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策略研究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i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开设艺术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开发课程资源是学校因地因校制宜,发展美育特色,建设“一校一品”项目的重要任务。通过挖掘奈曼旗地方美育课程资源,探索以美术、人文等艺术学科课程理念为方向的“一校一品”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的思路和方法,导引区域师资力量将地方特有的优秀文化、艺术等内容,在学校教育教学发展中得以充分体现并不断传承和发展,能够科学创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学校美育实践模式。
  [关键词]奈曼旗;一校一品;美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文件)指出“因地因校制宜,鼓励特色发展”形成“一校一品”局面,为学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新时期育人观念的课题。[1]“一校一品”的美育实践课程资源就是将艺术课程与地方课程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凸显学校的美育个性,促进课程资源的整合,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开发美育课程资源,我们将视野立足于艺术相关内容及人文素材上,最直接有效的策略就是因地制宜,形成“一校一品”建设模式。奈曼旗地理位置独特,是我国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景观。长期从事艺术教育养成的教学敏感,让这里的艺术教师们形成了借助自然与人文条件进行艺术课程整合的习惯。
  2011年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到“农村、边远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2]根据这一标准,我们尝试深入本土,立足多維度、多视角的地方文化和艺术资源,运用美育浸润理念,将“一校一品”项目建设作为美育实施途径,进行了一系列的美育课程研发。
  一、奈曼旗地方美育课程资源研究
  奈曼族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今通辽市)西南部,科尔沁沙地南缘,北与开鲁县、东与科左后旗和库伦旗、南与辽宁省阜新市北票市、西与赤峰市的敖汉旗和翁牛特旗为邻,呈现出“南山、中沙、北河川,两山、六沙、二平原”的独特地貌。[3]奈曼旗历史悠久,是以蒙古族实行区域自治,汉族居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3]传统节日“祭敖包”“那达慕大会”“诺恩吉雅节”为美育课程提供了丰富的人文题材;皮影艺术、柳编工艺、蒙古族工艺品呈现出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版画院、博物馆、民俗馆、乌兰牧骑各种场馆团体为美育实践提供了多角度的社会平台。针对这些维度的资源进行研究开发,建立系统、科学的课程结构,有效落实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素养教育理念。
  (一)奈曼旗地方美育课程资源分类
  笔者通过调查法、文献分析法,从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三个方面对奈曼旗地方课程资源进行归类,[4]并通过访谈对学校周边的自然环境进行了梳理,见表1。
  (二)美育课程资源研发原则
  笔者在收集、筛选、整理地方资源的过程中,选择某种资源作为美术课程内容(图1),主要从以下三个原则出发,进行筛选:
  1.方向性原则。依据现行艺术课程标准,对课程资源开发进行方向性的导引。收集、筛选、整理美育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强调以过程性实践为主导方向,重点落在实践内容及过程育人的根本教育理念上。
  2.实践性原则。美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可以进行实践操作。一方面,表现在符合教师开发能力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媒材的供给上。如《再现传统农具》一课是利用本地常见的高粱秆制作农耕器具的课程。学生可以实地参观白音他拉苏木庙屯村的民俗馆,近距离感知农耕及生活器具,体悟农民用自己的智慧改造农具进行耕种,提高当时生产力的过程。教师通过组织运用高粱秸秆仿制各种传统农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不同农耕器具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体会制作农耕器具过程的不易,使学生了解当时农民用自己的聪明智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教师利用农村常见的高粱秸秆作为介质,运用手工制作表现学生对传统农具的理解。
  3.学生为本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与满足学生发展需求。首先,课程的开发应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如《“玩”沙子》一课就是根据低年段孩子喜欢“玩”的心理特点,鼓励学生用树枝在沙子上画画,用手在沙子里盖城堡等;其次,课程的选择侧重在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方面,如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以“我喜欢”“我想知道”“我需要”等为主要内容,如“那达慕大会”就是学生在调查问卷中最想知道的内容。
  二、“一校一品”美育课程研究现状
  因地因校制宜,发展特色,是建立“一校一品”特色项目的关键。我们通过对奈曼旗美育课程资源收集、筛选、整理,确定了七个参研学校的“一校一品”特色项目,分别从实践、鉴赏、体验等几个方面建立教育教学模式,结合学段针对学生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地方文化及艺术范围的整合,见表2。目前,参与实践课程研究的学生普遍感觉良好,实践初见成效。随着本课题的深入研究,还将对这些美育课程资源的研发内容进行深入的调查论证。
  三、美育课程资源开发过程的三个重点
  (一)“挖”特色
  挖掘课程资源特色,着重研究内在含量,结合学科重点有效构成跨学科融合,是挖掘内在特征的要素。例如,“固土童画”美术实践工作坊就是以表现民间故事为主题,让学生了解民间故事起源、故事情节,并用综合材料的形式进行创作,这样的课程结构有效达成了实践行为的训练,同时又在地方文化的传承上进行了深化。目前,围绕育人价值,汇总出七个历史事件,六个民间故事,为美育表现提供了极具特色的内容支撑。
  (二)“鼓”动力
  项目研发是师资挖掘与培养的过程。一是挖掘教师成长的原生动力,将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方向及其现阶段掌握的教育资源,与“一校一品”特色项目建设内容有效结合,使项目立得住,发展得好。二是师资培养。项目研究过程中,鼓励教师学会发展,学会学习,聘请专家为教师解决“一校一品”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项目研究更科学、更系统。   (三)创造“米”
  “米”指的是美术学习中运用的媒材。旗县以下中小学美术课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可以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来概括。美术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之一,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常常因为媒材短缺影响教学效果及授课老师的积极性。通过对地方人文、自然资源的开发,挖掘很多可以利用的资源,将传统意义上的媒材范畴进行了大幅度的拓宽与延展。如“固土童画”美术实践工作坊,寻找周边可利用的农作物秸秆、植物枝叶根茎、沙土、石子作为表现综合材料的媒材(图2);“泥娃娃”美育实践工作坊(图3),就地取材,引导学生利用学校附近村庄的黏土作为基础媒材创作作品。除了上述媒材,还有利用谷物、废旧物品等開展的工坊,顺利解决了“没米”的困境。
  四、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美育课程实施思考
  “一校一品”特色项目建设,是我国美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结合“核心素养”“资源校本课程开发”“开放性课堂的实施策略”等相关研究思路,笔者以地方文化、艺术课程资源开发为突破口,较为客观、科学地进行了本阶段的“一校一品”的建设研究,目前初见成效。在多方论证和研究成果的支撑下,有效平稳地开展下一个阶段的研究。借助推进“一校一品”特色项目建设,使美育理念浸润校园,为学生健康美好地成长助力,培养学生适应新时代人才需求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素养,这也是国家开发项目的初衷与宗旨。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理念的落实需要教育观念的转变,秉持这样的课改精神,我们研究美育课程的内容结构、实施策略、活动模式等,目的在于通过人文、德育的跨学科探索,研究一种如何让核心素养理念落地的方法。
  [参 考 文 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2015-09-28)[2020-09-30].http://www.gov.cn/xinwen/2015-09/28/content_2939833.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5.
  [3]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奈曼旗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2:3.
  [4]张丽丽.马鞍山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5]《奈曼旗文化志》(总卷)编写组.奈曼旗文化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7:4.
  [6]孛儿只斤·额尔德木图.奈曼文化史[M].呼伦贝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6:3.
  (责任编辑:刘北芦)
其他文献
2014年4月23日上午,一季度中国信托业运行情况报告发布会在京召开,当主持人用低沉的声音告知该会议主办部门负责人李建华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塞去世,参会人员无不震惊、无不痛惜。  “永兴奇骏五道翘楚羽扇纶巾率非银 风险掌控服务提升鞠躬尽瘁推转型”,这幅挽联正是李建华勤勉尽责、为民务实的写照。  勇于担当,尽全力挑起监管革新的重任  说起李建华,同事们都认为他思路灵活、敢打硬仗、勇于创新。他对上级常
自2007年8月1日正式运行的国土资源部政务大厅,承担着国土资源部行政审批事项申请材料接收、形式审查、过程督办、结果送达和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等工作。  政务大厅实行首问负责制和“一站式”精细化公共服务,通过“一站式”统一对外服务和网上办理,提质提效、便民利民,不断畅通和拓宽为民服务渠道,充分发挥部、省、市、县四级政务服务窗口乃至基层乡镇国土资源所的协同服务作用。  建设理念:打造“一站式”公开透明
[摘 要]    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研究现象或解决问题是国际和国内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共识。将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理念与现行高中化学课程相结合,选择高中化学中的核心认知视角“类价二维”,设置真实的科学和工程问题“工业脱硝”,将科学思维与工程思维相整合,系统解决氮氧化物无害化处理,发展学生理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高中化学;科学思维;核心素养  一、设计背景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反复被提出的重大问题。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巨大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也在发生广泛深远的变革。认真回答马克思主义当代意义问题,实质是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等问题。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体系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元问题。列宁曾经认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靳辉明
俄罗斯军队在叙利亚的反恐行动已经持续了将近两个月。11月17日,俄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表示,俄空军在48天中共完成2289次战斗飞行,摧毁恐怖分子4111处设施。俄称其目标是打击恐怖主义,但西方国家却质疑俄反恐“真心”,采取诸多施压措施。俄客机遭袭、巴黎暴恐事件后,事态又有新的变化。整场大戏让人眼花缭乱。那么,俄罗斯究竟有什么考虑?惹恼了谁?中东和世界局势又会如何变化?在迷雾下隐藏了怎样的真相?是人
[摘 要]  自学校开展“苏式课堂”项目研究以来,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树立“不教之教、会学之学”的理念,强化课前的“预学”,细化课中的“导学”,优化课后的“辅学”。“辅学”主要借助于作业这个载体,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巩固知识技能,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习惯。为此,学校积极转变思路,创新作业设计,以丰富多彩的个性化作业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为学生的精神松绑,为学生的学业减负。  
“他是一个有信仰的人!”当两个90后大学生从北京来到戈壁荒漠,与同年出生的采矿工人史萌萌一起体验地下近300米的采矿生活时,两个年轻人被深深震撼了:无限的黑暗、极度的干燥、难言的寂寞、几百公里的无人区……他们从内心深处发出这一声赞叹。  4月28日,这让人点赞的一幕,出现在“劳动最美丽—一线工人故事会”系列活动的启动仪式上。这个故事是中国黄金集团的《我们都是90后》。现场还讲述了开往世界杯的中国地
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3日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动员令。  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精准扶贫,开创了扶贫开发事业新局面。
一要认真组织学习十八大精神,提高思想认识。要深入研究金融行业特别是中国银行在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应该发挥的作用,自觉把工作放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思考谋划。要认真分析中国银行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着力破解发展中的难题。要特别注意研究中国银行的特色,坚持差异化经营,擦亮百年品牌。  二要牢牢抓住发展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中国银行发展战略。十八大报告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40岁应该称作壮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心智成熟精力充沛的大好年华。  40岁的男人正值中年,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他是支撑全部生活的顶梁柱。  40岁的同志正是英年,对于一个单位来说,他是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如果,生命在40岁时就要画上句号,所有的人都会为之痛惜;如果,已经知道生命所余时日不多,自己又该如何面对、怎样选择?  刘鹏,全国海关信息中心所属中海通公司综合管理部副主任,用自己的言行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