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北方森林火灾时空分布及火险期动态变化特征

来源 :生态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aiai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火灾是生态系统重要干扰因子,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有重要影响。林火对大气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基于2005—2017年黑龙江和江西两省卫星火点数据并采用Mann-Kendall检验和滑动t检验的方法分析时空及火险期变化。结果表明:(1)两省全年林火年际变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黑龙江省突变年份在2011年前后,江西省突变年份在2016年前后。江西省法定火险期设定较黑龙江省更加合理。(2)黑龙江省林火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春季林火发生期有向早春偏移的趋势,秋季林火发生期向夏季偏移并延长,春、夏、秋三季突变年份分别为2010年、2014年、2011年,冬季无突变年份;江西省林火主要发生在冬季,林火发生期有向冬季偏移并缩短的趋势,春、夏、秋、冬四季突变年份分别为2010年、2015年、2014年、2016年前后。(3)两省林火密度呈相反的递增趋势。黑龙江省林火密度由东南向西北呈递增趋势,集中于黑河市和大兴安岭地区;江西省林火密度由东北向西南呈递增趋势,集中于赣州市和吉安市。(4)两省各地区森林火灾次数整体均呈下降趋势。其中黑龙江省大庆市、佳木斯市和大兴安岭地区林火次数下降趋势显著。黑龙江省法定火险期伊春市和鸡西市林火次数呈上升趋势。本研究揭示了中国南北方森林火灾的时空变化及南北两省火险期的偏移现象,为揭示林火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和林火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美术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即“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图像识读位于五大核心素养之首,不难看出其重要性和基础性。美术教学需要帮助学生通过对图像的视觉识读获取美术相关知识,并通过联系实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进行美术创作,从而培养学生优秀的审美判断能力,形成良好的美术学科素养。本文将从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实践出
<正>新课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和传承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语文教育中应注重课程的育人导向,将文化自信作为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因此,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优势,是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传承与弘扬的有效途径。由曾志辉、杜雯编著的《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一书,紧紧围绕“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应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一核心,以教材与高考试题为基础,
期刊
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初中语文教育最基本的教学任务,其对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及民族文化精神的培养都是当代社会主义接班人所必须具备的。因此,如何借助初中语文教材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应逐渐成为中学语文教师的基本教学选择。而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这需要教师始终坚持我国完整而系统传承,应在实践教学中努力探索创新。在充分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并培养
<正>一、引言中职院校在开展语文课程教学的同时,必须对教师提出文化育人的要求,让广大教师全面解读优秀传统文化,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推动学生个人素质的养成。教师可以通过在语文教学之中引入传统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期刊
<正>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发展历史的智慧凝结,是极富教育意义的优质资源,是提升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滋养心灵,可以收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由陈文忠著的《中华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一书,系统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路径。该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期刊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对外科护理质量有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医院积极寻找合适的方法来提高外科护理质量。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开展了“患者满意、社会放心”的系列活动。这一活动体现了国家对护理事业的重视,但我国目前护理服务的质量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医院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通过期望值和感知值对医院管理服务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保障性。对肝胆
期刊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我们教育人的使命。深耕三尺讲坛,不负育人使命,我们努力寻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深挖教材,课堂渗透在部编版教材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涉及的内容有古诗词、文言文、古典名著、蒙学读物、古代寓言、神话传说、童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古代科技文化成就、汉字文化、
期刊
蚯蚓堆肥是实现农业有机固体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增值化的生物处理技术之一。蚯蚓堆肥结束后,如何将成熟活体蚯蚓从大量堆肥物料中快速分离收获,是目前规模化蚯蚓堆肥亟需解决的难题之一。为实现蚯蚓体快速、高效、稳定的分离和收获,该研究提出了蚯蚓堆肥产物3步分离收获工艺方法,并针对此工艺中的动态斜面分离收获关键部件和工艺参数开展了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力学分析、EDEM离散元仿真模拟揭示了蚯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