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医学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_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与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0年8月在我院诊治的30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出血分为出血组154例和未出血组146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同时将出血组患者依据临床预后分为死亡组20例和生存组134例,比较两组休克指数、合并症、肝功能分级等,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出血组年龄、性别与未出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患者肝
其他文献
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是脑卒中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包括卒中后抑郁、卒中后焦虑以及焦虑抑郁共病等类型,不仅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康复,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病死及致残风险。目前,临床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障碍发生机制的研究多集中在心理社会因素与生物学因素两方面,本文就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情感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及治疗情况作一综述,以期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特应性皮炎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于婴幼儿。尤其是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临床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特应性皮炎患者与健康人群肠道菌群、皮肤微生态存在差异,提示特应性皮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皮肤和肠道微生物结构发生改变或失调。因此,研究肠道及皮肤菌群与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特应性皮炎与肠道及皮肤菌群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以期为特应性皮炎的诊治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减轻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肾脏损伤的效果及相关的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的方法制备MSCs,并将MSCs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法注入到UUO模型鼠体内,在造模的第14天检测不同组肾脏病理的改变、管周毛细血管、细胞凋亡及β-catenin表达情况来观察MSCs是否可以减轻肾脏损伤并探讨相关机制。结果将培养的MSCs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法注入到UUO模型BALB/C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