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丁香(外一首)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ru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雨疾风过,空悲泪两行。
  花园前日里,独自语丁香。
  游长廊(中华新韵)
  蒙蒙细雨步廊桥,河淀千年云水滔。
  流盡古今多少事,钟声依旧入风飘。
其他文献
金银花,幽香,空灵  缠绕着生活,和阳光  从影壁的阳面与阴面  金与银的转换  和谐自然  夏风袭人  谁的目光浅蓝  谁的心跳落地  母亲把一束金银花  插到父亲的空酒瓶里  清水漾漾花香隐约  翠玻璃的瓶子  站直了,余醉  旁边的酱碗插着后院的小葱  也是静美地迎着晚霞  父亲的太阳母亲的月亮  金梭啊银梭啊织啊织啊  一个家的寻常百姓花  忍冬的忍,多少隐忍坚持  把自己开成天鹅湖的优雅
南垣春色早,  樱蕊满池边。  游客头攒动,  争看一树鲜。  喝酒喝泸州  未来里巷鼻香透,  入市瑶轩绕四周。  借问街坊饮何酒,  醉翁答我喝瀘州。
摘 要:《猫城记》是老舍小说中的另类之作。小说中的“我”是老舍设置的他者叙述主人公,也是他本人的一种自我映射。“‘我’是谁”的他者叙述角度——“‘我’从哪里来”的形象创作渊源——“‘我’到哪里去”的自我拷问,使这部小说看似荒诞实则现实,看似幽默实则绝望。  关键词:猫城记;我;他者叙述;自我映射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8-
奢望不大。一生  与乡土肝胆相照  麻雀,背着一块泥土飞翔  與肩扛锄头的人  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  喜欢叽喳邻里的琐碎,乡村  最穷的亲戚与农民走得亲密  粮食喂不大比身子更小的胆量  一粒谷,一颗麦  总是触动麻雀内心对饥饿的惊慌  雀跃于简单、纯朴的快乐。麻雀  喜欢拾遗  乡土上最饱满的颗粒  泥土的味道  与泥土打了一辈子交道  父亲从来没有正面回答过一次,泥土  是啥味道  他只知道稻
摘 要: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重要理论之一。翻译作为一个双向的语言活动,蕴含交际目的和语篇属性,但同时也会受到文本因素和译者主体的制约。在言语行为理论的指导下,译者能够正确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以及为原作读者营造的文学效果,从而在译文中更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出发,对比A Ballet Dancer 刘全福译本和徐勇译本,分析两者译文的得失。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翻译;对比
1  多么安静  傍晚的来临,并不空无  周围的事物都在缓慢地落下  亲爱的:我们一直在做梦  梦见的自己  在故乡,守着拦鲨网  守著金色的斜阳  守着跃动的鱼群,波光粼粼中  听它们呷水的声音  2  梦境不再沦陷  离家远去的人,等着时间的审判  流水来自云端,隐藏的伤痛比远方还要辽远  亲爱的:闭紧双眼  一只涌出泪水,一只熄灭火焰  暮晚的河面,风摇晃着那些古铜色的鱼  低低的叹息声,四
凌晨两点四十一醒来  思绪如同开闸后涌出的马群  左侧欢鸣着往昔  右侧奔腾着未来  我裹挾其间  辗转难眠
凝重的眼神,火花闪耀  银针一样亮了幾分  发红发烫,我赤裸的双脚和惶恐  我与小小的刺同在,一次次任性  扎进母亲的心  我收缩,刺收缩,心也收缩  反复拨弄,时间细长而尖锐,如银针  将我的刺与渺小,挑在尘世的嘲讽里  示众  嘘声四起,泪流成行  一行,落在母亲手背  一行滑过母亲的脸颊,落在我心里
在《乐耕园》《开园日》,带着《我的志仁老哥》《阳光老爸》,怀着《黑土情》《以朝圣者之心,赴一场文学的盛宴》去《乐耕园寻梦》。《车在画中行 人在景中游》,《一米阳光》的《余晖映染》中,《聆听春天的脚步》,尽情领略《行走的风景》。《北国之春》来了,《桃花朵朵》,《春风十里 一路前行》。《春意浓 不负好时光》,《谁持彩练当空舞》《唯有繁华不可辜负》。《雨打花娇》《一树樱桃带雨红》《给春天作注》,《蒲公英
当稚嫩的容颜  走过三十个春秋冬夏  当青春的风采  阅尽人世间冷暖变化  多少年后  是谁 还一直记着你  豆蔻年华 貌美如花  当辛勤的劳作  让你剪出一头干练的短发  当性命的托付  讓你变得宠辱不惊风雨不怕  是谁 在一直陪着你  无话不说 彼此牵挂  当未来的向往  让你写出满纸的计划  当广阔的世界  让你过上多彩的生活  是谁 会一直叨念着你  天大地大 经常回家  当缓缓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