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蛋白酶试纸条检测诊断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可行性分析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ewmys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胃蛋白酶试纸条检测诊断咽喉反流的可行性。

方法

对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且可疑咽喉反流的80例患者,同时行胃蛋白酶试纸条检测和24 h多通道腔内阻抗(multichannel intraluminal impedance,MII)-pH监测。将两种诊断方法的结果行一致性分析,并以24 h MII-pH监测为参照统计胃蛋白酶试纸条检测诊断咽喉反流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胃蛋白酶试纸条检测阳性患者57例,阴性患者23例。胃蛋白酶试纸条检测阳性患者的反流症状和体征评分、咽喉反流事件阳性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若以存在1次及以上的咽喉反流事件(包括酸反流、弱酸反流和碱反流)作为24 h MII-pH监测阳性结果来参照,则胃蛋白酶试纸条检测和24 h MII-pH监测结果的一致性中等(Kappa值=0.614),胃蛋白酶试纸条检测的敏感度为86.9%(53/61)、特异度为78.9%(15/19)。

结论

胃蛋白酶试纸条检测有无创、价廉和易于操作的优点,作为一种初期诊断咽喉反流的客观方法是可行的,但不能作为最终诊断咽喉反流性疾病的标准。

其他文献
期刊
继发性腹膜炎的患者占急诊入院患者总数的1%。在全球范围内,继发性腹膜炎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脓毒症的第二大原因。继发性腹膜炎的总体病死率是6%,但是当患者发展成为严重脓毒症时,其病死率上升为35%。尽管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日益普及,但是对于急诊、外科和ICU医生来说,如何快速诊断和早期处理腹膜炎仍然是一个难题。本文将综述腹膜炎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发展为脓毒症的过程,我们还讨论了物理检查、实验室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先天性中耳畸形患者的畸形特点及手术术式的选择,探讨更适合临床应用的先天性中耳畸形分类方法,便于耳科医师理解掌握。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8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原海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治疗的36例37耳(1例为双侧)先天性中耳畸形患者,其中男26例(耳),女10例(11耳),年龄7~57岁。所有病例鼓膜、外耳道均正常,纯音测听为传导性听力损失,声导抗鼓室图
鼻内镜手术后并发破伤风感染的病例少见,本文报道1例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及鼻窦开放术后4周发生破伤风感染的患者,详细介绍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经过,分析了术后破伤风感染的可能因素,为鼻内镜术后破伤风的预防和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目的研究内耳出血致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可能发病机制。方法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内耳出血致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30例临床资料,分析其眩晕临床特点、耳蜗及前庭功能变化、治疗随访效果。结果30例患者眩晕症状均表现为天旋地转,伴恶心呕吐,其中11例持续24 h至3d,19例持续时间3~14 d;其中24例(80%)耳鸣数小时后耳聋与眩晕同时出现;全部30
目的通过多种客观听力测试方法应用,了解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最大强度波形消失耳聋婴幼儿的残余听力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听力诊断的252例(504耳)婴幼儿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159例(318耳),女93例(186耳);诊断年龄为72 d到4岁,平均年龄为1岁8个月。252例婴幼儿均进行了A
目的采用缝状开窗经迷路入路对内耳共同腔畸形患儿进行定制电极人工耳蜗植入术并评估术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10例共同腔畸形的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临床资料(采用缝状开窗经迷路入路及定制电极),作为试验组,进行术中监测,并随访其术后效果;同时收集10例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内耳结构正常的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
目的比较CD133+CD44+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鳞癌)干细胞与一般喉鳞癌干细胞的致癌能力,并探讨微小RNA(miRNA)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培养实体瘤来源的喉鳞癌干细胞和Hep-2来源的喉鳞癌干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出CD133+CD44+喉鳞癌干细胞,通过Boyden小室侵袭实验、细胞迁移实验和裸鼠成瘤实验比较CD133+CD44+喉鳞癌干细胞与未筛选的喉鳞癌干细胞的侵袭、迁移和成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