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指导大学英语视听说课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ll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目前当代大学生学习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融合移动学习理论,探讨新出现的一些软环境应用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建立适合普通本科学生可以接受的新型混合式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模块,利用移动学习理论的优势,指导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听说能力水平。
  【关键词】移动学习 大学英语视听说 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
  在教育部高教司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年版中提到:“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
  根据大纲的要求,全国众多高校纷纷建立语音实验室,英语教学多媒体教室,并且研发多种视听口语交际练习软件等以供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使用。因此,大部分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教学现已基本在多媒体语音室内完成,语音教室成为学校外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但是学生的听说能力水平依旧没有显著的提高。
  言捷智在《高教学刊》2016年17期的《地方本科院校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启示》一文中指出:“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不少问题,教学模式单一,忽视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低下。”面对此种情况同提出:“在视听说课程教学时,充分发挥基于网络环境的系统教学优势,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另外,在《中国应用语言学发展的若干问题———文秋芳教授访谈录》中孙丰果记录文秋芳教授对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发现问题的阐述,即:“传统外语教学过分强调打基础和基本功,认为语言运用是学生自己的事,以为学生语言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就会应用,课堂上没有时间教学生使用。这样,学生的惰性知识( 即接受性知识) 越积越多,而教师在语言使用方面的指导却往往不充分,从而导致学生学了不会用,出现“学用分离”的问题。”
  笔者结合自身赴美国外语教学的移动教学经验总结,创新把移动设备的便利性,实用性,高效性结合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当中,依靠自身在美国累积的大量视频以及图像资料为依托,构建全新的基于移动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本文立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深化课程资源浏览学习,通过模块: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课外资源扩展,课堂内容监督等多方面教学模块的控制,从而创建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修养以及对学习效果的评价等。
  一、移动学习的内涵
  移动学习是指mobile learnin,简称M-learning。它是指在终身学习的思想指导下,利用现代通讯终端,如手机、PDA等设备(通常不包括具备无线上网功能的笔记本电脑)进行远程学习。
  M-learning研究领域人数正在迅速增多,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所以没有多少经典的专著。其中比较著名的,要数爱尔兰教育技术专家Desmond Keegan了。他的 “ From d-learning, to e-learning, to m-learning” 一文,得到众多学者的支持,我国著名远程教育专家丁兴富翻译成中文《从远程学习到电子学习再到移动学习》。
  Keegan根据学习的形式与手段的不同,把远程学习分为三个阶段。
  d-learning(distance learning,远程学习)e-learning(electronic learning,电子学习)m-learning(mobile learning,移动学习)。三个阶段各具特点,其中本文主要以第三点的移动学习为例来对普通高校大学英语视听说教育模式改革进行探索和思考。
  二、目前移动学习的应用类型
  尽管目前移动学习应用仍处于探索期,但我认为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按照应用的嵌入性(即与业务流程结合的紧密程度),以及学习项目的结构化程度(正式学习,还是非正式学习),我们可以将移动学习应用分为四类:
  1.教学交付与辅助。由于固有的思维定势,许多人一提到“学习”就自然地联想到“教学”。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为了适应从“教”变成“学”的观念转换,将移动设备应用到教学及教学管理方面十分必要。
  2.作为e-Learning的一种接入手段。由于许多学校都建立了e-Learning系统,开发或购置了适用于PC的在线课程,因此将其进行适当改造,使之能运行于移动设备,将成为常见的移动学习策略。需要新的教学模式可以体现英语教学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3.社会化学习。移动学习不应只是被视为传统学习或培训的替代品或另一种交付方式、渠道或选择,应该让它更直接地发挥更大的价值。此外,社会化学习还包括在线社区(实践社群)、微分享、维基百科等多种应用模式,移动学习在这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4.自学。最后一种移动学习策略是结构化程度低、与工作流程结合较不紧密的自学,包括个人基于兴趣或需求,通过互联网进行搜索,观看视频、电子书,参加在线课程学习
  (如网络公开课、MOOC等),或者到相关社区、论坛或社交媒体网站与他人交流等。此外,还有一些专门面向大众学习者的移动学习应用(如TED等)。
  三、移动学习对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指导意义
  1.网络资源技术成熟。随着互联网科技变化日新月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体积越来越小巧,价格越来越走低,成为学生族人手一部甚至人手多部的至关重要因素。并且网络技术从3G发展为4G,系统也不断更新,Windows xp 到Windows7,8,9,10的不断升级,在教育领域掀起一股巨大的学习浪潮。   最近几年,手机APP研发迅猛发展,从最开始的简单沟通软件到现在数以百万计的各种实用类型软件,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尤其是教育类APP,近五年呈井喷式发展势头。各种单词,听力,口语,视听练习,考试过级,英文娱乐等教育训练类APP层出不穷。学生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软件对英语学习有着全方位的理解和提高口语水平的作用。
  2.交际互动充分。英语学习在中国作为非母语学习,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可以营造地道的英语母语环境和氛围。我国大部分的英语教师并不具备完美德母语发音水平。由于客观原因的限制,每个学校的英语外教又少之又少。因此大部分学生处于非地道英语学习环境,很难通过有限的课堂时间得到充分的英语听说学习和锻炼。移动设备可以帮助学生从音标开始就不断纠正错音及难点音直至熟练的日常口语交流对话。
  微信公众号,朋友圈,QQ,微博等方式使学生可以接触达到更多的信息来源,打开孤立学习的困境。例如:教师通过微信发布任务后,学生可以在寝室或者图书馆任意时间,任意地点进行答题或者回复作业,同时可以利用智能设备的上网功能,查阅相关资料,为回答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资源分析基础。
  同时,对于较难的问题,还以通过上网发布帖子,求助等方式,获得他人支持与帮助,也可以与其他同学在网上讨论,商讨,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源。
  3.教学过程无缝连接。大学英语一直面临学生多,课时少,口语锻炼不充分的情况。通过移动设备,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布置与课堂相关内容的任务,及时发布,学生可以长时间保存,反复观看揣摩,避免遗忘。课上,教师也可以通过实用的APP共享播放微课或视频内容,或者以课堂主题内容的概述,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对布置的任务连续讲解,学生可以通过录音,拍照等方式重新分享自己的答案,并且可以使用在线或离线文件传输功能,实时分享学习内容。
  4.群组监督替代教师监督。以往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上,比较难的就是对于学生作业的检验和口语练习的检查普及度。大部分大学英语班级班型较大,每人开口练习或者全部小组上台表演,在课堂上几乎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利用移动设备,教师可以让每组同学上传自己的口语作业,或者通过摄像功能将自己的小组表演情景对话内容上传到微信群或者优酷等网络播放平台,教师可以利用课下时间查阅,同时其他的英语学习者也可以在作品评论处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从而改变单项监督为群体式监督方法,有效督促学生完成效率同时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
  5.智能提醒。普通高校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每周为4-6课时左右,其余的时间教师很难做到每天提醒学生完成任务。通过智能移动设备的提醒功能,可以按时提示学生完成作业,督促英语学习积极性。例如,可以通过教师设置微信公众号,每天早上或者晚上七点教师发布任务,要求大家在有限时间内,对所提内容解答或者练习,久而久之,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四、移动学习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对于移动学习管理平台,因具体的教学管理较复杂而不适合在移动环境中实现,因此移动管理平台上的功能主要是查询统计,查询统计信息应包括移动学习平台和网络教学平台上的教学信息,以便相关教学管理人员可以随时了解教学的整体情况。移动学习平台中的校内新闻、公告通知、手机短信等信息的发布应在网络教学管理平台上实现,以充分发挥移动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优势,为教学双方提供优质的教学环境。
  混合式大学英语视听说课教学模式具体设置如下:
  五、结语
  本文对移动学习理论进行深入简出的分析,利用移动技术开展英语教学模式能够使移动学习的优势和课堂教学相整合,为学生的学习英语视听说方面可以构建理想的学习平台,可以使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预习和复习,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地理解知识内容,贯穿连接课外内容,就文化,历史背景内容等方面全面学习,创设无缝整合的良好英语氛围。构建大学英语全新教学模式的整体思路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堂教学互动化,课外学习任务化,听说互补一体化,评价方式过程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B].2007.9.
  [2]言捷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启示[J].高教学刊,2016(17):48-52.
  [3]孙丰果.中国应用语言学发展的若干问题——文秋芳教授访谈录[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6(2):8-13.
  [4]丁兴富.从远程学习到电子学习再到移动学习[J].开放教育研究,2000(5):6-10.
  [5]佟秋华.高校网络环境下英语视听说课学生能动性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4(1).
  [6]移动教学设备 满足“新人类”的学习特质,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http://www.caigou.com.cn/news/2014062061.shtml, 2014(6).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人们安全生产意识的不断增强,企业安全生状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领导对安全工作的认识明显提高;二是员工的整体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大大增强,基本实现了“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三是企业安全投入的力度逐年增大,由过去的重视“被动投入”转向重视“主动投入”;四是安全监察手段日臻完善,基本实现了科学化、现代化;五是生产作业场所和设备的本质安全程度大大增加。为下步安全生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rn中原油田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记“爱我中华、振兴石化”“为美好生活加油”的初心和使命,秉承“奉献清洁能
期刊
【摘要】双语教学是一种通过外语作为教学语言进行学科学习的教学模式。推行双语教学有利于克服我国外语教学多年来存在的弊端,即英语教学效益低、学生应用能力差、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相脱节等。但由于双语教学时一项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教材建设、教学管理、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因此各校在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首先诠释了双语
美国大片《火烧摩天大楼》,可称得上是《泰坦尼克号》的姊妹篇。一个是火灾,一个是水难;场面都很宏大,故事都很惊险。摩天大楼竣工剪彩了,包括市长在内的各界名要前来祝贺,在
回老家的长途汽车上,孤单一个人.rn颠簸的长途汽车卷起大片大片的灰尘,坐在车上,漫长而烦躁的旅途让人疲惫不堪.大家都想闭目养神好好休息一下,可是我身边的一对情侣一路却唧
2011年:  与美国农民的那点事  2011年,是个值得记住的年份。我参加过各种义工之后,光荣地在代号“BJ”的巨型城市里,拿到了一张美资公司的offer。这一年,想留在BJ已经是件很难的事了。还好我一年支教、一年半义工的背景,为我在美国Boss的眼里加了分。当然,更幸运的是,HR竟是我多年前的学姐。学姐说:“小春,选你进来有点破格,你要珍惜。第一,不要学别人轻易跳槽,毁我的留人率;第二,不要和
期刊
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杂志社、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吉林大学政治学与国家建设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并由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吉林大学政治学与国家建设研究中心承办
一个被公安机关追缉的逃犯,在走投无路时闯进一户居民家。戏剧性的一幕开始了:女主人先是收留了这个无家可归的小弟弟,并对自己的丈夫隐瞒了他的“逃犯”身份;接着又半真半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