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pel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图示理论是当前英语教学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主要探讨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以及不同激活图式的方法对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图示 图式理论 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b)-0065-01
  
  
  1 图示理论背景
  1781年德国哲学家康德(Kant)首先提出认知图式的概念。随后,20世纪30年代格式塔心理学家巴特勒(Bartlett),在其经典著作《记忆》(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1932)中,把“图式”定义为“对过去的反应和经验的积极组织”(齐齐、李陆平,1999)。并认为图式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任何与以往经验类似的活动中起作用,即反复的反应就会形成图式,而一旦形成图式,以后的反应就会受到这种图式的影响(陈开顺,1988)。
  图式理论的完善得益于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姆尔哈特(Rumelhart,1977)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他把图式解释为以等级形式储存于长期记忆里的一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或“构成认知能力的建筑砌块”(亓鲁霞、王初明,1988)。他认为人们头脑中已有的图式会影响或支配其对于新信息的理解,因而人们认识新事物时,总是设法将其与已有的(已知的)事物联系起来(找到关联),以促进对新事物(信息)的理解。
  20世纪后半期,认知科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许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观点:约翰(Johnson)、莱考夫(Lakof)提出了包括整体——部分图式、中心——边缘图式、起点——路径——目标图式等多种具体图式在内的意象图式(image schema),图式的概念和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并逐步演变为一种比较成熟的认知理论(温宏社,2009)。
  
  2 图示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图式理论的核心是在理解新事物时,将新事物与已有知识和背景联系,显然,原有的知识越多,理解新知识就越简单。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结合教材的单元话题,引用针对性的介绍一些背景知识,以便学生拓宽视野,丰富思维。这样,学生头脑中的图式会越来越丰富,阅读时就会调动相关图式,顺利理解所读材料。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与阅读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图式,进而使学生为理解材料内容提前做好知识铺垫和心理准备。一旦学生在大脑中建立了这些新的图式,自然就能更好地理解所阅读的内容。正验证了中国的一句古话:“温故而知新”。
  以大学《新编英语教程》第2册第1单元的Text A,篇名为《my first job》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进行本篇文章教学前先帮助学生或作为作业让学生自己预习文章中出现的生词、难句、词语的固定用法以及特殊句型。使得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新的或激发出已有的图式,做好阅读的技术准备。之后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搜集资料,如以微软、麦当劳、联想在全球分布及营销策略,通过对这些公司的背景资料了解,教师可提出问题共小组讨论,集思广益,结合当前大学生找工作难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针对文章新的图式,进一步借助图式理论理解相关课程内容。
  图式知识运用于阅读教学的核心在于对文章进行预测和证实。无论预测是否准确,都会使读者的想法与文章的主题接近。这样,让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阅读,大大降低,若学生的预测接近或吻合于文章主题,也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 图式理论给阅读教学的启示
  3.1 图示理论有利于尊重学生自主学习成果,让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阅读教学中丰富学生的图式,可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拓宽视野,并加入背景知识输入,进而丰富学生头脑中的原有图式。学生在人文、历史、教育、科技,文化、卫生、风土人情等方面知识的多少,直接影响他们的阅读理解。
  英语教学活动不只是教师单向教学内容的输入行为,也不是单纯地体现教师对教材的感悟和阐释,而更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激励,相互支持,真正感悟作者的独具匠心,激发学生在教学互动中的再创造欲望,创新能力是以创造性思维为基础的,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发明创造过程中所特有的思维活动,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总和。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学习方法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允许学生发挥想象,打破常规,勇于探索。
  3.2 图式理论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由于学生已具备相关内容的专业知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个体自我反馈、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师生间的信息反馈,及时普遍联系起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立体信息交流网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通过合作学习,小组成员间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对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生活阅历经验、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并加强学生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间的纵向交流,形成立体结构,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
  3.3 图式理论有助于阅读的整体教学
  图式教学要求教师根据语篇大意,注意与原有知识的联系,将内容适当安排。每一篇文章都应有独特之处。教师在于把握全局,调整学生思维模式,指导学生找出课文要点及与已有知识结构之间的结合点,形成合适的图式。图式教学还要求教师能够明确地阐明教学内容各部分之间、各事件之间、各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传授给学生系统知识。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形成独特的理解和推断,发挥创造能力,丰富和扩大知识面,形成自己的图式。
  
  4 结语
  图式理论解释了学生在已有知识结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因为,学生头脑中具有相关背景材料的知识越多,对文章的理解就更好些。为学生学习语言、提高语言理解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帮助学生逐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图式知识,注意对图式知识适时激活,随着背景知识的日益增多和不断激活,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就会有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1] 韦汉,章柏成.图式理论和中国外语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9).
  [2] 温宏社.构建认知图式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
  [3] 谢洁.图式视角下的听力语篇理解[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①作者简介:王均宜(1980~):女,汉族,湖北宜昌人,学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
   课题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校级课题。项目名称:不同激活图式的方法对大学英语专业低年级不同听力水平学生听力的影响。
   项目编号:XJKT200902。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在实践中遭遇公平性、素质教育难以落实、学生全面发展难以实现的风险。探析改革背后的文化、意识、制度等因素,可将改革的风险归因于:改革方案科学性的不足、伦理文化的薄弱、利益相关者的合谋行为、高中的利益追求、学生全面发展的多重阻力、自我利益需求的投机心理。为此,文章尝试提出如下对策:完善改革制度,转变教育观念,正确处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  关键词: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风险;
摘要:本文针对独立学院当前存在的师德建设问题给学校带来的不良影响这一情况,分析了师德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师德建设的方法与途径,并阐述了师德建设与学校发展二者关系。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安教乐教是学校健康稳步发展的基础和源泉;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勇于创新是学校长久发展的基石和动力。  关键词:独立学院师德建设二者关系  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
对引进的 10种棕榈科植物的生态习性的研究结果表明 ,大多数植物的最适生长温度在18~ 2 8℃之间 ,低于 10℃表现生长停滞状态 ,寒害或冻害温度在 8~ - 7℃之间 ,温度达 33℃以
摘 要:本文结合了作者的物理教学经验,对新教学理念和新思维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5(b)-0103-01    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前在应试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很多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素质教育盛行的今天,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结合了自己的物理教学经验,我尝试了以下的新
简要介绍了什么是数字图书馆,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必要性.通过对国内外数字图书馆发展概况的介绍和比较,指出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存在着重复建设问题,并对我国数字图书馆的重复建
从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出发,根据图书馆教育职能的特殊地位与作用,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应强化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转化图书馆员的行为理念和深化图书馆的服务内容等
从当前国内各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实际出发,从技术和组织两个方面就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数字化的实现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