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

来源 :考试·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1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高效课堂是目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任务,在范围上已扩展到了教学的所有学科,从形式上更是层出不穷,各有特色。为了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我结合新的课改教学理论与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对提高历史课堂效率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1 对教材透彻的研究是高效的基点
  要想实现课堂的高效性,先要做一名高效的老师。在备课时,目标要明确,抓住教学重点。哪些知识是本节课学生必须掌握的,哪些知识是学生了解的。在应掌握的内容中,有多少是学生能通过自己看书就能懂的,又有多少是學生有可能看不会的。这样,在课堂教学时就有针对性,少走弯路。对于教学难点,分解教学目标,把难点分成几个小点去讲解。这样,学生可以逐层深入地理解,做到化难为简。
  2 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是高效的关键
  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所谓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就是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层次差别的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2.1 培养兴趣提高效率。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学生对历史学科既没有语数英那样的重视,也没有对音体美那样浓厚的兴趣,但却有其独到优势。在每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都会从故事、传说、小说、报刊、戏曲、影视等不同文艺形式中或多或少地获取一些与历史有关的地名、人名、典故等零散的历史知识。在教学中,每当教师提到这些知识的时候,都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些零散的知识点做为星星之火,形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脉胳,呈现燎原之势,以此让学生对历史学科感兴趣。如讲三国历史时期,就引入《三国演义》,让学生说出自己从书中看到的相关故事情节。讲到秦统一六国,就联想"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等。同时,借广泛开展的读书活动,我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历史方面的书籍,以扩大学生的历史知识视野,如《上下五千年》等。
  2.2 运用课件提高效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把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达的内容、历史实物图片、史实片段视频等内容适时地展示给学生,既生动又直观,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在讲授《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时,我通过地图,配上活动箭头把长安到西域的路线加以演示,同时每到重要的地点(如敦煌等地)再附上重要的图片资料;另外,让学生观看"张骞通西域的视频"来体会张骞的爱国精神。这样一些历史难点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即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拓宽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2.3 开展活动提高效率。教学中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如让学生编演历史剧本、历史知识抢答竞赛、历史谜语竞猜、开展辩论会等。在学习"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时,我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成语,如"退避三舍""朝秦暮楚""一鸣惊人""卧薪尝胆"等,请学生讲这些成语的典故和出处。如在讲七年级下册"贞观之治"时,把本课内容归纳为:唐太宗-李世民,隋亡教训记在心,轻徭簿赋重生产,君臣廉洁又勤政,"房谋杜断"重贤能,虚心纳谏用魏征,政治清明国强盛,"贞观之治"真繁荣。唐朝有个武则天,后宫之中掌大权,晚年称帝国号周,唯一女皇她为先,弘扬"贞观"有政绩,引出"盛世"到开元。
  3 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是高效的促进
  3.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首先,为学生搭建提问的平台,让学生敢问。课堂需要民主,学生的回答只要有合理的一面,老师就应该肯定鼓励;对有自己独立观点的同学更要大力表扬,允许学生随时发问。只有教师走下讲台放下架子,课堂上才能营造浓浓的民主气氛,学生才能敢于质疑课本和教师的所谓标准答案,才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次,教给学生一些发现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善问。鼓励学生质疑,并不是让学生漫无边际地乱问,而是要讲究实效。鼓励学生质疑是为了更深入理解内容,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养成探索真理的良好习惯。所以教师要随时把握学生的思维方向,使他们不至于偏离主题。让学生思维动起来,让历史课堂活起来,这是老师的愿望,也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更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3.2 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会积极思考,认真倾听同学的意见,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形成结论。首先,创造合作机会,唤起合作意识。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要改变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要么听老师讲,要么听老师与其他同学一问一答的被动"听"课的局面,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努力为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提供广泛的可能性,合作学习是极佳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次,教会合作方法,提高合作能力。教给学生正确的合作方法,提高合作能力,是培养学生良好合作精神的关键。"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也不例外。一般情况下的小组讨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未等其他学生发言,就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便得到了现成的答案,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这时就需要教师事先作好安排,讲清合作规则,包括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小组中如何开展讨论,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纠正他人的错误,如何归纳众人的意见等。
  3.3 转换教师角色,促进合作成功。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随时要变换自己的身份,既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同时还是学生学习的激励者。
  4 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学习是高效的升华
  首先要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民主学习氛围,同时要致力于挑战性、竞争性学习环境的营造,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从而引发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其次教师必须精心设计问题,要围绕课程标准和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行设计,要考虑一定的梯度和层次;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有一定的逻辑性;第三是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来完成,在这些活动中,新课标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都可以得到体现和实现。
  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率,教师快乐地教,学生快乐地学,是高效课堂的目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成果的最大化,是高效课堂的追求。还学生以时间,还学生以空间,还学生以自由,激发学生从多个层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是历史教学走出困惑的必然之路。
其他文献
有效的课堂教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逐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联想、推理等方面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笔者认为,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获得较多的语文基础知识,听、说、读、写、悟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与发展,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得以养成。  1 注重课堂交流,积极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教育心理学认为,情绪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当下正推陈出新,但另一个也相对重要的基础--作文教学却似乎被人搁之高束了,笔者愿此一探其究,意在实践中寻找把握作文教学的方法,以期能做到在作文教学的观念上正本清源,在实践上也有了探索和尝试,打破作文教学的瓶颈。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瓶颈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0194-01  与十几年前甚至是
期刊
随着语文考试制度的改革,作文占据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它的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对学生来说 --作文难写;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批。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教师都修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一个统一的体会,都认为改作文是种徒劳无功的工作"。另一方面,这项徒劳无功的劳作,又是语文教师繁重的事务,一叠叠作文簿像一座座山,压得教师"苦不堪言"。改变这
期刊
摘要:我市大部分地区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学习英语,到初中阶段听力、口语表达能力仍然很差。究其根源就是语言输入不够。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加强课文背诵。英语老师应该加强指导学生有效背诵课文,从而促进英语教学在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背诵课文;重要性;方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019
期刊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只有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了兴趣.掌了一定的学法.他门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反之就会觉得学习是负担。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在此我简单的阐述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得到同仁的指正。  1 转变角色,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不但要遵循上课的规律去引导学生、传授知识,更要艺术地运用有声语言和身势语言培养积极民主的课堂气氛,创设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共同参与
期刊
古诗词是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感情真挚动人,其词藻耐人琢磨,面对着如此优秀的文化财产,我们应该怎么引导学生去学习呢?笔者经过几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摸索、研究,在品味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基础之上,对于中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有了一些个人的见解:  1 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
期刊
新课程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是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按照全国新一
期刊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构建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课堂教学模式,是时代的需要,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教师通过历史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水平,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1 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使命感  中学历史教学,可借助生动、具体、形象的人物和事件,给青少年的情感以"细雨润物"式的感染、熏陶,尤其在爱国情感方面。  早在商、周时期就留下了世界上最
期刊
小学英语进行"情趣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形式多变的教学中,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这样, 对教学是不无裨益的。那么,该如何开展"情趣教学"呢?  1 和谐、融洽师生关系  教和學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 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 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
期刊
摘要: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口语""朗读"就像学习语文过程中的三把钥匙。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必学抓好"识字""口语""朗读"这一训练重点,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培养识字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重视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0199-02  1 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识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