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术课程到艺术课程——《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析

来源 :课程.教材.教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i19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新近公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引起了研究者和广大教师的普遍关注。由美术课程到艺术课程的改变,是美术课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因为,从美术课程进入中小学118年以来,未曾出现这样的课程样貌。采用“合写”“分写”的方法,既突出了艺术的综合性,又照顾了美术学科的结构和逻辑。该课程标准正是在这一辩证关系中显示了其可行性。从这个角度切入,能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艺术新课标,进而有效地加以实施。
其他文献
宋词是我国文学中的璀璨明珠,是中国文学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对诗词的翻译探讨及研究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宋词主要分为两种派别:婉约派和豪放派。本文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出发,对豪放派代表辛弃疾的宋词进行探讨分析,研究宋词的英译表达策略,分析研究许渊冲的翻译是否符合功能对等理论,力求宋词更好地走向世界,为世界人民接受。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作为一门极具实用价值的学科,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涉及方方面面。文章通过具体阐述常用的离散分布、连续分布在库存问题、生产设备问题及经济利润问题上的应用,来讨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对于现代经济的重要作用。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渠道。因此,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做好高校课堂思政教学工作。然而,目前我国高校课堂思政教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师资队伍建设滞后、教学内容形式陈旧、学生缺乏思政热情等。针对这些问题,文章从师资、教学和学生三个层面着手,提出发挥课堂教学在高校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志愿服务事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志愿服务观的基础上,深刻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经验,并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慈善资源,逐步形成了其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这些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确立了志愿服务在第三次分配中的战略地位,明确提出工人阶级、广大青年和民营企业是志愿服务的引领主体,强调志愿服务具有提
引导学生以抗虫棉的研究过程为主线将三种基本工具有机串联起来;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提取三种基本工具的相关信息;并通过呈现相关图片,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特点;最后通过开展重组DNA分子的模拟活动,激发学生思考,启迪思维发展,达成深度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具备了课堂注意力,学习才会更加有效。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步伐的加快,对老化刻板印象的研究在国内引起了一些争议和讨论。已有的老化刻板印象研究主要关于其形成机制和作用机制,而本研究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在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即热情与能力双维结构的背景下,通过焦点小组访谈法和问卷法,研究初中生的老化刻板印象及其对老年人态度的影响,深入探讨亲密度和矛盾性家庭氛围在初中生的老化刻板印象及其对老年人态度之间的作用机制,并以此研究结果为理论支撑提
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中所蕴含的思政内涵开展深入剖析,旨在充分发挥跨专业融合育人的思维效果,完成立德树人的各项基本任务。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过程中,高校将积极推动专业思政教学,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此发挥思政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