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体与书风

来源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in_wa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书体与书风是书法史研究中的两个至关重要的概念,也是古往今来使用的比较随意、比较模糊的概念。其实,一种字体可以有多种书体的表现,“字体”概念要大于“书体”的概念,是逻辑学上的属概念,“书体”则是逻辑学上的种概念,而“书风”是指一种字体或书体书写的风格、风气、风尚,其逻辑学上的概念则从属于“字体”或“书体”。
  【关键词】篆引楷法与草法;字体;书体;书风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0-0022-03
  【作者简介】辛尘,本名胡新群,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江苏省教育书法协会副秘书长。
  想明白了“篆引”是怎么回事,理解了图形构成意识与符号记录意识各自的来源、表现、作用,以及这两种意识的相互作用,就很容易理解此后的书法笔法及其历史演变了。
  无论是被人们习惯称为“金文”的青铜彝器铭文,还是甲骨文,它们都有一道“书丹”的工序,也都要进一步的制作。书丹就是用篆引的方法在坯范上书写文辞。如果没有篆引意识上的差异,同一个历史时期的金文与甲骨文至少在书丹工序上不应当有显著的不同;但是,我们实际看到的情形并非如此。在殷商时期,尽管巫师们已经够认真了,他们在龟板上的书丹,其笔画的准确度、字形的工整度、排列的整齐度,以及在后续制作工序上修饰的程度,都不及金文那么讲究。到了西周时期,甲骨文与金文的这种区别更加显著。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上古时期冶金铸造是件了不起的大事,都是为祭祀、纪念、纪功、记载重大事件而作,为君王而作,那上面刻铸的铭文都是这方面的内容,所以,金文的书丹必须郑重其事,很周正,一笔不苟,而笔画并非篆引的直接效果,都经过了精心修饰;字形很匀称,排布很整齐。它更多地体现着古老、神圣、庄严的图形构成意识,在后世演化成为“楷法”,或被称为“楷书”,或者称为“正楷”,都是说这样的文字书写正式、端正、可作楷模。
  殷商人虽然把占卜看成是大事,但因为它发生的频率实在太高了,每天都要占卜,甚至每时每刻都要占卜,想讲究也讲究不起来。如果说金文追求的是世代相传的永久性,那么,甲骨文仅仅是随用随了的日用性书写刻契,真的没有必要过分讲究。所以,甲骨文的书丹可以稍微马虎一些,写出来不加修饰就刻契,笔画不必太精准,字形不必太匀称,排布也不求太整齐。它更多地体现着适时、便捷、实用的符号记录意识。西周以后,随着日用文字书写的工作量越来越繁重,甲骨文所预示的篆引草率化也逐渐加剧,在后世演化为“草书”,或者被称为“俗书”,说的就是这种书写方式不正式、草率,只能用于民间日常书写,不登大雅之堂。
  当然,殷商金文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书法楷法,因为它的笔画大多是修过的、描过的,不是篆引的直接效果;但是,它的确表现出了先民的篆引楷法理想。在符号记录意识的有力牵引下,到了西周中期,金文的笔画已经得到充分简化(或者说提炼),所表现的应当更接近篆引的直接效果,可以视为书写性的篆引楷法的真正形成。
  同样,殷商甲骨文也不可能真的写出草书,不仅巫师很尽职,而且当时的毛笔也写不出草书;它更主要的是简化,曲改直、繁减省,是由简化表现出来的草率化。实际上,在毛笔得到有效的改良之前,上古时期篆体文字的草书都是采用减笔、取直的方法。直到战国时期,从遗存至今的大批简帛书迹看,日用文字书写不仅频繁、广泛,而且文长、量大,笔画书写的连贯性增强,甚至出现了许多连带写法。我们可以将它们看成是篆引草法的成熟。
  都是在写篆体文字,或者写得很正式、很讲究、很周正,或者写得较随意、较简便、较快捷。前者主要用于铭金刻石(见图1),所以后人叫它“铭刻书”(或“铭刻体”);后者主要见于日用简帛墨迹,所以后人叫它“简帛书”(或“手写体”)。经过上文的讨论,大家都看到了,铭刻体其实就是楷书,简帛书则是较为草率的书写。上古时期的铭刻书(包括商周金文、石鼓文),就应当是篆引楷法;简帛书(包括更早的甲骨文),也应当视为篆引草法。
  既然上文已经提到了“书体”这个概念,我们就顺便来分析、确认一下几个相关的概念。字体,书体,书风,对于书法史研究来说,它们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也是古往今来使用最随意、含义最混乱的概念。大家都怕人说标新立异,所以都因循旧说。在这里,我们还是应当来清理一下。
  什么是“书体”?顾名思义就是“书写的样式”,铭刻体或者楷体、简帛书或者草体,都是由书写方式的差别造成的“书写样式”的分类,都属于“书体”范畴。书体是相对于“字体”而言的,“字体”是指特定的文字形态,例如,原始的图形文字,以象形为根基的篆体文字,以及后来的隶体文字、真体文字,都属于“字体”范畴。
  书体与字体之所以被搅浑了,是因为越往后字体多了,新字体又都是从旧字体的书体演变而来的,所以后来的书法家常常把书体与字体并称。实际上,这个问题在文字学家那里本来就不是问题。现在我们把这个问题放到上古时期来考虑,也会一目了然:上古时期只有篆体这一种“字体”,这种“字体”中包含了金文、石刻碑文(篆引楷法。这里暂不考虑那些修饰过度的美术字金文),和甲骨文、简帛书(篆引草书)等“书体”。
  商周金文、甲骨文写的都是篆体文字吧,春秋战国时期的金文、石刻文字、简帛书写的也都是篆体文字吧?当然是。这说明,一种字体可以有多种书体的表现,“字体”概念大于“书体”,是逻辑学上的属概念,“书体”则是逻辑学上的种概念。
  那么,“书风”又是什么呢?它与字体、书体是怎样的关系呢?“书风”是指“特定的书写方式所呈现的种种样式差异”,也就是说,无论楷书或者草书,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书手写出来的样式有不同,这种比较出来的样式差异常常被称为“风格”;如果这种具有显著差异性的样式得到推广普及,则被人们称为“风气”或者“风尚”,书写的风格、风气、风尚都可以被称为“书风”。显然,“书风”是字体概念之下的一个种概念,甚至是书体概念之下的种概念。大家一般不会混淆“书风”与“字体”,但常常会混淆“书风”与“书体”,因为从古到今这两个概念始终纠缠在一起,早就说得顺口了!
  首先,可以想象,上古时期在原始的书体分化之前,篆引样式的差异或许能被视为“书风”;当金文与甲骨文受相反的篆引意识驱使,分化为两种相对稳定的书体之后,它们常常在广义上仍被看成是“书风”,但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书风”了,因为它们本身又包含了多种不同的“书风”。
  第二,人们常说,殷商、周初金文奇瑰,西周中期金文整饬(见图1),西周晚期金文恣肆,把金文的时代差异性当作“书风”演变。实际上,这种差异乃是在两种相反的篆引意识的交互作用下,金文篆引楷法的不断简化、提纯、成熟的过程,是特定书体自身演进的过程。由此可见,在纵向的时间大跨度中考察特定书体的“时代书风”,往往与这种书体的“历史演进”联系在一起;如果我们再细心一点,就会看出,同一个时期的金文或甲骨文中其实也还包含着“书风”的差异。
  第三,至于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王室的统摄力越来越弱,诸侯国势力不断膨胀,文字书写的地域性差异越来越显著,诸如晋、齐、楚、秦等强国与它们各自周边的附庸小国,无论铭刻书还是简帛书,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书写样式,被称为晋系书风、齐系书风、楚系书风、秦系书风等等。这是在横向的空间大跨度中考察特定书体的“地域书风”,它同样是一种抓大放小的宏观把握;而且,人们在比较地域书风差异时,往往忽略同一地区不同书体之间的篆引差异、不同地区同一书体之间的篆引相通,,实际上是以书风研究替代了书体研究。
  “书风”与“书体”最纠缠不清的混淆,莫过于后世逐渐凸显出来的个人书风。个人书风被称为“氏体”,例如,大家熟知的唐代欧阳询的楷书书风叫“欧体”,颜真卿的楷书书风叫“颜体”,等等。个人书写风格不叫“风”而称“体”,当然是出于对先贤的崇敬,但也把本来就关系复杂的“书风”与“书体”进一步搅浑了。你如果问一位初知书法、没学过书法史的人,书法有哪几种“书体”?你得到的答案很可能是:篆体、隶体、楷体、草体、颜体、柳体。全搅到一起去了!
  好在上古时期几乎没有“氏体”,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字体、书体、书风及其相互关系省去了不少麻烦。这也是从源头上理解书法的好处吧。
其他文献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金融危机,越南央行被迫于6月10日将越南盾贷款最优惠利率从12%上调至14%,并将越南盾兑美元汇率一次性下调2%。  越南的金融危局再次揭示了无情的现实,即:尽管近年来发生的地区性金融危机并未演化成类似1929年那样的全球性危机,但在另一方面,由于跨境资本流动以及新型金融工具急剧扩张,金融危机的频度以及潜在的危险性却在不断提升中,尤其对于那些经济快速扩张中的新兴经济体而言更是如此
“北京历年都是西湖龙井茶的重要销售地,特别是高档西湖龙井,仅北京市场就能够消化掉近五成。”浙江省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西湖分局副局长、西湖龙井质量监控中心主任施基国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但是今年,由于个别媒体的不实报道,致使北京市场充斥着诸如‘因雪灾产量下降假冒西湖龙井充斥市场’、‘市场量不到一成,假冒西湖龙井占领北京市场’、‘西湖龙井销售被某家企业垄断’等传言,导致了消费恐慌,使很多人不敢购买。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黄乐桢 张俊才 张伟 ★特约记者 阮加文   ★实习记者 谈佳隆/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报道    不经意间,卫生部成了2006新年伊始的“春风”使者,“平价医院”如一阵温暖的小旋风,几乎瞬间便刮过大江南北。  饱尝医疗难、医疗贵的普通百姓,在2006年春天到来之际,开始步入平价医院大门。  这股平价旋风起源于1月7日,当天举行的200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高强
为凯雷集团“苦等3年”的徐工集团,终于在并购协议刚过期的7月开始大规模独立重组。      2008年7月7日,徐工科技(000425.SZ)与南京春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下称“春兰汽车”)的股东——江苏春兰自动车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意向书》,购买其持有的春兰汽车60%的股权。  7月10日,徐工科技的母公司——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徐工集团”)又发布公告,宣布徐工科技通过定向增发形式,
证监会副主席姚刚近日接受中国政府网访谈时表示,推出创业板的各项条件已经具备,推出创业板的时机已经比较成熟。  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更为有效地满足多元化投融资需求,是当前资本市场的一项重要任务。具体就创业板而言,“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这就要求金融部门加快形成资本市场、风险投资和科技产业的相互联动,支持中国经济在较短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破解“三农”难题,促进农民增收。然而,农业是典型的“靠天吃饭”型产业,自然灾害造成的严重破坏,往往导致农民“多年增收,遇灾返贫”。  为充分发挥保险功能、稳定农业生产、防范和化解农业生产风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2008年安徽省宣州市宣州区被列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单位。农民种植水稻、玉米、小麦、油菜、棉花、养殖能繁母猪和奶牛,均可自愿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国家给予保费
甘肃会宁县是一个落后、贫瘠的地方,却有着崇文修德、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因每年高考升学率都位居全国前列,素有中国高考“状元县”之称。而这里也是代课教师比较集中的地方,他们为高考“状元县”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自身也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    招聘“公告”    2004年6月28日,会宁县教育局向所属各有关单位下发了《关于在县请代课人员中招考聘用中小学教师有关具体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外资婴童奶粉企业如今想在中国轻松赚钱不容易了,因为中国出现了一批成功的行业‘狙击手’。”一位洋奶粉企业董事长最近这样感叹。  贝因美,“宝贝因爱而美”,这个名称给人感觉温馨可亲的品牌,在市场上扮演了向跨国巨头挑战的角色:在婴童米粉市场,贝因美让跨国巨头让出了一度垄断中国婴童米粉市场的头把交椅;在婴童奶粉市场,贝因美通过创造出年市场增量超过70%——6倍于婴童奶粉行业年市场增量的成绩,跻身以往由外
[摘要]常熟市报慈小学借助学校旧山楼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区域书法资源,开拓创新书法教育,开设特色课程,专注书法教研,搭建展示平台,落实书法教育,以书育人,培养知能行远的旧山学子,让书法课程落地开花。  [关键词]书法教育;特色课程;开拓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21-0075-02  [作者簡介]支冬芬,江苏省常熟市教育局教研室
20世纪以来中国特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