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的“孤岛”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sshei5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孤岛文学”因其特殊的战时背景,短暂的发展生涯,在学术界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并不漫长的“孤岛”时期,留下的是一笔极其丰富而珍贵的文学宝藏,这足够引起我们的重视。这篇论文以“孤岛文学”能否自成一文学流派展开论述,探讨一独立文学流派的形成条件,并结合“孤岛文学”本身的意义价值,得出其能够成为文学流派的结论。
  关键词: 孤岛文学 文学 流派
  一、“孤岛文学”的概念及其界定范围
  “孤岛”文学,可说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它是在中国抗日战争的一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环境里所产生的,产生于中国沿海最大的城市上海的英法两国租界所形成的。所谓“孤岛”,按照已故作家杨刚当时的说法其界限:东北角是外白渡桥,北面是苏州河,东首是黄浦江,西面是海格路,南面是民国路。这块只不过是弹丸之地,却居住着数百万中国市民。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尚未向英法以及美国等西方国家宣战,因而作为所谓“中立国”,英法的租界暂时成为日本侵略者所包围的“孤岛”;也正是因为这样,留在此“孤岛”上的中国爱国人士就利用这种特殊的环境和条件,为了避免日本侵略者的报刊检查,于是借用英美法等外商招牌,开办抗日国报刊,出版进步书籍,在极其艰苦困难的条件下进行战斗,使具有光荣传统的中国文学,得以在此一隅之地继续繁荣滋长。这就是“孤岛”文学。这是其他沦陷区所没有的一种特殊现象。从时间上看是指从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8日日军进入租界,有四年零一个月的时间;从空间上则是上面所提及的英法租界。如果从时间段和空间范围来看,在中国的现代史上,孤岛都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空间区域。但短暂的时空域背后,孤岛以其蕴藏的丰富内涵,在中国现代文化史尤其是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以往的文学史叙述中,孤岛往往放在国统区的范围内进行论述,即归类于国统区出现的以徐訏、无名氏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流派,而近年来又有放在沦陷区文学中进行论述的趋势。然而我认为,孤岛文学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来自于其独立性。孤岛文学完全有理由、有资格自成为一文学流派。
  二、独立文学流派的条件和意义
  探究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流派以及文学史划分流派的意义。严家炎先生所著的《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对此问题已经进行比较翔实的叙述:流派是时代要求,文学风尚和作家美学追求的结晶;而且由于它不是只表现在个别作家身上,而是表现在一群作家身上,因此,这种文学现象更令人注目。打个比方,就像植物学家不能只重视研究单株树木,他们更重视考察各种自然形成的植物群落,从它们的分部、演化中找寻各类植物发展、变迁的规律。文学上也有自然形成的群落,那就是创作流派和思潮。①我们费劲千辛万苦研究文学流派这个问题,它带来的意义和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简单地说,它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和分析纷纭复杂的文学现象,从中整理归纳出某些脉络,发现和总结文学发展的某些规律和经验,不仅能指出同一时期内横的分化,而且也能指出前后不同时期的纵的关联。再加上研究者对各个流派的文学价值的评价高低,组成了一个三维的坐标系。通过这个坐标系可以把现代小说发展的主要过程及其特点描述得更加准确,更加接近于现实,而且能够做到提纲挈领,简明适度。②
  学界对“孤岛文学”是否能够自成一文学流派莫衷一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先要搞清楚形成文学流派的因素和条件究竟是什么。应该说,形成流派的因素是非常复杂多样的。有时,时代的政治因素可以起到很大作用,如“东北作家群”的出现,就与“九一八”后东北沦陷这一特定环境有关。有时,国际上某种文艺思潮的传播也可以起到很大作用,如以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等为代表的新感觉派小说,主要是受了日本新感觉派与西方意识流文学等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至于哲学思想对一些文学流派的影响,有时也非常明显。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在五四期间就影响了创造社一批重要作家,更影响了后来的新感觉派。③
  三、“孤岛文学”的发展背景及其丰富多样性
  结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来看看“孤岛文学”是否具备独立文学流派的条件。很明显,上海“孤岛”时期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政治环境。抗战时期的中国版图,因为政治因素的差异,形成了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等互相独立的政治区域,这些区域有各自不同的政治和文化背景,形成了自我独特的文化景观。孤岛无疑也具有同样的独立性要素。孤岛的实际统治者是受命于英、美、法三国的工部局和总董局,并不受日本和汪伪等沦陷区力量的统治;同时也不属于国统区的控制范围,对于留在孤岛的“四行孤军”,国民政府屡次照会英、美、法政府,希望租界当局予以保护,可见国民政府对孤岛也鞭长莫及,遑论解放区的政权。独立的政治元素,决定了孤岛的文学场域有着自足的独立性。掌握着行政机器的租界当局,持着“你是共产党也好,国民党也好,我们外国人就不管你们的事”的态度,为孤岛的文化建设插上自由的旗帜。④尽管这种自由的广度值得商榷,但毫无疑问的是,无论是解放区的新民主主义文艺,国统区三民主义和“左翼”文学合成的抗战文艺,抑或沦陷区内所谓的和平文艺,都无法取得对于孤岛文化的绝对控制权。从而在几种力量的互动中,孤岛的文化版图成为抗战时期与国统区、解放区和沦陷区并列的另一种独立区域。而中国现代文学中,以四十年代在国统区出现的以徐訏、无名氏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流派和在解放区“山药蛋派”以及“荷花淀派”均可公认为独立的文学流派。而在以往的文学史或出版史中,孤岛往往被放在国统区的范围内进行论述,近年来又有放在沦陷区文学中论述的趋势。这两种论述方式也许是出于论述方便考虑,但对于孤岛文学生产的独立性却都有不小的遮蔽。近乎先入为主的论述视角,使孤岛的文学景观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在所有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孤岛文学所占据的分量都不足一节。而这忽视的结果,就是独立性极强的孤岛文化版图,往往被看作当时其他几个不同文化区域的附庸,无论内涵还是外延都成了一个模糊的存在。既然孤岛的存在本身具有政治上的独立性,那么孤岛文学本身具有自成为文学流派的政治性的条件。⑤   另外,创作流派的出现,还需要有某种共同的艺术追求,接受过某些共同的文艺思想的影响才可以。⑥浏览不同题材的孤岛文学作品,给我们最强烈的感受,是浓郁的时代气息。孤岛文学密切配合抗战形势的特点,及时反映现时斗争和生活,巧妙地揭露敌伪的罪行,显示出顽强不屈、灵活多变的战斗风格,取得了巨大的文学成就。譬如孤岛文学中站在时代最前面的报告文学和杂文,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为人们刻画了苦难和抗争的上海的真实面貌,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纪录。在报告文学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一日》这本群众创作的文艺通讯集。由梅益、戴平万、林淡秋、杨帆仿照战前茅盾编《中国的一日》的方法,以《华美晚报》的名义征集的这本通讯集,虽然只记录了从1937年八·一三到1938年八·一三这一年间许多个“一日”发生在上海的事迹,内容之丰富、角度之多变、感情之鲜明充沛,堪称一部文学性极强的“上海抗战一年史”。从抗战爆发的第一天到闸北、南市的相继撤退,四行仓库八百孤军的英勇固守;从大世界、南京路两枚炸弹的先后爆炸到揭露敌人的“魔窟”、“炼狱”;从轧户口米、调换华北币到目睹枪杀汉奸;从坚持民族气节,誓不与敌合作到冲破家庭障碍,奔赴抗日前线……这里无不留下烙印。我们捧在手里,仿佛拿着一件艺术精品,久久赏玩,不忍放下。而杂文更是孤岛作家坚持战斗所发出的前哨。他们运用杂文这个犀利的武器,继承鲁迅先生的光荣传统,在敌人包围的“孤岛”战野里艰苦地杀出了一条生机勃勃的出路。杂文作家巴人(王任叔)说:“沦落后的上海文艺,……始终是在苦战中生长。”事实确实是这样的。而“孤岛”杂文其实是在敌人汉奸的炸弹硝烟的袭击下冲杀出来的。予掷弹者以还击,予打击者以打击,对暴决的侵略者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这不但是“孤岛”杂文作家所应取的态度,也是“孤岛”广大爱国进步作家所应取的共同态度,深受到“孤岛”上数百万同胞的赞扬与支持。
  其它文体中,诗也应该是迅速反映时代的工具之一,事实上的确也出现了譬如关露的《二万五千里》、杨刚的《我站在地球中央》这样兼具激情和意境的作品,可惜由于人们见闻所约束,这一类作品看到的并不是很多。除此以外,戏剧、小说这些文学品种在孤岛也取得不少的成就。戏剧中,尤其是历史剧大大地鼓舞爱国热情,这其中首推魏如晦(阿英)的《碧血花》(又名《明末遗恨》)为代表的一批明末史剧。小说方面,程造之的《地下》和《沃野》能在抗战发生的第三年就以长篇的形式描述了崇明地区的农民自卫武装,虽然从细节处理上略显粗糙,但从全局来看委实给人以一种气势雄壮、耳目一新之感。独幕剧中,还有像《我们打冲锋》(尤竞即于伶)、《黄浦月》(宋之的);短篇小说中,还有像《钱念华》、《籽》(以上钟望阳)、《复活》(林淡秋)、《复仇的火》(李同愈)、《恶梦》(芦焚即师陀)等等,读后都能叫人回忆起当年峥嵘的岁月并久久地在脑海里萦回。⑦
  除了各个文学体裁都或多或少地体现某种艺术追求,阅读孤岛文学给我们带来的鲜明感受是它受到三十年代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影响并将其继承和发扬起来。继承了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孤岛文学,它一方面对侵略者的狰狞,在某种程度上更促使了现实主义观点和方法的统一;另一方面,由于孤岛的特殊政治条件,也逼出了好多异于一般现实主义手法的表现方法。⑧剧作方面于伶的《女儿国》和魏如晦的《牛郎织女传》,儿童文学方面的多数,用的是寓言的方式反映残酷的现实。散文如钱钟书的《魔鬼夜访钱钟书》,新诗如杨刚的《望——》、华铃的《角力者的英雄》也各以不同奇趣的笔触,反映了人生,反映了英雄,反映了侵略者的暴虐,反映了抗争。杨刚的散文《上海给香港》,把地域拟人化,用一方向另一方写信的方式,生动地刻画出这两个又类似又不同的半殖民地面临中国全面抗战以后各自的特殊处境,读来使人在舒展中开扩了眼界。在以现实主义方法进行创作的作品中,在开拓表现生活的新角度方面,也不乏充满新意的佳作。这里我们仅举两个佼佼者:一是钟望阳的短篇《籽》,它以两个受侵略者兽兵蹂躏的女性的不同遭遇,揭示着两个套叠着的主题:被污辱和被损害的女性和由此出生的孩子有没有权利活下去?这就比那些公式化概念化的作品更有力地表现了暴露侵略带给人们灾难的罪恶的更深一层的主题。另外一部是李同愈的短篇《复仇的火》,这是描写一颗天真而幼稚的心,从一个尚未入学的儿童的眼睛里看侵略者,从开始时只有理性上的仇恨,转向实际接触,反被假象所迷惑,理性的厌恶被感性“好感”所代替,直到发觉受骗却为时已晚。全家都尝到了恶果,她和父亲也一起在复仇的烈火中“升华”,情节曲折但却合情合理,读了令人潜然泪下而又怒火中烧。
  四、“孤岛文学”时期的期刊发展
  当前,孤岛文学研究在现代文学学科内部处于一个失语的状态,这种无视孤岛时期的文学活动是一种极大的偏狭和无知。之所以可以把孤岛文学独立为一文学流派还有一重要原因是它的规模以及正式程度并不是一两个作家、一两部作品可以概括的,孤岛文学在战火纷飞的那个混乱年代,以期刊为基点得以壮大起来。
  孤岛文学初步形成之时,宛如一张白纸,但孤岛的出版和文学事业却欣欣向荣,在四年一个月的时间里,依靠着书籍出版、报纸副刊、期刊这三大阵地,孤岛的文学生产从无到有,枝繁叶茂。一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名的作家,如郑振铎、李健吾、王统照、师陀、徐訏、苏青、柯灵、包天笑、周瘦鹃、程小青等,都在此时有不俗的表现。一些现代出版史上值得铭记的事件,如《鲁迅全集》的第一次编辑出版,《上海一日》的编纂,《秋海棠》的发行,记述的也是孤岛文学生产的辉煌。自然,这些文学成就与战前作为文学中心的上海文坛相比显得逊色不少。但就同时期几个不同的文学区域进行一种横向比较,孤岛这一局促于沦陷汪洋中的文学地盘,与面积比它大上几千甚至几万倍的国统区、解放区和其他沦陷区相比,在文学成就尤其是出版实绩上并不相形见绌,反而因为它独特的政治背景带来特殊的文学风味而显得姿态万千,别具一格。⑨
  论述孤岛文学期刊规模的巨大,可以从它发展的阶段以及几种类型中窥见一二。1937年12月11日,《集纳》周刊创办,这是孤岛形成之后问世的第一份文学刊物,也成为孤岛文学期刊的起点。1941年12月一日,仅出了一期的《大地》创办,这是孤岛上最后一份问世的文学期刊。之后随着孤岛结束,除了《小说月报》、《万象》、《乐观》、《永安月刊》等三四种通俗文学期刊在沦陷的上海继续出版外,其他文学期刊也全部偃旗息鼓,这也为界定孤岛文学期刊的终点提供了方便。这段时间若以1939年9月为届,孤岛的文学期刊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而孤岛文学两个阶段的文学期刊,若以刊物主办者的身份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组织办刊、个人办刊、公司办刊、书局办刊。由此,孤岛文学刊物的出版、发展有条不紊,孤岛文学自成一个文学流派在期刊这点上也具备了该有的基础。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孤岛文学具备文学流派形成的政治条件、文艺条件,较大规模和较为系统的文学期刊也从侧面反映孤岛文学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不可忽略的地位。学界认为传统的文学流派有四十年代在国统区出现的以徐?苋、无名氏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流派;解放区以赵树理、马烽、西戎、束为等山西作家为主的“山药蛋派”和以孙犁、刘绍棠、丛维熙为主的“荷花淀派”。那么既然如此,我认为,拥有同样条件的孤岛文学也是能够自成一个文学流派,这应该是不容置疑的。
  注释:
  ①⑥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4.
  ②③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5.
  ④卢豫冬.“孤岛”文学之回顾.新文学史料,1993,2.
  ⑤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8.
  ⑦⑧杨幼生.上海“孤岛”文学特点初探.社会科学,1984,5.
  ⑨王鹏飞.“孤岛”文学期刊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4.
其他文献
摘要: 主题班会是职业教育中常用的教育方式,开好一堂优秀的主题班会,对于职业学校学生而言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重视主题班会的前期准备与后期总结是开好班会的关键。本文意将味觉感受与主题班会的选题、策划与总结相结合,探索更有效的育人途径。  关键词: 主题班会入味回味准备总结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有针对性地选择主题,用迥异于一言堂的方式召开班会,让同学们在准备过程中受到潜
摘 要: 校本课程开发应注重其活动性,即情景性、实践性和生活性,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沟通、生活、生存的能力。本文以浙江省杭州第七中学为例,对校本课程《学校涉外导游》的开发与实践进行阶段性总结,同时围绕课程内容、教学形式、评价体系及课程资源等修改、调整、完善,旨在探索既符合学校特色又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普通高中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张扬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职业技能类选修课 《
摘 要: 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主要途径。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显得十分重要。作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导者,教师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大学语文教学 教学有效性 高职教育  课堂教学是高职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效果的强弱关系到能否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所谓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是指
摘 要: 关于夹谷之会中是否有齐国“进莱乐”一事虽存有争议,但综合各种资料的记录,“进莱乐”事件的存在仍不应被否定。同时,在这一事件的背后,也体现出了在齐国灭莱之后,莱人群体在齐国的职能发展变化,这种演变主要体现在其乐舞表演和俗乐传播的方面。可以说,莱人在齐国能够保持着这种乐舞表演的延续,不仅与自身历史传统有关,同时也与齐国国内的多种因素有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 夹谷之会 莱人 乐舞传统 俗乐 
摘 要: 江苏编写组推出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节选了屈原《离骚》前二十四句,并将之分为三个层次,逐一分析与点拨,作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苏教版必修三《语文》 《离骚》 美政大业  一  江苏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编写组(以下简称编写组)推出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必修三),节选了屈原《离骚》前二十四句,这是很有见地的。因为它在全诗中具有总
摘要: 荣格认为文学形象归根到底是神话形象,是人类共有的最原始的遗产。弗莱提出其实神话就是原型。原型理论为寻找某些文学形象的起因提供了线索,也将不同时代人类共同的心理体验贯穿起来。从这一理论出发,《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与《圣经》中的阿荷拉在深层次上是共通的。通过对阿荷拉这一原型的置换,这部鸿篇巨制进一步强调了不同时代女性的相似命运,凸显了哈代的悲剧意识。  关键词: 女性悲剧苔丝圣经原型阿荷拉 
摘 要: 电影《活着》是根据余华同名小说改编(原载《收获》92年第6期),影片中虽和原著有相同的人物和相似的情节,但是两者在叙述、主题两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可以称得上是两个不同的文本。本文意从这两个方面,分析小说《活着》与电影剧本,这两个具有互文性文本的异同,探讨由小说到电影的嬗变问题以及电影的改编对小说的影响。  关键词: 《活着》 改编 叙述 主题  从叙述的角度来看,可以从叙述视角、叙述方式
摘要:本文采用质性研究,通过“学习生活”主题的博文分析,探究由本科生至研究生身份转变对自我认同带来的影响,对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培养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博客英语专业研究生身份转变自我认同  1.引言  自1963年埃里克森提出“自我认同”概念后,它便被广泛地应用于心理学和社会学[1]。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提出,“生命进程可以看做是一系列的‘过渡’,这样的过渡通常由仪式所伴随;我们不是
摘 要: 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里,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因此,如何妥善解决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困难,是摆在每一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希望以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通过对近年来在该院学习的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梳理,从而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给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分析与思考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
摘 要: 张爱玲与艾米丽·勃朗特作品中都展现了独特的母亲形象。在《呼啸山庄》和《金锁记》中,发现两位作家均以其特有的方式塑造了恶母形象。两位女作家因为生平遭际,以两种不同的方式传递了她们对母亲所怀有的和而不同的情愫。  关键词: 《金锁记》 《呼啸山庄》 母亲形象  弗尔达姆在《荣格心理学导论》中指出,母亲是作用在女性身上的一种原型,被这个形象附身的每个妇女都会因此而自以为被赋予了爱和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