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o-四(对甲氧基苯基)卟啉钴在货币金属单晶表面的吸附与自组装研究

来源 :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iper0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超高真空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系统研究了meso-四对甲氧基苯基卟啉钴分子在Au(111)、Ag(111)和Cu(111)表面的吸附与自组装.该分子在金属表面可以形成两种组装结构A和B.在结构A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主要为π-π堆叠,仅在Au(111)和Ag(111)表面被实验观察到;在结构B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为氢键,仅在Ag(111)和Cu(111)表面被实验观察到.分子-衬底相互作用的差异所引起的分子吸附构象变化被认为是导致不同衬底上的分子形成不同组装结构的原因.研究发现在不同衬底上,分子形成自组装结构的行为存在明显差异.在相近覆盖度下,未参与组装的分子的比例在Cu(111)表面最高,Au(111)次之,Ag(111)最低.表面上参与形成两种组装结构的分子与未参与组装的分子的比例还可通过覆盖度和退火来进行调控.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与目的我国近视眼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问题。目前对近视眼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多年来用于近视眼研究的动物模型主要有形觉剥夺和
“自主学练”教学模式符合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将之运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之中,能够充分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为其预留充分的探索、发现、思考与尝试学习机会,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
活性氧(ROS)在机体信号转导和代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ROS水平的升高与多种病变(癌症和炎症等)息息相关,基于肿瘤组织高水平ROS开发的肿瘤特异杀伤性前药策略,在增强药效
情境教学的出现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本文将以小学体育情境教学的积极作用,小学体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以及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注意事项三个方面
近日,南京大学发布消息,著名杂志《科学美国人》近日刊登了由美国科学院院士M·里德和该校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郑兴武教授联合撰写的封面文章,总结了由他们及德国马普射电天文
期刊
等离激元纳米结构因其通过改变纳米结构的尺寸、形貌和组成成分,可以在紫外-可见-近红外范围内实现对光的操控从而提高能量利用率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光的激发下,等离激
光动力治疗是一种新型的非侵入式肿瘤治疗方法,具有创伤性和毒性小、选择性好、无耐药性、可重复治疗等突出优点,在癌症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了增加光动力治疗的组织
近几年,各地工程项目都在积极的进行建设,而电力工程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工程项目类型,这类工程的建设对于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加强电网工程的建设尤为关
金属纳米结构由于其独特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现象而倍受关注,对催化、传感、纳米医学以及光学器件等具有重要意义.电荷转移等离激元共振强烈依赖于纳米单元间的导电结点,
热活化延迟荧光分子因具有高效发光、价格低廉等优点,在发展有机发光二极管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与单分子相比,激基复合物容易实现小的单线态-三线态能隙差,在开发延迟荧光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