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餐饮菜肴装饰中的中国画元素

来源 :烹调知识·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zp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国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是的,美存在于人类诸多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美,把美融入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之中。而本文就是要来研究食之美。
  一、餐饮菜肴装饰的发展历程
  早在中国古代,古人就对美食美器颇有讲究,圣人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意思是主张吃饭时,食物能尽可能做得精细;烹饪时,肉要切得细致。这充分体现了孔子的饮食文化。在周代,饮食礼仪更是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到了唐宋时期,社会繁荣,中外文化交流十分活跃,各地的饮食文化也在不断融合,不仅是食材,还有烹饪方式、餐具工艺水平都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时期,逐步形成了具有浓郁中华特色的饮食艺术。而到了民国时期,更是涌现了一大批食家,这在三毛的著作《民国吃家》一书中可见一斑。她写了民国名人们的一些饮食情趣。例如,书中提到的民国大书法家于右任就说:“人生就像饮食,每得一样美食,便觉得生命更圆满一分,享受五味甘美,如同享受色彩美人一样,多一样收获,生命便丰足滋润一分。”一下把饮食提高到了美的高度。
  而现今,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改革开放翻天覆地,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吃的要求不仅仅是停留在使用功能上,随着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餐饮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进而涌现出了很多名菜名肴,各地菜式也是层出不穷。这主要就表现在对餐饮菜肴的口感、摆盘装饰、环境设计以及餐具等的美感上。接下来我们就将针对以上所说的几点对现代餐饮菜肴装饰进行详细分析。
  菜肴盘配的造型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造型,即创造物体形象。所以造型美首先体现的是“形”之美。把食材加工成形,而且是美的形,有新意的形,实属不易。《东京梦华录》里就提到,宋人在七夕“以西瓜雕成花样,为之花瓜”。即用西瓜、冬瓜雕刻出人物、花卉、虫鱼之行,再用果品粘砌,这样造出的果品佳肴就像一件件精美的雕刻艺术品。甚至在汉代就有将鸡蛋雕刻出花纹图案,并点彩染色的做法。现代菜肴装饰中,更是把形之美发挥到了极致。这也主要体现在了厨师的刀工技巧以及摆盘上。经过历代厨师的反复运用,发展至今,更是创作出了多种不同的刀法,可以把原料加工成片、条、丝、块、丁、粒、茸、泥等多种形态以及多种花色,还有镂空的雕刻技法,叹为观止。
  其次,是色之美。众所周知,食材的颜色很丰富,但要在一盘菜中,把每个食材颜色做得好看且又搭配得出彩,就需要创作者既要有很高的烹饪技巧和掌握火候的能力,还要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得各种食材加工在一起形成色泽之间的协调美。而现代餐盘设计,很多也是以中国画的一些代表图画为纹样,设计整套餐具。例如,娟秀的工笔荷花、清丽的蓝白瓷器图案等等。
  二、中国画元素在盘配装饰中的运用
  在这诸多精美绝伦的菜肴盘配造型上,我们不仅看到了其所体现的艺术之美,更是关注到了其中一个重要的元素运用,即中国画元素。这也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水墨风情 提到中国画,第一时间浮现在脑海里的肯定是那绘有花鸟、山水,或是写意或是工笔的水墨画,通过墨的浓淡变化,色的丰富表现,形成立意隽永、气韵生动的美丽画卷。而此绘画方式,被运用到现代菜肴的盘配装饰中,更是给餐饮增加了一份雅趣,吃饭变成了一种美的享受。比如,在木质的餐盘上,铺开一张荷叶,上面放一瓦罐,旁边再点缀荷花装饰,仿佛是在黄色的大背景上泼上浓郁的绿色,上面再浓墨重笔以墨色,旁边点缀清新的粉色荷花,俨然一幅水墨荷塘图。
  2. 意境美 水墨画中的“意境”是指在水墨绘画作品中,画家在描绘事物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所形成的一种艺术感染力,它所呈现出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能使观赏者通过联想产生共鸣,开拓韵味无穷的审美想象空间。这也是中国画的独特之处,而把它引入现代餐饮菜肴的盘配装饰中,就更是充满一种独特韵味。试想,在盘配装饰中,以盘为宣纸,厨师的巧手为笔,把各种食材当作是作画元素,一笔笔的摆放在盘中,再加些调料或者其他小装饰,加上印款,勾勒出一幅充满韵味的写意图画,令食客驻筷欣赏。
  3. 留白美 留白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国画的特色。“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苏轼的这一诗句可以说是中国画艺术品格最好的写照。中国画中常常有大面积的空白,但空白不等于无物,空白可以代表山、可以代表水、代表海和云等等,甚至可以说,中国画的精髓都体现在这留白处,这是留给大家想象的空间,也是极具意境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要在盘配装饰中很好的体现中国画元素,留白自然不可少。
  4. 淡雅色调 中国画还有一个特色,就是色彩淡雅,画面中没有过多的五颜六色,有的甚至只是墨色的深浅表现,有着很高雅的审美情趣,这也是当时文人画家追求自然淡泊,清幽闲境的艺术境界有关。这素淡的画风也一直传承下来,形成我们独有的一种审美情趣。所以,这一类中国画元素的盘配装饰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韵味十足。
  三、小结
  在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餐饮业发展迅猛,各种菜式发展很快,竞争也很激烈。要想在这其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而我们所探究的中国画元素的盘配装饰,正是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并结合现代化餐饮,定能擦出艺术的火花。并在如今的餐饮业中独树一帜,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在更好地为大众服务的同时,也弘扬了传统文化。
其他文献
原料:竹筍100 g,鳝段150 g,猪五花肉丁50 g。  调料:盐、味精、酱油、海鲜酱、葱段、姜片、淀粉、色拉油各适量。  做法:1. 竹笋切块,黄鳝段打梳子花,用油炸至六成熟。  2. 锅中煸香葱、姜,加五花肉炒出香味。  3. 锅中加适量水,放入其他原料,调味,烧透勾芡即可。  营养分析:鳝鱼味甘、温,具有补虚损、除风湿、强筋骨的作用,与竹笋同组成菜,对风湿性关节炎、体虚消瘦、脾胃虚弱有较
本刊记者:这些理论归类划分后确实便于记忆,但是有没有更加直观的方式让读者理解起来相对简单呢?  刘广伟:当然,为了更好地阐释这些理念,我在《食学》中附了很多直观的图表,如长寿膳食罗盘,将膳食分为食者、食物、食法、食后四个圆环。读者阅读时可能仅停留在字面上,配之以形象的图表后,大家看起来就会一目了然,而且形式上也更加活泼。顺便说一句,为方便读者阅读,这本32万字的书一共配有130多幅图表,而且还列出
凉面味道清淡,口味多样,不仅能够刺激食欲,而且可随拌随吃,方便又省时,所以成为很多人夏天最爱的美食。下面,我们就向您介绍几种凉面的制作方法。  鸡丝凉面 用料:面条500 g,嫩鸡肉200 g,鲜黄瓜250 g,精盐3 g,酱油15 ml,香醋10 ml,味精2 g,香油25 ml,香菜5 g,鸡汤适量,料酒少许。制法:1. 鸡肉放碗内,加入精盐、料酒各少许拌匀,上屉蒸约10 min,取出切成细丝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统一体,56个民族有各自的饮食文化。自古以来形成了各族人民的饮食习惯。即使同一种食材,所食用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就“血”食而言,汉族人习惯放在水锅里煮一下,便成了猪血、羊血、鸭血、鸡血等,而我国许多个民族却习惯制成血豆腐、血肠、血酱、血酒、生血凝成的冻等等,这里仅列几个特色的品种,以飨读者。土家族“血豆腐”  分布在重庆东部黔江一带地区5个土家族或与苗族联合自治县,在四川现约有10
很多做餐饮的人都知道,客诉是餐厅必然存在的事情,而且客诉的处理,关系着我们店正面信息的传播,关系着餐厅的生死存亡。有很多餐厅都倒在客诉上面。    当然,这并非是绝对的,任何餐饮的存活、竞争、发展都有其不容忽视的因素。这一切都离不开店长的一个举重若轻的绝学——处理客诉。  案 例  1. 顾客在餐前没带优惠券要求优惠。  这个“要优惠”在中小型餐饮是常见现象,需要店长和服务员的灵活配合。  处理方
主料:翅根250 g。  调料:盐、烧烤汁、柠檬汁、橄榄油各适量。  制作:1.鸡腿洗净,切花刀,放入碗中。  2.加入烧烤汁腌渍1 min。  3.加入适量盐涂抹均匀。  4.加入少许柠檬汁腌渍入味。  5.放入烤箱160℃烘烤15 min,取出装盘装饰即可。  特色:香喷喷,肉质细嫩,食后有淡淡酸甜味,口中留香,很受小朋友喜爱!
茶树菇爆肉丝  原料:猪肉200 g,新鲜茶树菇150 g,红椒、芹菜各适量。  调料:植物油40 g,盐、料酒、老抽、辣椒酱、辣椒油、香油各适量。  做法:1. 茶树菇洗净;猪肉洗净,切丝,加盐、料酒腌渍;红椒洗净,切条;芹菜洗净,切段。  2. 锅内入油烧至六成热时,放入肉丝,以小火将其煸炒至变色时盛出。  3. 再热油锅,入茶树菇、芹菜、红椒同炒,调入老抽、辣椒酱、辣椒油炒匀,倒入炒过的肉丝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美食之国,而少数民族的美味食品更是丰富多彩,其中“包”食就有着各种传说和创新而引人食趣的品种。它似包子又别于包子,是一款别具风味的民族“包”食美味。白族花包  农历五月初五,是白族的花食节,家家户户都要载歌载舞,采摘百花,再将花儿制成各种美味,像花包子、花馒头和花粥都是最经典的花食。花馅包子是由鲜崖桂花、金雀花漂洗净与蜂蜜拌和为馅;或白杜鹃花洗净用沸水稍煮后挤尽水汁,与肉泥、食盐、
继5年前《食学概论》出版后,日前,北京东方美食研究院刘广伟院长又出版了一部新作《食学》。对于这门学科来说,前者是开山,后者是提升和拓展。那么,这种提升和拓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采访了刘广伟院长。  本刊记者:据了解,在《食学》中,您将之前为食学搭建的框架升级为“食学3-30体系”。请问“3-30”具体指的是什么?  刘广伟:“3”,指食物生产、食物利用、食为秩序3门二级学科;“30
齐家融融聚桌前,  举筷夹起月牙弯。  入口浓浓皆是情,  团团圆圆盼来年。  ——这是一则谜语。谜底是什么呢?想必大家都知道了,是饺子!  素衣台案前,巧手赛天工;  雪花纷飞舞,皎月平空现。  清水飘芙蓉,元宝落玉盘;  饕餮世间味,最是此物鲜。  这首饺子诗无疑把饺子写得惟妙惟肖。只是至今不知作者尊姓大名。  “坐着不如倒着,好吃不过饺子。”饺子是有故事的食物。无论是追溯到东汉时期神医张仲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