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本教育的初中数学课堂模式初探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xing7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有些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科知识的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成长规律,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普遍存在,阻碍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生本教育理念应运而生。生本教育以“一切为了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为教育宗旨,要求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由知识被动的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寻求知识的学习者。教师要将生本教育理念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初中数学教学不仅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且脱离生活,教学目标单一。教师一味地追求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对数学知识进行满堂灌,将数学教学重点放在提高运算技巧和重点考试内容上,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唯一指标,完全没有考虑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教学脱离实际生活,导致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升,不符合素质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打击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了教学质量,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偏离教学目标,急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二、基于生本教育的初中数学课堂模式探究
  1。问题设计要结合生本教育思想。平铺直叙的教学方式毫无悬念可言,教师每一步的讲解都是为了说明前一步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枯燥无味,不符合中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规律。设计巧妙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与探究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点,学生带着问题和对未知知识的好奇心才能主动寻求答案,进行积极的探索,并在探索中发现数学规律,掌握数学知识,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集合生本教育的思想,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加强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充分尊重学生,营造公平、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在讲“函数”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某商场年终促销,凡购买茶壶3个以上均可享受优惠,优惠方式二选一,(1)买1送1,即买1个茶壶赠送1个茶杯;(2)打九折,即按购买总价的90%付款,其中茶壶20元/个,茶杯5元/个。顾客选择哪种优惠方式最合算?通过思考、探究和计算,学生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的例子贴近生活,不仅能锻炼数学头脑,发散思维,还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数学的无处不在,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2。问题解答要体现生本教育思想。初中数学中一些概念比较抽象,教师不能仅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巩固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例如,在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如果教师单纯地给出结论,直线与圆有相交、相切和相离的三种关系,学生在不理解的基础上只能强加记忆,并不能将知识彻底领悟。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得出最终结论。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一张白纸,先在纸上画一个圆,然后在同一张纸上任意画直线,愿意画多少条就画多少条,最后让学生分析“圆和直线的交点个数分别为多少”。通过讨论和探究,学生很容易得出上述结论。这样教学,学生参与到问题解答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
  3。教师要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是实现生本教育的前提保证。只有改变传统的师本教育模式,实现师生平等,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上进心。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是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因为数学学习就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没有疑问就没有进步,教师不是神也会有犯错的地方,如果在讲课过程中学生存在疑问或不解,要及时举手说明,即使自己的观点错了,也不要紧,至少能解决心中的疑惑,避免养成错误的学习意识。教师要尊重学生,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及时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总之,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学科。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最终又被应用到生活中。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数学应用型人才。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我依然清晰记得7年前的9月,街道两旁的梧桐树叶还没有开始飘零,新学校附近的那家文具店里热热闹闹地挤满了人,可我一个都不认识。作为一名插班生,我背着一个瘪瘪的书包,怀揣梦想,走进新的校园。  刚进教室,我就看见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当接收到他们投过来的好奇目光,我不由得怯怯地往后退了一步。同学们都很热情,围过来叽叽喳喳地问我叫什么名字。随后的几天,一切似乎都很美好。只是带着农村孩子特有的敏感、自卑,说着
学生大都感觉物理学习比较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探究欲望不强,缺乏内在的学习动机导致的。那么,如何创设有效的物理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深度挖掘教材,创设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  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如果照本宣科,就是对创新意识和探究欲望的扼杀。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深度挖掘。  1。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物理学习者必须掌握的方法。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把物理实验教学贯彻到整个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一、根据教学内容,改变单一化的实验模式  初中物理实验主要有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等实验形式。调查发现,有些教师为了节省教学时间常常在分组实验之
我是在父亲的背上长大的。  其实父亲的个子并不高,然而对于那个年幼的我来说,他是那样高大。父亲常常骑着他那辆心爱的自行车接送我上下学。早晨上学的时候,父亲轻松地将我抱上自行车的后座,自己再跨上自行车,迎着朝阳向学校前进。那时我总习惯性地用手拉住父亲的衣角,脸紧紧地贴在他的后背上。因此在飞驰的车上,我依然可以安心地眯着眼,任自己的想象驰骋于浩瀚的世界。  父亲喜欢热闹,只要听说家附近的广场有露天电影
新课改提倡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创新数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令人生厌的噪声影响人的工作休息.可以说人类从呱呱坠地时起无时无刻不与声音打交道.那么声音是怎样产生和
我,一个整日待在教室埋头写作业的人,又有什么资格在他们面前炫耀自己病态的白皙?  有人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那次到石塘的时候已近正午,阳光很灿烂,天太蓝,蓝得有些不真实,像是梦境中曾出现过的画面。  走在去饭店的路上,沿路的小摊贩毫无新意地卖着同样的商品:太阳帽、泳衣、救生圈……在40℃的高温天气,走进饭店,却发现里面没有空调,仅有几台电扇“呼啦啦”地摇头送点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形式。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凸显学生的教学主体性,而且能够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自主学习平台,促使学生合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为合作学习制定明确目标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合作学习制定明确目标,为后续的知识教学带来积极的辅助作用。合作学习应当规范有序地进行,让学
玫瑰和百合在晨风中摇摆,昆虫在指缝间轻轻扇动翅膀,蔷薇绽放时柔媚的花瓣,鸟儿在树上欢悦跳动时微微颤动的树梢……任何人都无法复制海伦·凯勒心中的大自然,那些映照在她思想溪流中的风景。  对于大自然细腻而生动的感知足以证明一颗心的灵动,而对感知到的一切充满友善与感激则足见一颗心的明亮了。  际遇是多么神奇,沙利文老师以她的爱心,成就了一段凯勒从未想象过的传奇人生。  凯勒接受的独立教育是她一切快乐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