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太极拳运动对络病证治的影响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ianai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310053;2.杭州市小河湖墅地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杭州,310015)
  
  【摘要】以络脉以通为用的治则观点,阐述太极拳运动对治疗络病证侯有一定的促进和改善作用。从练身、练气、练意的太极拳运动三个特点与络病治疗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认为太极拳运动对络脉有畅达经络,疏通气血,和调脏腑的作用。
  【关键词】络脉;太极拳;康复
  【中图分类号】 R2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043-01
  
  络病学说肇始于《黄帝内经》,临床证治奠基于《伤寒杂病论》,至清代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说,将其发展成中医学重要的病机理论。根据吴以岭[1]络病学说研究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络脉是从经脉支横别出,逐级细分遍布人体内外,沟通联络脏腑百骸的网状结构。
  
  1治疗原则-络脉以通为用
  
  由于络脉支横别出、逐级细分、络体细窄、网状分布的结构特点决定的气血流缓、面性弥散的气血运行特性导致各种内外病因伤及脉络而导致络病时其病机特点为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出现络气郁滞(或虚滞)、络脉瘀阻、络脉绌急、络脉瘀塞等病机变化,而其病理实质则为“不通”。中医学补偏救弊、调整阴阳等所有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恢复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正如《内经》所言“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必先五脏,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络脉是气血运行的通路,络病治疗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持络脉通畅,故“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正是针对络脉生理特点及络病的病理实质而提出的。畅通经络在养生方法中主要作用形式是活动筋骨,以求气血通畅,用动作达到所谓“动形以达郁”的锻炼目的,活动筋骨可促使气血周流,经络畅通,气血脏腑调和,则身健而无病。
  
  2太极拳运动与络脉
  
  太极拳为民间流传的某些拳势与古代吐纳导引相结合的产物,形体动作以圆为本,一招一式均由各种圆弧动作组成,所以观其形,连绵起伏,动静相随,圆活自然,变化无穷;在体内则以意领气,运于周身,如环无端,周而复始。太极拳运动是练身、练意、练气三者结合的运动方法。
  2.1练身与通络动形体,以行气血。太极拳通过旋腰转脊的动作带动全身,即以腰为轴,“一动无有不动”气经任、督、带、冲诸经脉上行与肩、臂、肘、腕。下行于胯、膝、踝,以至于手足四末。周流全身之后,气复归于丹田,所以周身肌肉,筋骨、关节、四肢百骸都得到锻炼,其具有活动筋骨,疏通脉络,行气活血的功效。周焾丰认为,首先全身心的放松,可削弱、转移和克服造成内伤病的七情刺激,而有利于经络的疏通。其次,太极拳全身性的轻慢松柔的适当运动,可加大经络传导速度和强度,有利于脉气在遍布全身上下、内外循环无端的经络系统中运行。第三,太极拳运动中,腰隙的左右抽托,旋腰转脊,四肢的屈伸、旋转、收展所构成的缠绕运动,会对全身腧穴产生不同的牵拉、拧挤和压摩作用。事实上,在康复体育中,运用经络学说,把太极拳作为治病强身的手段,已得到广泛应用。
  2.2练意与通络重意念,使神气内敛。《素问•上古天真论》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练意则要凝神,即心神集中专注一点,不散乱、不昏沉,是保持思想清静,保持神经系统不受外界精神因素干扰,使人体生理功能处于极佳状态,只有精神静谧,从容温和,排除杂念,专心致志方能达到安静和调,心胸豁达,神清气和,乐观愉快。练意养神,乃养生之根本,心神清明则血气平和,益于健康。
  2.3练气与通络调气机,以养周身。从理论上说,太极拳作为一种内功拳,其内功即是练气,使通过练气所发挥的元气达于人体内的经络穴位,疏通经络,导致周身经络通畅,起到健身、治病和延年益寿的效果。因此,大凡太极拳练到一定程度的人,一般都会产生腹鸣、指尖酸麻、发胀、针刺等感觉。这种感觉,是经络通畅的反应。太极拳以呼吸协同动作,气沉丹田,以激发内气营运于身。张景岳曰:“上气海在膻中,下气海在丹田。而肺肾协同,则呼吸细、匀、长、缓。”这种腹式呼吸不仅可增强和改善肺的通气功能,并且可益肾而固护元气,丹田气充,则鼓荡内气周流全身,脏腑,皮肉皆得其养。调息养气,一则保养元气,二则调畅气机。元气充足则生命有活力,气机通畅则机体更健康。而调畅气机多以调息为主,《类经•摄生类》曰:“善养生者导息,此言养气当从呼吸也。”呼吸吐纳,可调理气息,畅通气机,宗气宣发,营卫周流,可使气血流通,经脉通畅,达到增强真气所运行的作用,使新陈代谢活力旺盛。
  2.4三者关系太极拳运动是意守,调息,动形的统一,调意识以养神,以意领气,调呼吸以练气,以气行推动血运,周流全身;以气导行,通过形体,筋骨关节的运动,使周身经脉畅通,营养整个机体,如此则形神兼备,百脉流畅,内外相合,在脏腑协调达到“阴平阳秘”状态,则增进机体健康,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3小结
  
  络脉作为气血运行的通道,也是病邪传变的通道,由于络脉的结构、循行与功能特点,病邪伤及络脉则形成易滞易淤、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的病机特点。王旭东[5]认为:以太极之动而生阳,静而生阴,激发人体自身的阴阳气血,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使生命保持旺盛的活力,坚持练习太极拳,能协调脏腑,调畅气机,调理阴阳,强壮身体,故对络病有较好的康复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吴以岭.络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5:97-98
  (收稿日期:2009.01.1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肺栓塞患者的护理经验加以总结。方法:总结了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成功抢救47例肺栓塞的经验,对肺栓塞的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心理护理、溶栓的护理加以总结。结论:在肺栓塞整体治疗不同阶段应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对肺栓塞的诊断、治疗以及远期康复治疗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肺栓塞;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6-
乳房炎俗称乳痈、奶疮。乃瘀血、毒气凝结于乳房而造成红、肿、热、痛,泌乳障碍的一种临床常见疾病。1病因泌乳期的母牛久卧湿热之地,湿热上蒸侵入乳房,或因挤奶时器械消毒不严.
母乳中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是婴儿不可替代的最佳食品,母乳喂养婴儿最科学、最安全的喂养方法。产后早期促进泌乳,减少乳腺胀痛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而乳房肿胀是产科经常遇到的问题,不仅影响母乳喂养,而且给产妇带来极大的痛苦。现将我科2009年3月~2009年9月住院120例正常分娩产妇进行早期乳房按摩结合湿热敷,有效减少乳房胀痛,促进乳汁分泌,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黑龙江省龙江县第一人民医院,黑龙江,龙江,161100)    【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方法:将我院近年来在神经外科住院的患者20例进行手术治疗。结果: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有17例接受了手术治疗,3例行保守治疗,有效率占72.6%。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必须根据患者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及出血的速度来决定临床治疗方案。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  【中图分类号】R74
近年來结核病又有上升趋势,那么应用抗痨药物治疗结核病容易导致肝损害己被,临床医务人员所重视,特别是伴有HBsAe阳性的结核病患者和老年结核病患者,其肝功能损害更为严重。现将我院3年中收治的35例由抗痨药物所致的肝损害病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急诊;病人;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1-0139-01    急诊病人的特点是起病急,病情严重,甚至危在旦夕,必须采取紧急抢救措施,方可挽救病人生命然而,急诊病人也有特殊的心理反应如恐惧焦虑绝望等,甚至造成机体持续应激障碍,若得不到及时的调节控制,即可加重病情,又可延误抢救时间,如服毒自杀未遂者,强烈反抗不配合洗胃因
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63号文件,再次明确声明禁止生产、经营、使用毒鼠强(TET)等剧毒鼠药。尽管如此,近年来国内仍有不少毒鼠强中毒案件,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2008年11月4曰我市发生一起因进食死猫肉致一家5口群体中毒事件,现将我科对其中两例重度毒鼠强中毒病人的急救与护理总结如下:
【摘要】目的:探討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对策,以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减少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方法:对42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皮肤护理、病情观察和健康教育等干预。结果:患者的空腹血糖、血肌酐、血尿素氮等值,在治疗前后各指标的有明显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尿糖、尿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好转,趋于正常。结论:进行护理干预是糖尿病肾病康复治疗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糖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