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贴标签 用心回应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c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出现插嘴的现象有时让人感到烦恼,面对这一情况先不要急着“贴标签”,我们要重新思考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用心回应孩子。
  在工作中,我观察到孩子打断大人的谈话,多在以下几种情况中出现。
  情况一:渴望得到关注
  在孩子年龄较小的时候,对父母的依赖感比较强,渴望父母时时刻刻都关注自己。如果父母因为与他人交谈,注意力没有放在孩子身上,孩子就会本能想让父母重新关注自己。孩子因为没受到关注而感到无聊,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这时就容易出现插嘴的行为。
  解决之道:当父母和他人交流时,无论孩子多小,都要先郑重地向他人介绍孩子,这可以让孩子感到自己很重要,没有被忽略,让孩子受到关注。还需要先安排好孩子的活动,让他有事可做。比如,为孩子准备几本好看的图画书,或者给他一些能吸引他注意力的玩具等。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和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情况二:渴望参与谈话
  随着年龄增长,孩子对周围的事物也越来越好奇。当大人的谈话引起他的兴趣或对谈话中的内容感到好奇时,他就会迫不及待地想解决心中的“疑问”。
  解决之道: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一日生活之中,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思维能力等。如果孩子插话的内容与大人交谈的话题有关,可以试着让其融入大人的谈话中,给孩子参与谈话的机会。并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引导他学习礼貌地与人交谈。同时家长也要注意,若粗暴地拒绝孩子参与谈话,善于模仿的幼儿可能就会以同样粗暴的方式来对待他人。
  情况三: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年龄小的孩子通常以自我为中心,延迟满足能力较弱,想到什么就要什么,总希望自己的事情能够优先解决。因此,常常会以插话的方式,直接表达自己的需要。
  解决之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家长可以和孩子温和沟通,引导孩子学会等待:要等一个人把话说完了,另一个人才能接下去说。让孩子学会如何去正确沟通,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保持应有的礼貌态度。慢慢地,孩子就会知道插话是不礼貌的事情,逐渐养成良好的交谈习惯。
  總之,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理智分析、冷静面对、耐心引导。等到孩子慢慢建立起相关意识和习惯后,自然也就不会再出现类似问题了。
其他文献
我很感谢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位老师,让我也渴望成为像他们一样可爱的人。小的时候,提起老师就自带敬畏,觉得那就是一个充满光芒的职业,仿佛站在那里就会bling bling 发光。现在的我是一个幼儿教师,很开心自己能够在花儿一样的年纪做着守护花朵的工作。今年是我持证上岗的第三年,特别开心能够坚持到现在并且持续下去,实现我小时候的梦想——长大之后成为一名和善有趣的老师。  我爱的小朋友  每天,我要面对的是
2008年10月20日,IBM携手中国知名的IT专业学府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举行了“IBM与东软信息学院合作实施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仪式”。该合作计划以IBM与东软集团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基础,结合了双方的软硬件技术及资源优势,旨在推动中国创新型IT人才的培养。该计划凭借IBM雄厚的软件技术背景和东软信息学院在师资等方面的倾力投入,大力促进高素质IT人才的培养。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院长温涛教授,大连东
作为老师,我真心希望班里的每个区域都能受到孩子们的“恩宠”,但我发现,图书区似乎是个“被遗忘的角落”。怎么才能让图书区“得宠”呢?我设计了一系列名为“APP”的策略:A代表陪伴(Accompany),P分别代表挑选(Pick Out)和玩(Play)。我用这些方法对图书区进行了重新创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 1步:挑选(Pick Out)  刚开始我很困惑,分明已经投放了那么多优秀的获奖绘本,
D-Link助力教育行业用户  构筑应对未来的校园网络    目前,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已经从以业务为核心的应用集成过渡到以用户为核心的数据集成,为此建立和完善新一代高效、安全、可靠的校园网络及资源与数据中心系统已成为教育网络的建设者与管理者关心的重要课题。  针对校园网的新特点和新变化,国际著名网络设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D-Link在今年上半年提出并推出了端到端多位一体纵深主动安全防御体系等一系列
摘 要:伴随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网络化的发展,学习的概念和方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数字化学习,基于数字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本文从E-learning和M-learning概述入手,从学习模式、学习资源和技术支持系统三个不同的视角分析探讨了两者在教育培训中的应用成效,以期对现有的教育培训活动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E-learning M-le
2015年3月1日,善耕实验小学的开放式校史馆正式落成。我校的开放式校史馆建在学校教学楼底层,面积约350平方米,全部利用已有的过道走廊和共享空间完成,全天面向师生开放。校史馆景观精致悦目,人文气息十足,藏品丰富,尤其是“开放式”这一全新理念,树立起了校园全新的文化形象,创造出了亲和开放的文化氛围及积极互动的体验空间,具备了实质性的意义与功能。  一、开放式校史馆概念及意义阐述  校史馆,是陈列学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健康领域中对3~6岁幼儿的力量和耐力提出了要求,分别是:3~4岁幼儿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0秒左右,4~5岁幼儿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5秒左右,5~6岁幼儿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20秒左右。为了帮助幼儿达到这样的要求,许多幼儿园尝试利用各种器械来帮助幼儿锻炼悬垂能力。我们在工作中也遇到有困惑的老师,她们问:锻炼幼儿的悬垂能力,可以用平梯吗?  我们的回答
深圳市龙华区教科院幼教集团附属幼儿园成立于2018年5月,和深圳这座城市一样,有着开放、包容的性格特质。我们一直秉持“众创智慧,融合共生”的办园理念,重视老师、家长、孩子的声音,强调团体的合作和共创,同时也追求让每个个体能够在此独立绽放,是一所具有实验、研究、先鋒、引领气质的幼儿园。  我们正处于世界变化迅速和充满无限可能性的“互联网 ”时代,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我曾经读过“高瞻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系列丛书”,对于其中的《你不能参加我的生日聚会:学前儿童的冲突解决》一书印象颇深。感觉林林的问题,似乎可以用书中的“贝壳时间”策略来尝试解决。“贝壳时间”其实是孩子们共同解决冲突的讨论时间。中班初期的幼儿有尝试探索、讨论的欲望。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为幼儿设置“贝壳时间”,对户外活动中发生的“小偷”事件进行集体讨论。  首先应该问:“刚才户外时有一个抓小偷
《我是生活小主人——幼儿居家活动指南》是我园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推出的课程指南,成功地帮助老师、家长和幼儿渡过了艰难的时刻,每个人也都从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这一生活课程指南的推出并不是偶然的,是与我们的自然化园本课程一脉相承的,或者说,它的推出正是得益于我们多年的生活化课程探索。  多年自然化课程探索奠定生活教育基础  生活即教育,生活既是教育的形式,也是教育的内容。秉持这一信念,我园探索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