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语文高效课堂建设的必由之路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高效课堂建设离不开教者的专业化水平,而教者的专业化水平又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文章化大为小、探幽入微,从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教学问题的精当预设三个方面入手,诠释了语文高效课堂建设的必由之路在于提升教者的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 高效课堂 目标定位 环节设计 教学预设
  教育作为一门科学,有其内在规律;学生既然是变化、发展的人,就有其成长路径与教育环境。遗憾的是,不少教师喜欢“跟着感觉走”,忽视了教育科学规律,忽视了学生的成长环境,忽视了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语文高效课堂建设离不开教者的专业化水平,而教者的专业化水平又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就某一节课而言,笔者认为,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给出的教学目标亦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严格遵照执行。
  教学目标的制订,应充分考虑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导致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乃至美育性的严重剥离。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们知道学生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绝非等量齐观。教学目标的制订必须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要保证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教师可以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课外练习;而对于学困生,则应当为他们量体裁衣,设计一些浅层次的作业,让他们循序渐进,品尝成功的喜悦。
  江苏丹阳王旭平、戴银老师针对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小说《窗》撰写的教学设计《基于学情甩一个“豹尾”》将教学目标设定为:了解“欧·亨利式的结尾”的特点,并能运用“欧·亨利式的结尾”。这样设计的原因很简单: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及主题都比较浅显,学生通过阅读就能解决,再加上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学生大致了解即可;然而这篇小说的结尾却很有特色,是“欧·亨利式的结尾”,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余音绕梁,凸显主题,需要细细把玩、慢慢琢磨。不少教师在教学时,在人物分析、情节梳理、环境烘托、主题把握上做足了文章,力求面面俱到,结果往往是一面不到或者一面不透。
  二、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
  以阅读课为例,笔者认为,教学环节不妨采用“三步导读”模式。第一步,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第二步,研读课文,品赏文章语言(或者语言,或者结构,或者主旨,因具体教学内容而定),体味其中的妙处,领悟作者的情感。第三步,综合训练,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其中,第三步无疑是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者教学课文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拿到一篇陌生的文章时,亦能合理、准确地进行解读。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一切启发、引导都是为训练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语言实践活动服务的。教师的“导”与学生的“读”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
  当然,不同类型的课文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的调整,以形成灵活多样的教学风格。一方面,教师可以启发激趣,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萌发创新意识,兴趣越大,课堂学习的效率就会越高。另一方面,教师又必须引导学生质疑交流,让课堂变得有理有趣、有情有义。教师要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组织教学,从而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其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创设难得的机会。
  例如,教学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七颗钻石》时,余映潮老师进行了如下设计:进入录音棚——让心情激荡;畅游智慧泉——让发现闪光;来到创作室——让想象飞扬。第一板块的教学活动主要是朗读,第二板块主要是品析,第三板块主要是表达。这样的设计思路清晰,让学生在优雅的教学情境及浓郁的氛围中进行灵动的、多种感官并用的语文学习活动,清新明朗,诗意浓郁,别具一格,独具匠心。
  三、教学问题的精当预设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语文教师应仔细揣摩,精当预设,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处,问到学生心里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提问缺乏艺术性,过于简单,诸如“是不是”“好不好”之类,表面上营造了热烈的气氛,实质上流于形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的教师的提问过于晦涩,超出了学生应有的知识水平,结果抑制了他们的思维热情与信心。有的教师预设比较精当,但不善于及时追问,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水平依旧原地踏步。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艺术,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把握提问的深度与契机,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
  问题的预设一定要创设情境。例如执教《国宝——大熊猫》一课时,笔者就围绕近期发生的两件大事创设情境:“同学们,最近有两位重量级人物先后与大熊猫来了个亲密接触:一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欧洲,在比利时与比利时国王菲利普共同出席了大熊猫园开园仪式;二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夫人米歇尔一行参观成都大熊猫基地,与大熊猫进行亲密互动。大熊猫为什么受到国家领导人和国际友人的青睐?或者说,大熊猫何以被称作‘国宝’?”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堂效果非同寻常。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综上所述,只有具有突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具有合理多变的教学环节,具有发散与求异的问题预设,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使课堂变得高效。
  【参考文献】
  [1]余震球.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王旭平,戴银.基于学情甩一个“豹尾”[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4(4).
  [3]余映潮.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赞化学校)
其他文献
前一阵,在一所乡村初中听课,发现每间教室都有图书角,后面一个,前面还有一个。课间,学生们排着队到图书角取书,然后回座位静静地阅读,整个校园书香弥漫,很是温馨。  询问这些书是哪儿来的?答从学校图书馆“化整为零”来的。  追問分到班级不担心把书读破、读丢吗?答书本来就是用来读的,读破正说明物尽其用,读丢总比寂寞地“死”在图书馆的库房里好些。  进一步探问这么做不嫌麻烦吗?答当然麻烦,但乡下孩子跟城里
b值是从实际地震资料中统计得到,是震级-频率关系式的比例系数。它和地震年平均发生率v是表征地震活动性的两个重要参数,也是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中不可缺少的计算参数。根据地震目录,利用统计的方法给出了南京地区的b值和地震的年平均发生率,并对各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对b值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该结果对本地区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和地震预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土地资源的不足,大量兴建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文章首先提出了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设计概念之间的区别,进而阐述做为建筑设计人员,理清高
通过对卫生间局部等电位在安装、连接施工过程中偏差的认识和理解,对照《等电位联结设计与安装》苏D01-2003的要求,通过多个工程的监督实践,提出纠偏的想法和措施,统一认识,
2013年11月底,我调任丰县顺河初级中学校长。顺河初中地处苏鲁两省交界处,面对学校教职工年龄老化、学生有厌学情绪等问题,我与管理团队的成员们几经谋划,决定从课程文化入手,着力打造具有历史特色的校园文化,激发师生的热情,进而实现“小学科先行,大学科跟进”的质量提升目标。此后三年,我们一方面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修订实施方案,另一方面努力地实现既有构想,学校的历史文化特色也逐步得以彰显。  而今,置身校
<正>~~
期刊
摘 要  随着信息化渗透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原有的实验室管理及预约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构建现代化学实验室管理系统,可为实验教学管理、实验室管理、仪器设备管理与采购、统计数据、制作报表、实验室评估等相关事务提供网络化操作,从而提升实验教学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  化学实验室管理系统 网络化操作 SSH框架 MVC架构 自动化管理  一、课题背景  最近几年,我国在逐步扩大对实验室建设的范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