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他的世界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qst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丰子恺先生曾画过这样一幅画,湖泊纯净无纹,近岸有一条窄窄的台阶,一家人相携而行,桃红色的杏花漫天飞舞。
  左上有一句题诗:“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桃红色的杏花落处,他痴痴地站立,一只鸟飞来歇在他的肩上。
  Ⅰ 最喜小儿无赖
  丰家的孩子,瞻瞻、阿宝、软软等,天性各殊,最是天真。“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丰子恺在《致我的孩子们》如是说,“在这里可以随心所欲地提出一切愿望和要求:房子的屋顶可以要求拆去,以便看飞机;眠床里可以要求生花草,飞蝴蝶,以便游玩;凳子的脚可以给穿鞋子;房间里可以筑铁路和火车站;天上的月亮可以要它下来……”孩子们的生活就是每天无休无止的游戏。马尔克斯在小说《流光似水》中写一群孩子将灯光想象成水,让它在屋子间流淌漫溢,孩子们则在灯光下潜水。而丰先生的家中,童心也一定如水一般充沛,孩子们在自己的世界中漂浮,在一片橙黄色的灯光下慢慢游走。李贽说,童心就是“本心”。初来这个广阔宇宙的新奇,触摸着清晨刚刚舒展的小花的欣喜,都是孩童们独具一格的癖好,一种小儿“无赖”的自由与天真。
  但是孩子终要走出黄金时代,去迎接可喜可惧的世间,正如阿宝即将成为青年,童心的消逝,是真实没有夸耀的。“他们要担当许多的寒冷和无情,淡漠和误解。”“青年人的愁苦,青年人的生长,更像那在阴云暗淡的风里、雨里、寒里演变着的春。因为后者比前者更漫长、沉重而更有意义。”冯至所言的青年是孤独而内蕴生机的,仿佛一棵矮小的桃树,长着青绿色的叶,枝杆上开着几朵稀疏的淡红小花。可是孩子就像一片狂欢的森林,小山坡上长满了黄菊和水生小鸡草,单纯女神可以穿着曳地长裙穿林而过。
  郁达夫说:“对于小孩子的爱,是他散文里的特色。”丰子恺热爱孩子的天真,憧憬于孩子的生活。他虽然经历世事沧桑,但内心安然无恙,依旧如一枚银币般泛着纯净的光泽。这是孩子给他的启示,他因此看清事物的真相,窥见生活中许多令人欢喜的细节。童心之乐,是用一种豁达游戏人间。
  Ⅱ 故人不见,旧曲重闻
  往事如梦,在故乡的旧友、双亲、老师,是丰子恺所依恋的。缘缘堂是丰先生在故乡石门湾的居所,他在书房中端坐,凝视着窗外叶落莺啼之景,想起故人。
  “我的母亲坐在我家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现出慈爱的笑容。”丰子恺最欢乐的童年是在母亲膝下度过的,讨“饿杀猫篮”里的饼饵吃,母亲做玲珑包子时他抓几把面粉揉着玩。稍大一些,母亲探问他的学业,给他勉励和劝导。“她像贤主一般招待我,就像良师一般教训我。”我想丰母一定有“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那般的真挚温暖,也给过丰子恺理性的爱、坚强的智慧,使他在波涛起伏之中,依然能无宠不惊过一生。
  丰子恺的音乐、绘画老师——李叔同先生早已了却尘缘,难以相觅,而一篇《怀念李叔同先生》却留下了先生的风神。“李先生高高的瘦削的上半身,露出在讲桌上,宽广得可以走马的前额,细长的凤眼,隆正的鼻梁,形成威严的表情,扁平而阔的嘴唇两端常有深窝,显示和蔼的表情。”一位温而厉的老师,曾先后换过西服和话剧《茶花女》中的曳地长裙,又及道袍、僧袍。他的一生,是怎样漫长而有深意?
  弘一法师得成正果,是他的学识和人格促就了他,李先生凡事认真,立意要做翩翩公子,就彻底地做了一个翩翩公子。到往后成为先生,穿着布衣,又具一种朴素之美,是真正的艺术家。听说友人出家,他淡然一笑:“我不久也该为僧了。”在他看来,皈依佛门,是人生中很自然的一个过程,一旦万事皆空,心无杂念,其实已与成佛无异了。“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弘一法师将他的佛心交付给丰子恺,《护生画集》因此而出。
  里尔克说:“一生之久,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去等待,采集真意与精华。”丰子恺拥有了丰盈的情感和经验,几乎都是母亲和李叔同等人赠与他的。 “见梅枝,忽相思”,他在故乡四处寻找故人的踪迹,把这些断断续续的回忆描绘成诗。
  Ⅲ 今朝梅雨霁,青天好
  山中避雨,丰先生拉起了胡琴,两个女儿和许多青年人都和着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雨落了,可以拿来消遣的事有很多,但丰子恺独将艺术融入了生活,在萧索风雨中寻回自己的兴味所在。他在雨中看到另一片天地,人们在茶馆中闲聊吟诗,《梅花三弄》幽幽地传来,池塘水面微皱,一枚熟透了的果子清脆地落了地。我很钦羡他看透事物常理的达观心态,看人看事皆可圆润。都德说:“对一切憎恶反感,凡事无不冷嘲热讽,冷笑起来,恶毒得狠,嬉笑怒骂起来,凌厉刻薄之至,但是到头来,下场也是如此。”以这样尖锐的目光看世界,命运会摧残人生,而对这个世界报之以歌,我们才真正能懂得这个世界仍有单纯。
  身处战乱年代,丰子恺并非没有爱憎,如好好先生一样成天嬉笑着,他有着更深的愁苦,爱国爱民却屡遭誤解,想追寻宗教却牵挂尘世。难能可贵的是,他用细腻的感知抓住每一件令人喜爱的东西,从卖臭豆腐干的小贩吆喝声里听出季节更迭,从四季变化中写出了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一蓑烟雨任平生”,一生竟能这样潇洒地度过,在风雨声中披蓑仗剑而行。这位老先生并非成佛成仙,他痴缘未了,他眼中装着的世界还是那样纯真。“四大皆空”,他能忘掉吗?谈情可乎?“诸相非相”,他能识出吗?画卷已将万物收尽了,还好禅与情之间始终有丝丝关联,使人不像月光一样冰冷,又不像太阳一样热烈。古来自有“情僧”说,我觉得“禅”与“情”之间的分界点便是“痴”,在半沉半浮之中,半迷半悟之间,处在两个世界的交汇处,因而能望见更多,心中顿悟更多。而处在这个位置,时常要兼顾上下,人情冷暖不能失去,佛心禅意不能失去,于是用痴心看到了明月,看到月光下的孩童。或许这不是神的凝视,但它确确实实是一位单纯的人的凝视。
  结语
  巴金评价丰子恺时说:“我的脑子里有一个丰先生的形象——有一颗与人无争、无所不爱、纯洁无垢的孩子的心。”
  丰先生不用广阔的宇宙增加他思想的深度,不用丰富的颜料增加他画作的厚度,他从一朵微小的花中窥见一切,从一颗星辰中看透光明。
  正如宗白华所说:
  “啊,诗从何处寻?
  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
  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
  生活因充满这些美好的东西而韵味无穷。鸟从他的肩上飞走,他一人微笑着回家。
  ‖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指导教师:陈丽伟
  这篇写丰子恺先生的文章,一如丰先生本人的风骨,恬淡素讷,童心稚趣,诗情画意。
  喜爱孩童的丰子恺,有着一颗天真的童心。在《缘缘堂笔记》之中,写孩童的篇幅不少,生逢乱世,历经沧桑,然而未泯的童心就在这些真率自然的小文中汩汩而出——童心之乐,是丰先生在用一种豁达游戏人间。
  依恋故人的丰子恺,禅心伴随了一生。他深深地敬爱着老师李叔同,怀念大师的文字郑重、细致、意重如山,拳拳眷恋之心在漫长的岁月中从未改变。
  痴缘未了的丰子恺,非佛非仙,却用佛心禅心凝视着纷乱的人世,“从一朵微小的花中窥见一切,从一颗星辰中看透光明”。花开花落,鸟来鸟还,他一人微笑着回家时,童心依旧,禅心依旧,爱心依旧。
  【适用文题】一书一世界;诗画人生;读懂大师……(小风)
其他文献
每次觉得很累或对周围的人很失望的时候,我都会把自己从人群中抽离出来,去面对身边的草木。  那些平凡的草木几十年如一日地绿着,我注视着它们,它们仿佛也在用绿色而平静的目光注视着我,用柔和安宁点燃我黯然的眼神。我仿佛把它们当成了老朋友,在内心与它们交谈。它们用绿色的平静和昂扬的生机,抚慰我有点失意的心灵。  我看得越久,就越心平气和,仿佛世界只剩下这平和的充满生机的绿。心里的不快乐一点点走开,再多的不
【2021年中考作文备考金题】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的恣意,“莫为输赢扰清梦,一局残棋寄深情”的豁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唯美……沉醉其间,自得其乐,可谓是回味无穷!  请以“自得其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可以写自己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自己的感悟与认知。  2.抒发真情实感。  3.恰当运用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以及抒情、议论等手法。  
繁华世界,忙碌生活,是删繁就简,让我停下脚步,品味生活之美。  ——题记  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忙碌的学习生活中,秒针不停转动,每一分每一秒的珍贵,让我像一个停不下来的陀螺,没有一丝一毫的喘息,于是肩上的沉重,压得我透不過气。  偶得半日闲,午后的暖阳斜照进我的书桌,我埋头看书。母亲在我面前来回踱步,终于打破宁静,她说想让我陪她去花店逛逛,买些花。  树叶罅隙间透进的阳光的暖意,落满全身,温暖
这是一双新纳好的布鞋,从远在千里外的陕西寄来。  “爸,妈”,母亲对着电话那头亲切地叫道,“布鞋已经收到了。”  外公手里拿着电话,话虽不多,脸上却漾出一脸莫名的笑容,不知为何感到心情舒畅;外婆则凑在外公身边,竖起听力已变弱不少的耳朵,努力辨别着话音,也急着想和儿孙说上几句话——我想象着电话那头的情景。  几天前,母亲的塑料拖鞋坏了。她拨通陕西的电话,希望外婆做一双寄过来——母亲常说外婆做的布鞋穿
知道感谢每一粒种子,每一缕清风,也知道要早起播种和御风而行。世间万物,经历生死,睡了两季,醒了一生。  ——题记  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春天,稻田的绿一直澎澎湃湃涨到马路边,那浓绿,绿得晃眼。麦子一旦熟了,就更过分,收割的麦子可以纷纷晒到柏油路上来。骑车经过,仿佛在碾压黄金大道。轮到晒辣椒的日子,大路又成了名副其实的“红场”。它们都在农民的手里被翻成花样,昭示着自己夺目的色彩与价值。  心在哪
青春的确是一个很残酷的东西,因为它过时不候,还因为大部分人在经历时并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而在回首时,却只能隔着褪了色的时光远远眺望,永远是此岸与彼岸,永远惶然无解。  “青春,是这大海中一艘无法被打捞的沉船。”想起那首《后会无期》:当一艘船沉入海底,当一个人成了谜,你不知道,他们为何离去,那声再见竟是他最后一句。也许这也正是青春的注脚。青春最是轻狂,像狂澜海洋上一艘不畏风暴的快艇,任凭天气如鬼怪无
流年似水,岁月静好。诗词惊艳了时光,温暖了岁月,在我年少的生命里,它就像日光,坚定而绵长地为我“充电”,为我身心的成长充盈源源不断的能量。  邂逅诗词,我学会了欣赏真正的美好。眼前钢筋水泥的城市禁锢了我的视野,幸而有诗词为我打开了返璞归真的一扇窗。轻抚书页,指尖便触到了千百年前古桥下的涓涓流水;吟唱一阕,便嗅到满架的蔷薇溢了一院的芬芳;信手抄写,就触摸到庭花旧栏角处溶溶的旖旎月色。这一首首诗歌,平
2019年正月十五、十六两晚,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次举办“灯会”,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间被较大规模点亮,首次在晚间免费对预约公众開放……这么多个“第一次”,激发了公众“进宫刷夜”的无限热情。  “紫禁城上元之夜”活动地点主要安排在故宫博物院的午门展厅、太和门广场、故宫东城墙、神武门等区域。观众可以漫步宫墙观灯,一边听畅音阁传来的戏曲声,一边赏投影在金色琉璃瓦上的《千里江山图》等绘画作品。  
低眉浅嗅,乡味至醇。  每到夏天,回到乡下,便有一股浓郁的大自然的味道扑鼻而来,整个村子都沉醉于一种慵懒而又悠闲的生活中。  走在羊肠小路上,去串门,几乎随处可闻到鸡鸭鹅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味道。乡下人家里基本上都会养几只鸡什么的,所以一到又闷又热的天气,从家畜圈里飘出来的味道便愈发浓郁。每每走到那些地方,我和妹妹总会捂住鼻子往前拼命逃,就像圈中的两只小鸭子被主人赶到河边似的。虽然这味道确实不太好,但
月色真美。  连续几周的秋雨,将暑气冲刷得不见踪影,已经好几周没有看见月亮了。  还是今天放学的时候,同学指给我看的。月亮弯弯的,两边都是尖尖的弧度,远远地挂在天上,散发着迷人的光。  一瞬间,一种亲切感漫上心头,就像发酵的酒,香味不停地蔓延。  河面上映出月亮的倒影,像极了一件举世无双的珍宝,“猴子捞月”的故事,很早就听说了,可我此时却甘愿做一只猴子,偷偷地将自己的月亮藏起来。  河水有节奏地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