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它们相信,石头也会发芽,
也会粗糙的微笑着,
在阳光和树影间,
露出斑驳的牙齿来。
——顾城
在我的孩提时代,陪伴我最多的,不是小霸王游戏机,也并非迪士尼的小公主,而是一个盛满书本的竹木书架,那种特有的味道氤氲着我整个童年。在那个同龄人还在听妈妈讲睡前故事的儿时,我已经捧着黑柳彻子看得津津有味。说是看,倒不如说是小孩子式的囫囵吞枣罢了。真正让我领略到书的妙处的,是那在一望无垠的沙漠笑得畅意的三毛。
初次遇见三毛,我还是念小学的年纪。彼时的我正为着林妹妹的死难过得吃不下饭,也不肯再去翻那本《红楼梦》。从书架胡乱摸了一本书,简单的封面,印着两个简单大字——“三毛”。我翻开它,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洒下来,我与她度过了第一个美妙的午后,看她用香芹别在帽子上配蓝长裙去结婚,看她用五颜六色的指甲油给非洲土著补牙齿,也看她花掉一整天的时间去沙漠寻找骆驼头骨。那时候,那本书,是《撒哈拉的故事》。
到后来,我进入青春期,一如每一个少年维特,敏感、固执地向前走。那时候,我的枕边,有一本三毛,是好友的礼物。彼时的我处于青春低谷期,不知怎么爬起。收到那份礼物,我坐在床边从早晨读到天黑,灯也忘记开,三毛那沾了颜料的鹅黄毛衣,傍晚吹着大风的山野,还有她脸上被涂上的黑墨,都在空气中晃荡。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心里涌动,妈妈进房问我话,我对着她笑。可耳边却是只有那呼呼的海浪声和声声急促的“珍妮,珍妮!”那时候,那本书,叫《雨季不再来》。
现在回想起来,大概就是第一次知道什么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愁”的感觉吧,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学会在她的世界去探寻,去感知,她的大江东去,她的青山绿水,她的豁达,她的欢乐,还有不为人知的心酸苦楚。
如今的我进入了高三,很少有时间再去读一读她的书,学习的忙碌和压力让我焦头烂额。我对自己失望透顶,不想面对。是缘分吧,我又一次从书架上抽出了她的书。我极认真地看,看她固执的在西班牙做了三个月聋子和哑巴后开始新生活,看她不在乎他人眼光满面春风的煮她的白水蛋,也看她在寒冷的雪天里与一位德国军官分别后的美丽笑容。我,也在眼泪中明白了她说的“生命中,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青菜豆腐,都要自己亲口尝一尝”的真正含义。这时候,那本书,叫《梦里花落知多少》。
万事万物生长都有它不畅意的一面,水里有杂质,空气里有尘埃,更何况于我们芸芸众生中微小的一员。我怀着饱满的情绪写下未来的方向,抬起头看看窗外的阳光。
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吗,三毛的文字总是能够穿越时光,如同撒哈拉的风沙扑面而来,那样鲜活而又坚定的给予我力量,一步步伴我成长,过去、现在、未来,那些早已老去的话语被深深镌刻于我的心上。
遇见三毛,真好。
专家点评
青春是美丽的,但也是焦灼与迷惘的,中国式青春更是压力山大的。但作者的幸运在于,她于书中结识了一个美丽、飘逸的自由灵魂——三毛。作者细腻描绘了这个美丽精灵与自己相知相识、相随相伴的过程,三毛使她于人生的喧嚣中找到自我坚守自我,在负重前行時也有轻舞飞扬的姿态。这当然是最隽永的遇见!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均江
也会粗糙的微笑着,
在阳光和树影间,
露出斑驳的牙齿来。
——顾城
在我的孩提时代,陪伴我最多的,不是小霸王游戏机,也并非迪士尼的小公主,而是一个盛满书本的竹木书架,那种特有的味道氤氲着我整个童年。在那个同龄人还在听妈妈讲睡前故事的儿时,我已经捧着黑柳彻子看得津津有味。说是看,倒不如说是小孩子式的囫囵吞枣罢了。真正让我领略到书的妙处的,是那在一望无垠的沙漠笑得畅意的三毛。
初次遇见三毛,我还是念小学的年纪。彼时的我正为着林妹妹的死难过得吃不下饭,也不肯再去翻那本《红楼梦》。从书架胡乱摸了一本书,简单的封面,印着两个简单大字——“三毛”。我翻开它,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洒下来,我与她度过了第一个美妙的午后,看她用香芹别在帽子上配蓝长裙去结婚,看她用五颜六色的指甲油给非洲土著补牙齿,也看她花掉一整天的时间去沙漠寻找骆驼头骨。那时候,那本书,是《撒哈拉的故事》。
到后来,我进入青春期,一如每一个少年维特,敏感、固执地向前走。那时候,我的枕边,有一本三毛,是好友的礼物。彼时的我处于青春低谷期,不知怎么爬起。收到那份礼物,我坐在床边从早晨读到天黑,灯也忘记开,三毛那沾了颜料的鹅黄毛衣,傍晚吹着大风的山野,还有她脸上被涂上的黑墨,都在空气中晃荡。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心里涌动,妈妈进房问我话,我对着她笑。可耳边却是只有那呼呼的海浪声和声声急促的“珍妮,珍妮!”那时候,那本书,叫《雨季不再来》。
现在回想起来,大概就是第一次知道什么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愁”的感觉吧,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学会在她的世界去探寻,去感知,她的大江东去,她的青山绿水,她的豁达,她的欢乐,还有不为人知的心酸苦楚。
如今的我进入了高三,很少有时间再去读一读她的书,学习的忙碌和压力让我焦头烂额。我对自己失望透顶,不想面对。是缘分吧,我又一次从书架上抽出了她的书。我极认真地看,看她固执的在西班牙做了三个月聋子和哑巴后开始新生活,看她不在乎他人眼光满面春风的煮她的白水蛋,也看她在寒冷的雪天里与一位德国军官分别后的美丽笑容。我,也在眼泪中明白了她说的“生命中,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青菜豆腐,都要自己亲口尝一尝”的真正含义。这时候,那本书,叫《梦里花落知多少》。
万事万物生长都有它不畅意的一面,水里有杂质,空气里有尘埃,更何况于我们芸芸众生中微小的一员。我怀着饱满的情绪写下未来的方向,抬起头看看窗外的阳光。
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吗,三毛的文字总是能够穿越时光,如同撒哈拉的风沙扑面而来,那样鲜活而又坚定的给予我力量,一步步伴我成长,过去、现在、未来,那些早已老去的话语被深深镌刻于我的心上。
遇见三毛,真好。
专家点评
青春是美丽的,但也是焦灼与迷惘的,中国式青春更是压力山大的。但作者的幸运在于,她于书中结识了一个美丽、飘逸的自由灵魂——三毛。作者细腻描绘了这个美丽精灵与自己相知相识、相随相伴的过程,三毛使她于人生的喧嚣中找到自我坚守自我,在负重前行時也有轻舞飞扬的姿态。这当然是最隽永的遇见!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