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地震异构数据库迁移整合初步研究

来源 :国际地震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gx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测震JOPENS系统是数字地震观测台网的核心系统,采用开源的MySQL数据库。随着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MySQL作为一个核心数据库有些捉襟见肘。上海市地震局正在建立以Oracle数据为平台的核心数据库,那么将JOPENS系统的MySQL数据库进行整合尤为重要。本文给出了以地震监测数据库迁移整合为基础,提出了对异构数据库尽心整合的一种思路。
其他文献
在所有地震短临前兆中,前震是学术界公认的预报强震最有效的指标之一。由于有仪器记录的时间短,因此,有完整小震记录以来8级地震震例非常少。人们对地震序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5级以上地震。近年来全球发生了多次8级以上地震,为开展巨大地震序列研究提供了可能。本文系统研究了1973年以来全球M_W≥8.0浅源地震的前震序列。研究中使用了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发布的全球地震目录(http://earthquake.
天津地区GPS局域网,已经运行多年,积累有较多的资料,为研究本区形变应变场和构造活动性奠定了基础。2006—2010年区域内GPS连续观测站点12个,相对较少,其他为2010年以后新增建的GPS连续观测站。本文使用2006—2015年天津区域内的22个GPS连续站的观测数据资料,GPS观测数据处理采用GAMIT/QOCA软件完成,通过计算获得全球参考框架ITRF2005
以成都地区幼儿园为讨论对象,着重分析了幼儿的发展规律、学习特点以及区域地理环境特征,指出幼儿地震安全教育应抓住“启幼儿科普之蒙,答幼儿园之问,策安全之蓝图”几个要点
越来越多的观测数据表明,地震前大气电离会受到扰动.但目前学者研究主要集中于震前较短时间内电离特征分析,从事震前电离长期影响的研究较少.利用NASA官网发布的1999-2014年I
地震活动的统计与分析应该以构造单元为研究对象,若以国界、省界为边界来统计分析地震活动规律,无法从地球动力学角度进行解释。为了探讨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主要范围为中国大陆以及受印度板块碰撞影响的欧亚板块大三角地区,包括帕米尔—贝加尔湖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震带等地)8级左右地震发生的时间规律性,表1列出了该地区1900年以来28次7.8级
可公度性(commensurability)源于天文学,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现象,表示自然界事物之间的一种秩序,是自然现象周期性的一种客观的外在反映,是周期性的扩张.可公度的计算方法包
地震磁效应已在地震预测预报工作中广泛使用并有深入的研究。其原理为,孕震过程中地球介质电磁参数(如电导率)会发生变化,从而能监测到与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相关联的震磁前兆
地震孕育及发生过程中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电磁辐射异常,其频率在百秒到数千赫兹。国内外许多学者已经通过岩石破裂实验证实,在岩石破裂过程中有较强的电磁信号产生,在天然地震发生前也常常观测到电磁辐射异常信号。依据信号波长与传播距离的关系,周期介于几百秒到几百赫兹的信号不属于电磁波范围,地震研究人员将其称为地震磁扰动。研究地震磁扰动有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位于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前沿部位,其地下结构复杂,地震多发,是探索地震活动性与活动构造关系的理想场所。本研究首先对研究区构造背景、断层分布、历史
众所周知,地震活动是一种随机自然现象.地震活动性研究的目的是揭示地震活动的规律性,探索地震异常活动与大地震的关系,寻求解决地震与预测预报的方法,通过震例研究表明,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