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关系真实性水平对问题行为和孤独感的影响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q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高中生在父母和朋友关系中感受到的真实性对问题行为和孤独感的影响。

方法

采用修订的关系真实性量表、青少年自评量表和状态特质孤独感量表,对广东省619名高一至高三的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

(1)在父母关系中的真实性对高中生内部问题行为(焦虑抑郁、社会性退缩和不适体诉,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17,P<0.01;-0.10,P<0.05;-0.10,P<0.05)有显著负向影响,对外部问题行为(攻击行为、违纪行为,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16,P<0.01;-0.21,P<0.01)有显著负向影响,对孤独感(特质孤独、状态孤独,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17,P<0.01;-0.17,P<0.01)也有显著负向影响;(2)在朋友关系中的真实性对高中生的内部问题行为(焦虑抑郁、社会性退缩和不适体诉,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24,P<0.01;-0.28,P<0.01;-0.10,P<0.05)和孤独感(特质孤独、状态孤独,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29,P<0.01;-0.34,P<0.01)有显著负向影响。

结论

青少年在父母和朋友关系中的真实性对其心理社会适应具有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网络游戏成瘾青少年静息态下大脑局部区域低频振荡振幅的变化。方法采用低频振荡振幅分析方法,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工具包比较分析网络游戏成瘾者(n=26)和正常对照组(n=23)静息态下局部脑区自发神经活动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成瘾组在前扣带回、左侧中扣带回、双侧尾状核、伏隔核、双侧旁海马、右侧苍白球和右侧脑岛等脑区处的低频振荡振幅值差异显著性增强(FWE校正后P<0.05)。右
目的探讨水面舰艇军人正负性情感与心理弹性、情绪调节和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正性负性情感量表(PANAS)、成人心理弹性量表(RSA)、情绪调节方式问卷(ER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1451名水面舰艇军人进行整群抽样调查。根据测验结果选取高正性情感低负性情感组(n1=106)和高负性情感低正性情感组(n2=106)共212人,比较两组被试的RSA和SCSQ的差异。结果①与高负性情感低正
目的探讨军校医学生的情感风格特点及其与心理弹性、正负性情感和认知偏向的关系。方法采用情感神经科学人格量表(ANP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正负性情感量表(PANAS-C)和正负性认知偏向量表(APNIS)对某军医大学1014名在校本科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1)军校医学生中,男女生在情感风格的恐惧和愤怒两因子得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军校环境适应程度不同的个体在情感风格的
目的探讨医疗急救人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方法通过504例医疗急救人员职业倦怠状况及相关社会心理因素的调查,采用多因素逐步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和途径。结果(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工作超负荷、工作应激、工作-家庭冲突、工作满意度和消极应付方式先后进入回归方程(F=90.562,P=0.001);(2)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工作超负荷是医疗急救人员工作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