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永远的激励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47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级记者。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四川大学硕士生导师,成都大学硕士生导师,四川广电系统高级职称评委。
  1986年,进入四川电视台新闻部从事记者工作;
  2005年,任四川广电集团新闻中心主任;
  2008年,任海外·社教中心主任;
  2014年至今,任四川广播电视台编务总监。对大型新闻行动、新闻主题报道、专题片、纪录片的策划制作有丰富经验。
  曾荣获“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四川省优秀新闻工作者”“四川十佳新闻工作者”“第九届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等称号。
  现在都在谈创新,与凌中交流,发现他总是把创新和团队建设连在一起说。他认为,电视事业是团队作战,团队文化是基础;电视作为文创产业,创新引领才是发展的根本。
  凌中,高级记者,四川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1986年考入四川电视台,在新闻部从事记者工作。先后任制片人、评论部主任、新闻中心主任、海外·社教中心主任。2014年至今,任四川广播电视台编务总监。30年来,他始终工作和奋斗在电视节目创作的一线,无论是新闻、专题、纪录片,还是直播、访谈、晚会等电视节目创作,他都凭着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同时,他也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理念。在他看来,一个优秀的电视人应该具备三种基本能力:第一、是思想的能力,它决定你认知事物的深度,观察问题的角度;第二、是讲故事的能力,再好的思想也要靠引人入胜的故事来表达和传播;第三、是团队合作的能力,高素质的团队加上精诚合作,才能生产出优秀的作品。
  凌中始终瞄准国际先进的电视节目形态,以开放的眼光学习先进的模式。凭借着先进理念的指导、深入一线的实践,他组织、策划、摄制了大量优秀的电视作品,如获中国新闻奖的专题片《追忆逝去的岁月》;获全国电视新闻一等奖的《好护士江兰》;反映保护生态环境的六集纪录片《关注我们的家园》,朱镕基总理曾对此片作过批示;反映三峡移民的十集纪录片《三峡大移民》;获全国电视评论一等奖的新闻调查《乡镇政府负债调查》;反映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新闻调查《天主庙村记事》;反映中国梦主题的百集系列纪录片《记录四川100双手》;大型新闻行动《为你点赞——四川好人》;反映红军长征的纪录片《隐秘征程》等电视作品,受到广泛好评。
  凌中从一线干起,他认为电视台创新是永恒的主题,而团队是创新的力量所在。他带领团队创办的电视栏目有:《晚间新闻》,新闻评论性栏目《今晚10分》,新闻调查类栏目《记录今天》,新闻故事《新闻连连看》。在他的主持推动下,四川卫视的《四川新闻》实现了直播。在他带领的团队中,不少人已经成长为电视台的骨干。关于如何在团队中培养精兵强将,凌中有自己的认知。在他看来,电视台是团队作战的,有点像植物中的玉米,它要成面积的成长,才能形成一种生态,有了这种生态,玉米才能抗风雨迎阳光、互相授受、交流成长。团队的文化很重要,团队文化就是这个团队的生态,每一个记者编导,就像一棵棵植株,在适宜的环境下就会茁壮成长。共同的理想、情怀和价值观是团队文化的精髓,营造这样的生态,就会有优秀的团队成长起来。
  自2005年担任四川广电集团新闻中心主任以来,凌中带领新闻中心班子坚持正确的导向,同时务实创新,加强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使新闻中心在思想工作、业务工作、队伍建设各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2007年,主持实现《四川新闻》在衛视直播,这是新闻中心长期以来的期望。有了新闻中心《四川新闻》这一年来的直播实践,才为2008年四川卫视汶川特大地震报道时的全天候大直播打下了基础。
  在四川新闻中推行“头条工程”“出镜工程”“片尾工程”建设,以之为抓手提升节目质量,使时政新闻的宣传性和新闻性有机融合,新闻中心队伍素养、工作效率跃上新台阶。
  2006年、2007年、2008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采用四川台供稿大幅提升,从2006年8月初至2007年7月底,央视《新闻联播》采用四川电视台新闻中心上传新闻的用稿量为429条,名列全国省级卫视第四;2008年上央视《新闻联播》的总数和报题头条,居全国省级卫视第一。
  凌中同志任海外社教中心主任后,积极拓展外宣工作新局面,促进纪录片创作更上新台阶。
  他筹办开播了四川中文国际频道,并使四川国际频道从开播时的落地东南亚,逐渐扩大到欧洲、北美、澳洲和台湾地区等覆盖范围,很好地发挥了电视外宣作用。同时,凌中同志精心组织、策划拍摄了大型系列航拍宣传片《奋进四川 辉煌巨变》,连续五年记录了灾后重建的四川新貌;策划制作了《五城镇重生档案》《家在清风雅雨间》等系列人文类、自然类纪录片;策划制作的纪录片《守护》《野性的回归》获国际纪录片奖。
  2014年,任台编务总监后,凌中主要负责对四川广播电视台重点节目的组织策划工作。在工作中,凌中始终坚持“三贴近”,践行“走转改”,始终坚持一线创作。
  作为总导演,他带领摄制组完成了《走进川陕革命老区》《重建新路》等重点专题节目。他还承担了《中国梦百姓故事》《为你点赞——首届四川好人评选》的大型新闻行动和颁奖晚会等多项重点节目的组织策划工作。《走进川陕革命老区》获2014年省政府奖专题一等奖,《关爱留守儿童》获2014年省政府奖公益广告一等奖。
  凌中同志作为省视协纪录片专委会副主任,参与组织策划百集中国梦系列纪录片《纪录四川100双手》,该片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梦纪录片扶持计划”。2017年,凌中参与组织策划的《记录四川100双手》和《隐秘征程》获得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
  回望过去,电视人的工作丰富多彩。凌中却始终认为,根植于社会实践的创新才是电视人的生命。他说,干电视我经历了近三十个年头,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经验不是让人去重复老路,对我来说,创新是永远的激励。如果说团队建设是对田野的耕耘,那只有创新才能让植株茁壮地生长。
其他文献
“米老师的画需要慢慢品,熊猫有喜怒哀乐,白鹭传递着情绪……  彭老师的画需慢慢读,从中体味到一种艺术哲学,傳递一种艺术情感……  二人的思想、创意精神,传递给我们内外艺术的冲击,画面内涵通过水墨,就此展现在我们眼前”。  ——李明泉  “画意·栖居”,将艺术融于生活。一方面,艺术家要将生活带进艺术,让艺术有那么一丝烟火气;同时,也希望普通人的生活,不妨诗意一点,艺术一点,让艺术稍稍可以消解生活的平
有一个小女孩,她的头发乌黑柔顺,看起来就像倾泻而下的瀑布;她的眼睛炯炯有神,看起来就像宝石一般璀璨夺目;她穿着一身蓝色的校服,显得英姿飒爽,特别有精神!她胆子特别大,明明我的年龄比她大,可是她总扮演着姐姐的角色。每当我遇到害怕的事情,她都会保护我。记得有一次,我和她下楼去玩,当时突然停电了,我吓得不敢动,她赶紧跑过来紧紧地拥住我,安慰道:“有我在,别害怕。”那一刻,是她给了我力量,让我不再惧怕黑暗
入围作品  作者简介  作 词:罗木果  独立词人。中國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优秀青年词曲作家高级研修班学员。2007年从事歌词创作至今,已经创作发行了彝族歌曲《石头》《听见凉山》《荞花》《出云之月》《金不换银不换》等近百首词作品。  作 曲:潘 磊  江苏省青年作曲家,国家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现任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副院长,江苏省流行音乐协会理事、创作委员会主任。  演 唱
我在等待一面湖的诞生  它的名字叫皇冠湖  我把所有心情全裝在湖里  你呆坐、冥想、发怒  我陪着  与周围一切无关  我梦中的皇冠湖  你静若止水,明亮如镜  若你有了波浪,请在我心里荡漾  若你想流淌,请与我一起流浪  即使你只想做一面镜子  也能照出我美丽的影子
陶红  TAO HONG  出生于1985年,国家二级演员。1994年考入遂宁市川剧团培训班,1997年毕业参加工作。2016年人才引进到内江市文化馆,现为四川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内江市戏剧协会会员。  近年来,随着川剧文化的振兴,川剧名演员也逐渐走进大众视野,他们在弘扬川剧文化的同时,身上透露的执着和毅力为川剧注入了灵魂,彰显着文化自信。  内江市文化馆川剧演员陶红9岁进入川剧团学习,至今已和川剧
从商代到周代这近千年的漫长岁月里,陕北黄土高原一直处在动荡之中,陕北族民们在战争的一次次冲击下,不断解体,又不断组合;不断减少成员,又不断增加新的成员。如此经过多次大的反复,终于以较为固定的形式存在了下来。这种形式主要表现为:政治上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经济上以农业、游牧、游猎三业并举的方式出现;社会流动性强却又趋于封闭;保持着较为原始的宗教信仰习惯及民情风俗;民间文艺具有了自己的形式和风格。这是一
全民抗疫志凝城,料得冠魔难肆横。  待到春暖花开日,大江南北听黄莺。  黄泽江  笔名黄亚明,196 3年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书学学会副会長,宜宾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任宜宾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其作品曾参加第四届、第六届全国中青展,第六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等国际国内重大展事。《书法之友》《书法导报》等报刊曾多次专题介绍其书法成就。
萧代贵  又名肖代贵,字戴桂,斋号广寒别院。2017年就读于清华美院李兵水墨雪山高研班。现为四川省雕塑协会理事,四川省美术家协会老年分会会员,四川福宝美术馆副馆长,四川同心文化艺术院副院长,成都海峡两岸交流协会蓉台书画社常务理事。作品多次参加四川省内外大型画展并获奖。  近日,笔者走近萧代贵先生,话题从他飘然独束,带几分世外仙气,颇为新异的长发说起,却不意竞揭开了一段忧伤而又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范韵  硕士,讲师。1980年生于四川兴文县,200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2017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自贡扎染艺术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学习,现任教于四川宜宾学院美术与艺術设计学院。
单卫东  大学教师。四川油画学会会员。曾从师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研究生贾争,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贾振林教授,央美城市设计学院传媒系主任吕中元教授,中国当代著名油画艺术家蔚国银,川音成都美术学院当代著名油画家郭维新教授。2018年,作品《蜀山魂》入选“山川蜀韵”文理杯四川省第二屆青年油画作品展,作品《老成都》入选“四川省第8届美术教师作品双年展;2018年-2019年获得“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与设计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