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低品位复杂难选铜锌矿选矿工艺研究

来源 :矿业研究与开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redche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低品位铜锌硫化矿嵌布粒度细,共生关系复杂,磁铁矿和磁黄铁矿含量高,主要目的 矿物易选难分、选别难度大.采用“磁选脱铁-优先浮铜-锌硫混浮-锌硫分离”的工艺流程选别该矿石,在新型锌抑制剂SJ的作用下,实现了铜锌的高效分离;当原矿含铜0.089%、含锌0.53%时,实验室闭路试验获得了铜品位20.12%、锌品位5.24%、铜回收率为75.45%的铜精矿和锌品位为53.68%、铜品位0.96%、锌回收率为78.97%的锌精矿,为该矿石的选别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以东滩煤矿63上06工作面上方高位巨厚红层砂岩为研究对象,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水压致裂切割高位坚硬岩层前后的岩层破断情况及破断时能量演化特征进行研究.模拟结果表明:进行水力压裂后,巨厚岩层初次破断时的来压步距由压裂前的260m降低为180m,压裂后的巨厚岩层较压裂前垮落更为充分,并未出现较长时间的悬顶现象;压裂后,工作面前方支承应力峰值在水力压裂剧烈影响区出现持续降低的现象,且较压裂前应力峰值减小,工作面前方的应力集中现象减弱;压裂后的高位岩层初次破断前并未发生大规模的弹性变形能积聚现象,弹性能
为准确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以瓦斯、地质、煤体等因素作为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等级评价指标,基于指标临界值及分级数方式,结合熵权法和属性数学理论构建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等级综合评判模型.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某煤矿工作面煤的破坏类型、煤普氏系数、瓦斯压力的权重占比大,分别为:0.1360,0.1083,0.0994;耦合模型下计算出该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λ为0.5567,预测结果符合C2等级为“一般突出危险性”,与现场瓦斯动力现象相一致,验证了本文所建立的模型用于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为提高井下用风地点风速监测数据的精度,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巷道相对粗糙度对定点测风位置的影响,结合现场实测数据确定小纪汗煤矿11218回风顺槽的平均相对粗糙度及定点测风位置参数.结果 表明:相同x坐标处定点测风位置的z方向高度随相对粗糙度的增大而减小,且减小幅度逐渐减小;在x=80 m附近,相对粗糙度为0.03~0.06的工况出现定点测风位置向顶板靠拢的现象;在x>120 m后,相对粗糙度越大,定点测风位置稳定的越早.通过与现场实测数据的对比,确定11218回风顺槽的底板相对粗糙度为0.01、顶板与两侧
不同煤层底板垂深的穿层巷道受工作面采动影响的程度不同,其围岩破坏情况差别较大,因此需要对不同底板垂深的穿层巷道采用不同的围岩控制方法.以某矿井的3上煤层607工作面底板下的东轨上山联络巷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煤层底板不同垂深巷道围岩的破坏程度和范围.为便于现场对底板下不同垂深的穿层巷道采用不同的加固支护方案,根据巷道围岩破坏程度和范围,确定了将东轨上山联络巷按照底板垂深5~10 m、10~20 m和20 m以上分为3段,针对3个垂深分段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情况,提出了不同垂深的底板巷道
为了提高水泥基注浆材料的性能,解决煤壁片帮问题,采用高分子有机聚合物VAE乳液对普通硅酸盐水泥进行力学性能改性;对不同VAE掺量下有机—无机复合浆液的水灰比、力学性能及韧性进行研究;并结合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分析其改性机理.结果 表明,VAE在合适的掺量下具有减水效果,VAE掺入较多时,复合浆液黏稠,增大用水量.在最佳掺量3%下,VAE薄膜与水泥水化产物形成了有机-无机互穿三维网状结构,从而限制了结石体内部微裂缝的蔓延,提高了复合浆液的性能.现场试验表明:注入复合浆液,显著提高了煤壁整体稳定性,煤壁片
新疆哈图金矿是以自然金为主、硫化物包裹金为辅的低硫含砷金矿石;矿石中存在大量含钙、镁、铝的硅酸盐和碳酸盐等易泥化且可浮性较好的蚀变矿物,导致现场生产跑尾高且指标波动明显.通过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采用自主研发的高效泥质脉石抑制剂XJ-11,结合基于泥质抑制剂适用的药剂制度协同优化,实验室闭路试验获得了Au品位94.50 g/t、Au回收率93.16%的金精矿,现场验证闭路试验跑尾稳定降至0.25 g/t以下、浮选作业回收率提高2.5~5个百分点,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指标.
采用资料收集、遥感等调查方法监测查明了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破坏情况.结果 表明,采矿活动引起全省土地破坏38892处,面积达458.727 km2,其中建材和非金属矿矿种占用破坏土地最为严重.465个矿山共发生807处地质灾害,其中地面变形、滑坡和崩塌主要发生在能源矿山,分别有530,29,10处,泥石流主要发生在有色金属矿山,占21处.全省2296个矿山年排放废水达35568.97万m3,229个矿山发生水环境污染250处,污染水体6.763 km2.全省有2701个矿山年排放煤矸石、废石及尾矿共计133
对某铜钼矿石中的铜、钼回收及尾矿水回用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原矿入选品位Cu 0.43%、Mo 0.021%,采用了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浮选、粗精矿再磨再选工艺流程,最终获得的选矿指标为:铜精矿中含Cu 20.79%、回收率为90.18%;钼精矿中含Mo 46.27%,回收率为68.30%.全流程试验产生的废水放置48 h后再进行回用,对铜浮选指标影响不大,但会影响钼浮选指标.
针对内蒙古某稀土-铁矿石中矿物类型多,生产现场铁精矿中F、S含量高,稀土利用率低的问题,按照矿石类型进行分类选别,以钠闪石型低品位稀土-铁矿石为对象,采用“阶段磨矿阶段弱磁选回收铁-尾矿浮选回收稀土”的工艺流程对其进行选矿试验.结果表明:在一段磨矿细度-0.074 mm 91.03%、粗选磁场强度135.32 kA/m、精选磁场强度95.52 kA/m、二段磨矿细度-0.045 mm 90.56%、二段磁场强度95.52 kA/m的条件下,可获得TFe品位65.12%、铁回收率70.69%的铁精矿;在浮选
对河南某银金铅锌硫化物矿进行浮选试验研究.原矿入选品位Ag 155.40 g/t、Au 0.88 g/t、Pb 1.54%、Zn 0.90%,采用“铅-锌-硫”依次优先浮选工艺流程.闭路试验获得的选别指标为:铅精矿产率2.47%、含Ag 4681.64 g/t、Au 13.87 g/t、Pb 57.51%,金回收率52.77%、银回收率88.53%、铅回收率93.46%;锌精矿产率1.93%、金品位5.15 g/t、银品位197.64 g/t、锌品位43.64%、金回收率15.31%、银回收率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