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许多小学开设了英语课程,但是在实践教学中总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如单纯的机械化跟读,程式化的操练等,过多强调形式的趣味性,而忽视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等等。实践表明,主动思维训练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启迪学生思维的好方法。
具体说来,所谓主动思维训练法的实验操作定义,是指在学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发扬教学相长,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以培养创造个性(自主人格)为核心,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达到学生会自学,自评和自控,实现在求知实践中增强自我意识,强化学舌功能创造个性和创造思维双优发展的一种教学训练方法。
一、创设宽松、愉悦的心理氛围,激发创造思维
小学英语是入门教学,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儿童好动、爱说、爱唱,善于模仿等特点,通过说唱、游戏,使学生主动、大胆、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在言语、表情、态度等方面都应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关怀,欣赏,肯定和鼓励,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减少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让他们有成就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建立一种平等、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还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的及时充电,努力掌握时代所要求的知识。了解孩子的喜好,能够跟孩子拥有共同语言,扫除代沟。所以无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是在课外,我总是努力营造着这种友好的氛围,并且根据语言点设计一些孩子们所喜欢的游戏。比如在小学英语人教版第二册中,有一个知识点是:Is this your …?(这是你的…?),一般的教学可能会用卡片来做代替操练游戏。在这里,我遵照主动思维训练法设计了一个做动作猜物体的竞赛游戏。请一部分学生看卡片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做出动作,再请另外一部分学生看动作,分析、判断并抢答。在猜的过程中,一位学生一旦猜对,旁边的同学就会像拥抱冠军一样的拥抱他,这位同学也是兴奋不已。这时教师如果板着脸,要求学生安静,不能大声喧哗,保持课堂安静等等条例,课堂气氛马上会降温,导致胆小的同学就不敢举手发言。而我在这里早已没有了师长所惯有的威严,宛如他们的伙伴一样,为猜对的人高呼呐喊,为稍为落后的一队大声打气,随着他们的喜悲呼吸,融入这一个群体。看到教师如此的仗义,无形当中,学生便不用担心训斥、指责、挨骂,心理、生理都得到安全和自由,开开心心地进行着语言游戏,大声地用英语说出他们心中所想的,一个个高举着手,惟恐轮不到自己。在这样一个氛围里,学生所感受到的是一个自由安全的空间,在这里能够得到大伙的肯定和鼓励,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观察,分析以及分析判断能力都得到了综合的培养和发挥。
二、突出学生主体,引导创造思维
在我们的课堂里,我们总是看到我们的孩子规规矩矩的坐着,听着,回答着,老师则在那里激情高昂的唱独角戏,还常常会听到老师的口头禅:“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课不仅淹没了教材内容的科学性、趣味性,还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思维训练法,它提倡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承认学生潜伏着极大的由已知转化为未知的原动力,千方百计鼓励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主动探索能力,从而养成大胆探索习惯。(廖正峰《学生创造力培养研究》)教学中,我就注意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游戏、竞赛、问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仅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而且还能利用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结合英语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造思维,增强创新能力。
在教学小学英语人教版第三册第三单元时,刚好举办悉尼奥运会。我们学校的电视机、计算机前一下课就挤满了学生。抓住这个热点,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问题,将小小课堂变成了生活大舞台。当学生看到我从网上下载下来的一张张他们心目中的偶像----奥运冠军的图片时,整个课堂都沸腾了,每个同学主动的,热切的使用新语言,以往一个单元需要6节课时,在这里我却只用了1节课时就解决了新语言点,而且没有花一分钟,一份力气,连我自己都很难想象。
三、积极评价,鼓励创造思维
学生是有情感的,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只有积极、肯定的情感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加活跃。在教学中,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些教师没有料到,措手不及的甚至是刁钻古怪的、非常离奇的想法和问题,这时教师如果以爱面子为前提,在恼羞成怒之下,将它们以异端处理,一棍子打死,或者加以严厉的批评,指责甚至是痛骂一顿,那么学生所有的朦胧的,零碎的,不成片段的思想泡沫都将随之破灭。学生只有处于一种积极和谐宽松的关系环境中,才能激发出主动的内部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结果、反应等做出积极性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评价还要依人而异。对于优秀生,平时教师肯定是宠爱有加,所以给他们的评价教师应该给予更高的要求,让他们觉得我是最好的同时,还要看到天外有天,创造出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对于差生,教师要给予同样的关注和热忱,甚至是一些夸张的表扬,让他们觉得我每天都是进步的,我能跟得上大伙的步伐,一步步的消除自卑感。对于教师经常忽略的中等生,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得到的表扬和批评总是中等的,得到的关注也总是最少的,教师的评价则要让他们觉得我也能成为最好的,只是我还没有发挥我的潜力而已。
具体说来,所谓主动思维训练法的实验操作定义,是指在学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发扬教学相长,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以培养创造个性(自主人格)为核心,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达到学生会自学,自评和自控,实现在求知实践中增强自我意识,强化学舌功能创造个性和创造思维双优发展的一种教学训练方法。
一、创设宽松、愉悦的心理氛围,激发创造思维
小学英语是入门教学,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儿童好动、爱说、爱唱,善于模仿等特点,通过说唱、游戏,使学生主动、大胆、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在言语、表情、态度等方面都应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关怀,欣赏,肯定和鼓励,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减少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让他们有成就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建立一种平等、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还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的及时充电,努力掌握时代所要求的知识。了解孩子的喜好,能够跟孩子拥有共同语言,扫除代沟。所以无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是在课外,我总是努力营造着这种友好的氛围,并且根据语言点设计一些孩子们所喜欢的游戏。比如在小学英语人教版第二册中,有一个知识点是:Is this your …?(这是你的…?),一般的教学可能会用卡片来做代替操练游戏。在这里,我遵照主动思维训练法设计了一个做动作猜物体的竞赛游戏。请一部分学生看卡片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做出动作,再请另外一部分学生看动作,分析、判断并抢答。在猜的过程中,一位学生一旦猜对,旁边的同学就会像拥抱冠军一样的拥抱他,这位同学也是兴奋不已。这时教师如果板着脸,要求学生安静,不能大声喧哗,保持课堂安静等等条例,课堂气氛马上会降温,导致胆小的同学就不敢举手发言。而我在这里早已没有了师长所惯有的威严,宛如他们的伙伴一样,为猜对的人高呼呐喊,为稍为落后的一队大声打气,随着他们的喜悲呼吸,融入这一个群体。看到教师如此的仗义,无形当中,学生便不用担心训斥、指责、挨骂,心理、生理都得到安全和自由,开开心心地进行着语言游戏,大声地用英语说出他们心中所想的,一个个高举着手,惟恐轮不到自己。在这样一个氛围里,学生所感受到的是一个自由安全的空间,在这里能够得到大伙的肯定和鼓励,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观察,分析以及分析判断能力都得到了综合的培养和发挥。
二、突出学生主体,引导创造思维
在我们的课堂里,我们总是看到我们的孩子规规矩矩的坐着,听着,回答着,老师则在那里激情高昂的唱独角戏,还常常会听到老师的口头禅:“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课不仅淹没了教材内容的科学性、趣味性,还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思维训练法,它提倡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承认学生潜伏着极大的由已知转化为未知的原动力,千方百计鼓励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主动探索能力,从而养成大胆探索习惯。(廖正峰《学生创造力培养研究》)教学中,我就注意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游戏、竞赛、问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仅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而且还能利用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结合英语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造思维,增强创新能力。
在教学小学英语人教版第三册第三单元时,刚好举办悉尼奥运会。我们学校的电视机、计算机前一下课就挤满了学生。抓住这个热点,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问题,将小小课堂变成了生活大舞台。当学生看到我从网上下载下来的一张张他们心目中的偶像----奥运冠军的图片时,整个课堂都沸腾了,每个同学主动的,热切的使用新语言,以往一个单元需要6节课时,在这里我却只用了1节课时就解决了新语言点,而且没有花一分钟,一份力气,连我自己都很难想象。
三、积极评价,鼓励创造思维
学生是有情感的,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只有积极、肯定的情感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加活跃。在教学中,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些教师没有料到,措手不及的甚至是刁钻古怪的、非常离奇的想法和问题,这时教师如果以爱面子为前提,在恼羞成怒之下,将它们以异端处理,一棍子打死,或者加以严厉的批评,指责甚至是痛骂一顿,那么学生所有的朦胧的,零碎的,不成片段的思想泡沫都将随之破灭。学生只有处于一种积极和谐宽松的关系环境中,才能激发出主动的内部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结果、反应等做出积极性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评价还要依人而异。对于优秀生,平时教师肯定是宠爱有加,所以给他们的评价教师应该给予更高的要求,让他们觉得我是最好的同时,还要看到天外有天,创造出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对于差生,教师要给予同样的关注和热忱,甚至是一些夸张的表扬,让他们觉得我每天都是进步的,我能跟得上大伙的步伐,一步步的消除自卑感。对于教师经常忽略的中等生,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得到的表扬和批评总是中等的,得到的关注也总是最少的,教师的评价则要让他们觉得我也能成为最好的,只是我还没有发挥我的潜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