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的地下王朝

来源 :现代青年·精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ed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此浩大的阵仗,均由一个个没有生命的个体构成。但是他们却在地下得以延年益寿,时过两千多岁依旧鲜活,充满了朝气。他们以铠甲战士的形象为主,兼有战马、战车,人们联系他们所在的王朝,给予一个规范的称呼:秦兵马俑。这些俑都是用土坯泥胎塑造而成,塑成了强健的体魄,流畅的结构;然后经过烈火煅烧,赋于坚硬的肌理,结实的架构。最后就是描漆点彩,最终铸成了栩栩如生的陶质个体。
  这些陶质兵马俑,在冷兵器时代勾勒出一个穷兵黩武的王朝气质。只见它们列队向前,肃立恭谨,如听到了号令一般,以咄咄逼人的态势,呈现出整体的庄严。他们似乎正踏着豪迈的步伐在行进着,大地为之而抖动,让人感觉到一种撼动山河的力量。得益于这种力量,在周王朝覆亡之后的几十年,当时的天下只剩下了七个诸侯,都是经过数百年火拼而得以续国,实力非凡。最终,是这个在西戎地盘上崛起的西方诸侯将其它六国一一吞噬……如今,这个巨大的阵仗唯一的任务就是守护,守护着一具已化为尘土的朽尸。尽管这具朽尸至今还躲在一个巨大的土堆深处,只要通过这阵仗,就已说明朽尸生前的荣耀。他在生之年执着坚韧,胆魄超人,并且知人善任;在他的调度下,麾下一个个名将都叱咤风云,六个强虏最终灰飞烟灭。之后,他仍然不断地开疆拓土,在东方大地上缔造了第一个庞大的帝国。
  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大秦的始皇帝嬴政!
  在这个深深的土堆中,或许秦始皇至今也不明白,他那帝国的构造太过于粗糙,以致在他死后不久,帝国大厦就轰然倒塌。他做到了任人唯贤,打破了周王朝的分封制,一欲孤行地推行郡县制,异姓能者上任,从这方面来说他是个厚道的帝王,有一套完整的选吏标准。他的绝对权力正是对那个时代的最好阐释,集权制方兴未艾;最终天下叛乱,独独缺少同姓诸侯来捍卫嬴氏家族。于是,他所幻想的“万世归秦”梦想,顷刻化为泡影。而紧随他的王朝而兴起的大汉王朝,即刻吸取了他的教训,大肆敕封同姓王,并与群臣订立白马之盟。嬴政的王朝理想,最终就浓缩在这数十平方公里的黄土中,化为一个超级墓葬。因为他的暴政,惹来了数路义军,义军怀着对他刻骨的仇恨,烧毁了陵墓地面上的所有建筑,还曾数度掘墓。当一切尘埃落定,嬴政的地盘受到了一定的尊重,他的大秦王朝已经被深埋进了这厚重的黄土之中。两千年过去,这块黄土地上逝去了无数的人烟,经历了无数的沧桑;与这个尊贵的土堆相邻的,已经是再平常不过的村庄,鸡鸣犬吠。村民为了生计,需要在再平常不过的黄土地上掘井,结果掘出了破碎的陶质头颅……然后,这个著名的王朝又重见天日。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或许只是孟子假借孔子之口的一声诅咒,是这个“愤青”当年对人殉制度的声泪控诉。可是,在陶俑和木俑陪葬之前,还有太多的真人殉葬,以商朝为盛。安阳殷墟中发现的数千具白骨,都是那个朝代活人殉葬的见证。可见,在“周公制礼”后的周朝,可以说是在文明之路上大踏步前进了;以致这个朝代的“圣人”也忘记了真人殉葬的历史,从而对以人形俑殉葬的理念也大加谴责。当然,孟子也绝对想象不到,在他死后不足百年,这个帝国创始人的巨大陵墓,埋葬的其实就是他一手缔造的这个帝国。
  赢政在位的37年,这个陵墓就一直在修造,一直到他驾崩,他那个不争气的儿子胡亥又接着修造了将近两年,后来战火燃起时才草草收场。在39年的修造时光里,最多时有超过70万来自帝国各个角落的徒众来此服役。这些活人经年累月地劳作,就为修揖一个死人的家园。役工们在皮鞭下展开高强度劳作,承受非人待遇;即使工程完成,为了墓坑的秘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无法活着走出陵地。集权国家就是如此,一个人被推上金字塔尖,回过头来,会发现身子底下垫着的都是森森白骨。当然,古代的数据向来有水分,我不知道70万人挤在这块不那么显眼的地方,又如何能展开劳作?但人群的躁动,定会成为帝国极不稳定的因素;引燃帝国大厦火种的,同样来自这样的役工,且他们还在来到的路上。——大泽乡的陈胜吴广,只是其中七十万分之一的人物,再平常不过;结果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其实,召唤他们的只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他们很幸运地彪炳史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数路义军浩浩荡荡开拔,目的地就是大秦帝国之都——咸阳。而帝国的兵力都分散在远处,北征匈奴、南剿百越、东伐东夷……这个可爱的暴君可谓精力超人,灭了六国之后,居然还不满足,还在四处招敌,并且乐此不疲,无限地拓展帝国版图。征战的同时,他还要修造万里长城,修造灵渠;而他最看重的,还是他的万年吉壤……经过无数的折腾,结果京畿发生了兵乱。这一下,70万刑徒又派上了用场,他们的命运由墓坑的殉葬品转化为冷兵器的殉葬品,最初居然还打了几个漂亮仗。
  但是,一个对天下多有相扰的帝国,势必遭到天下的报复。没过几年,这个帝国就在人世间灰飞烟灭,只为两千年以后的世间留下了一个个地坑,坑道中站满了陶俑,构成了大秦的六军阵仗。“六军”所面朝的西方,是一个巨大的黄土堆,长满了参天古木,神秘莫测。深藏在黄土堆中,就是“六军”的实际统帅——可爱的嬴政先生。厚重的封土,至今还在为这位先生维护着一份帝王的神秘和荣光。
  这个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三个兵马俑坑,已经挖掘出近万件陶俑。据说挖掘出土时大多残破,很多都缺胳膊少腿,更多的是没有头颅,剩下的躯体在维持着一个凝固的动作,动感十足。所有残破的兵俑,依靠众多考古人员修复,最终才得以陈列,形成巨大的规模。这些兵马俑一直作为中国两千年前的雕塑艺术高峰而存在,其中不乏上乘精品。他们的形象自信勇武,又都透着黄土地子民那种特有的憨厚和质朴,个性跃然,栩栩如生。在展馆现场,修复工作仍旧在进行,有的陶俑被缆绳升起在空中;女儿老远見了,天真地喊道:看哪,那里有匹马在荡秋千……
  更多的是来自五湖四海及五洲四洋的参观者,面对这些兵马俑的两千年穿越,以及传递过来的庄严,人们只有屏息静气的份儿,在四周搭起的栈道上绕场而过。旁边的博物馆是必须要去的,陵区中的精品文物都在那里摆着,不乏礼器和生活用器,也还有小型的彩色陶俑和木俑。另外,居然有个展馆还被大秦帝国的敌对国——齐国占领了,展示的都是齐地青铜器。在这陵区中出土的两乘铜兵马俑堪称绝世精品,色泽晶莹匀润,跟展馆中众多的青铜器精品一样,反映出帝国当时的高超工艺,也体现了那个粗砺王朝中宫廷生活的精致。
  屡次上当受骗后,禀性暴烈的嬴政震怒异常,坑杀了四百六十多个方士;同时,因为儒生的奏议不合旨意,又大范围禁书,史书中非秦纪者一律焚毁……这气魄,让历史长河中的芸芸书生们目瞪口呆!
  在这最后的疯狂之后,他还必须直面死亡。但是他仍然要折腾,仍然要出行;他就死在第五次东巡的路上,邢台的沙丘宫成为他的魂归之处。这个暴君尸骨未寒,一系列宫廷阴谋就迅速铺展开来;最终,他那听话的长子扶苏和极有军事才华的大将蒙恬均被逼着自杀,他那不争气的次子胡亥就被扶上了皇位。经过这一系列事件的折腾,他的尸身在七月的高温天里迅速腐烂,一路散发着臭气;但他的死讯仍旧被隐瞒,为了遮盖他尸身的恶臭,宦官赵高买来鲍鱼加以掩饰,以低等动物的尸臭比拼至高无上皇帝的尸臭;这种混和臭气,干扰着随行人员的具大怀疑……
  终于,嬴政的尸身搬进了骊山,归宿于陵园。这归宿地独立于祖陵之外,其偏东的方位却又符合昭穆尊卑制度。为了达到他灵魂更大的安宁,地下宫殿塑造了日月星辰,山川大海,还有十万阴兵……其中的阴兵,以兵马俑的出現而得到证实。在这样的环境中,嬴政的灵魂得以永恒地伫望,似乎还在等候着来自东方的战机。恐怕,他的守望也快要熬到头了,因为两千年以后的人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不定哪天就堂而皇之地将土堆掘了,将“千古一帝”请出地宫,他的地下王朝得以一露真容。
其他文献
细细翻看水墨艺术家卿成的“临川四梦”,这是他的一篇文字也是他的一系列组画。于惯性的阅读与跳跃的空想之际,神思恍惚中想了一堆与他创作相关的概念与词汇,试图向他的创作图式与理念去靠近,直到我突然看到他写的那句“我看见了你脱掉羽毛的样子”,感觉被重重地戳了一下,脑海中旋即被“脱羽记”三个字占满再容不下其他的东西了。  或许作为卿成长期创作的主线与艺术探求正是与我的主观评论有着某类素朴的观想与精神的契合。
向叶平,当代女作家。先后毕业于湘潭大学中文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任安徽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系安徽省作家协会、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等会会员。出版著作有《燕燕于飞》(中国文联出版社)和《向叶平作品:散文选》、《向叶平作品:中短篇小说选》(江苏美术出版社)等。  一收到猶带墨香的,刊登了《石楠创作简明年表》的《振风》杂志,马上就打开微信,把消息告诉了石楠先生,并向先生表达了谢意。先生的回信
在去岛西儋州市的中和镇谒拜东坡书院之前,同行的萧烟先生提议先进到古镇里去看看。东坡书院就在古镇入口道路的分叉处。萧烟先生对历史人文地理的热情,就像初恋的年轻人对待恋人的态度。我甚至一度被他的热情所感染。在我们所居住的城市,现代化的宾馆、酒家,各种异国情调的建筑物看多了,脑子里一时很难有对一千多年前状况的想象。需要有一个场景切换的过程。  中和古镇的老街道上,存有许多古迹。看着看着就在想,哦,这就是
9月23日晚,大型脱口秀真人节目《脱口秀大会》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完美画上句号。这次比赛的冠军可谓是大爆冷门,节目中王勉用两段音乐脱口秀,登上了“脱口秀大王”的宝座。不是著名脱口秀演员,也没有出众的才华,但王勉凭借着他的个人魅力征服了所有观众。与过去的自己比拼  在节目开始之初,没有人猜到这一季的脱口秀冠军将会是王勉,就像有不少观众都觉得他是一名新人,但实际上早在《脱口秀大会》第一季的时候他就已经参赛
娘亲不是个精明的人,却十分能折腾,十几年间开过的店大大小小也有了七八家,但总是以关门收尾,持续时间最长的是一个广东馆子。在中原腹地开一个广东馆子,亲戚朋友都当她在发痴,她却是一鼓作气地开了起来。店面选址、装修的杂事她都有了经验,却在挑选厨师时犯了难,七八个厨师一字排开,面前端的是各式拿手菜肴,却没有一道入得她的法眼,全被涮掉。  不够地道,这些都是培训班里的手艺,没有正宗的广东味道。  说得像她吃
拥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参与过上海世博会青年高峰论坛的筹备工作,曾在基层司法所从事青少年心理矫正工作,曾担任共青团上海市浦东新区委员会宣传和志愿者工作部的负责人……有着长长一串履历的85后女青年顾倩,现在更喜欢称自己为“斜杠青年”。从共青团岗位离职后,她除了是上海一家国际医院的公共事务负责人,还是1万多名年轻妈妈的“画画老师”。  “团干部的工作就是与青年人打交道,虽然我不是体制内的团干部了
00后演员李庚希,近期带来了新的古装剧《花好月又圆》,这部未播先火的古装甜宠剧让李庚希重回大家视野。李庚希作为出道不久的女演员,资源比起同龄小花来讲确实很好。拍摄的第一部《同学两亿岁》中,饰演女主超能神奇少女宣墨,李庚希也凭借这部剧正式进入娱乐圈。之后更是资源不断,《小欢喜》中的女主乔英子,翻拍自《上错花轿嫁对郎》的古装影视剧《花好月又圆》,她在其中饰演女主小丸子。颜值高又会演戏的宝藏女孩  说起
当“互联网 农业”风吹到海南时,海南率先在全国启动互联网农业小镇建设,讲述着一个新的“春天的故事”。为了培养具备实战能力的农业电子商务实用型人才,实现人才培育与企业用人需求和主体创业需求充分对接,逐步打造符合“互联网 现代农业”新形势发展要求的电子商务人才队伍,2016年1-6月,共青团海南省委、海南省农业厅联合开展2016年海南省互联网农业小镇在校大学生微商培训。  在本次培训中,海南13所高校
文昌人对“海南四大名菜”之首的文昌鸡饭如数家珍,从小吃到大,又从大吃到老,都是那股香喷喷的味道,让人垂涎三尺。即使是那些侨居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万海外文昌人,也会对这道“海南第一名菜”的美味赞不绝口,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对于那些远隔千里的海外游子来说,文昌鸡的味道其实就是“家”的味道。在文昌有“无鸡不成宴”的说法,逢年过节和婚宴嫁娶,白切文昌鸡是文昌人必不可少的一道名菜。我是地地道道的文
过去的2018年里,中国的互联网用户突破8亿,网络空间已成为人们浏览信息、表达自我的主要渠道之一。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曾发布“2018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其中包括:“锦鲤、杠精、skr、佛系、确认过眼神、官宣、C位、土味情话、皮一下、燃烧我的卡路里。”  语言是生活的镜子,随着现代生活日益丰富多彩,网友的语言智慧不断显现,刷新着汉语的表现力,拓展着汉语的可能性,跃入视野的网络流行语也渐渐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