选用抗病品种。根据病害发生特点,要尽量选用抗病品种。
2.培育无病壮苗。①种子消毒。选用无病种子,先在太阳下晒种1-2天。用52-55℃的温水浸泡,当水温降至常温,再浸泡3-4小时:或用1%硫酸铜溶液浸种5分钟,也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小时;10%磷酸三钠浸种20-30分钟。药液处理后,用清水冲洗2-3次,晾去明水,放在25-28℃的温度下催芽。
②苗床消毒。一是高温发酵消毒,把有机肥与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菜园土按4:6的比例充分混匀,盖上薄膜,发酵35-40天,育苗前10天撤去薄膜,过筛备用。
③加强苗床管理。苗床要加强保温。一般白天温度不低于22℃,夜间不低于12℃,增加昼夜温差,尽量降低湿度,增加见光量,提高辣椒苗的抗逆性。
④苗期病害药剂防治。田间发现猝倒病或立枯病病株要及时清除,并喷洒72.2%普力克水剂500-600倍液或多菌灵灌根,于晴天上午进行。7-9防治天一次,连续2-3次。
3.生态防治。①实行轮作。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杂草等,与瓜类、豆类、葱类、粮食类作物实行季节或隔年轮作。
②全地膜覆盖,大小垄栽培。大垄间距70厘米,小垄间距50厘米,大垄上面开深10厘米左右的浅沟覆盖地膜,膜下浇水。可有效降低湿度,并能有效提高光照和温度。
③使用微滴灌。可有效减少凝结露水时间,保持土壤物理结构及土温正常,利于根系生长,增强抗逆性,并可防止因大水漫灌造成病害流行。
④强化田间管理。晴天加大放风量,不能出现30℃以上高温,覆盖草帘要早揭晚盖,尽量增加见光量,连续阴天,要注意放风排湿;浇水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并关闭放风口,当棚温升至30-35℃时,加大放风口排湿。
4.化学药剂防治。①病毒病。早春大棚辣椒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应以预防为主,一般每25-30天选择晴天上午喷洒0.1%-0.2%硫酸锌溶液一次:如果田间出现病株,可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4000-6000倍液或植病灵可湿性粉剂900倍液,8-12防治天一次,发现蚜虫要及时清除。
②疫病。主要发生在前期、中期,特别是湿度大的情况下更易发生。主要危害茎、叶、果实,田间发现病株,初期可用45%百菌清烟雾剂,每亩用量300克,7-10天喷洒一次,连续2-3次;晴天可选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或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灌中心病株根。如病害蔓延,结合熏棚灌根,可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雾,8-10天喷洒一次,连续2-3次。喷雾后要注意通风排湿。
③灰霉病。早春大棚辣椒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茎、叶、花、果,特别是连续阴雨天,空气湿度大,往往造成病害流行,出现烂叶、烂花、烂果等。发病初期,可用10%速克灵烟雾剂防治,每亩每次用250-300克,5-8天防治一次,连续2-4次,如果连续晴天,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200-1500倍液,或50%速可灵可湿性粉剂1500-1800倍液喷雾防治,7-9天防治一次,连续2-4次。
④枯萎病。主要发生在开花结果期,浇水遇阴天容易诱发病害发生。造成茎部水浸状软腐。田间发现病株要立即拔除,可用50多菌灵400-600倍液喷洒,同时用50%DT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灌根,视病情连续防治2-4次。
⑤菌核病。可危害茎、叶、花、果实,但主要危害茎部,表现立枯状。田间发现病株,可用10%速克灵烟剂或百菌清烟雾剂进行防治,每亩250-300克熏棚,6-8天进行一次,连续2-4次。
⑥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容易造成大量落花。发现病叶,要加大通风,降低湿度,减少浇水,同时用百菌清或代森锰锌进行防治。
402563重庆市铜粱县高楼镇农业服务中心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