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水污染与经济脱钩关系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

来源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qing008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黄金水道打造长江经济带发展,是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的重大战略决策.长江经济带作为当前我国水污染强度最突出的流域之一,如何继续保持经济发展活力,实现水体保护与经济腾飞的双重目标是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针对长江经济带水污染与经济交互问题展开研究,探寻推动区域水污染防治和绿色高效发展的治理之道.在分析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0-2015年灰水足迹总量及其结构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利用Topio模型研究各省市水污染与经济发展脱钩关系的演变过程,然后采用Kaya等式和LMDI分解模型探究二者脱钩关系演变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灰水足迹总量呈下降趋势,说明区域内经过一系列水污染治理措施的改进和水污染政策的实施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灰水足迹和GDP增长脱钩关系逐渐由弱脱钩向强脱钩状态转变,水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显著增强.技术进步效应对脱钩变化起到显著负向驱动作用,科技水平的提高大大提升了污水处理效率并有效降低灰水足迹总量,经济水平效应对灰水足迹增加起显著正向驱动作用,其次是产业结构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研究结果可为长江经济带实现水污染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局势提供决策参考.
其他文献
以某灌区渠道工程设计为例,探讨ZDM软件在灌区渠道等长线路引水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介绍该软件在长线路灌区渠道平面图、纵剖图绘制和工程量计算等需耗费大量的人力、重复工作量巨大的设计工作中的应用,对类似工程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新疆某水利枢纽工程地处严寒、强震地区,其拦河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75.5 m,坝顶总长372.0 m.主要介绍了该工程的安全监测设计方案,包括监测设计原则、监测建筑物和监测项目选择、监测布置及监测自动化等内容,对类似工程的安全监测设计提供经验和借鉴.
河口村水库库坝区的岩溶渗漏问题一直是制约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库坝区左、右岸和坝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工程施工时采取了必要的防渗措施降低渗漏量.水库蓄水后,水库渗漏情况直接关系着枢纽工程的安全和工程效益的发挥.为了分析蓄水后水库的渗流情况及防渗帷幕的运行效果,在根据库坝区水文地质条件和渗流监测成果定性分析水库渗漏途径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地下水数值模型,对不同蓄水条件及防渗条件下的水库渗流量进行计算,分析渗流场变化及防渗效果,为防渗帷幕加强工作提供参考,并根据帷幕加强后的渗流监测成果分析帷幕止水效果.
敞开式TBM适用于围岩完整性较好、Ⅲ类及Ⅲ类以上围岩比例较高、自稳能力较强地层,但在掘进断层破碎带时,一次支护施工将占用掘进时间、作业率较低、平均进尺较慢、施工人员及设备暴露在围岩或初期支护之下,安全性相对较差.针对穿越断层破碎带时施工效率低和安全性差的问题,在确保围岩稳定条件下,对一次支护结构开展优化研究,从而使TBM施工更加高效,进度和投资更有保障.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一次支护结构进行了计算分析,对比分析优化前后围岩的变形及塑性区范围,结合现场的监测数据,证明优化后的围岩变形基本稳定,施工效率明显提高,为
介绍了某山区风电场工程场内35 kV架空及地埋电缆集电线路在运行期间发生的多次雷击跳闸和电缆终端异常放电故障现象描述、原因分析和技改措施,通过实际案例总结山区风电场工程集电线路设计、施工和运维各阶段的技术风险.
刚性承压板法得到的压力—变形曲线能反映板下岩体基本情况,而无法具体解释岩体变形特性.通过耗散能、塑性应变能以及弹性应变能之间的能量演化,能够更好地反映岩体弹、塑性变形、卸荷弹性滞后和滞回环变形特性,对研究循环加卸载过程中岩体裂隙萌生、扩展和贯通等损伤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为确保河南五岳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锚杆无损检测质量,特开展锚杆模拟试验专题研究.模拟试验内容包括模拟锚杆制作、现场无损检测和剖杆验证.通过模拟试验确定了工程锚杆无损检测仪的最佳参数设置、检测精度和检测有效范围,确定了本工程锚杆的杆体波速、杆系波速以及进行无损检测的最佳时机.模拟试验结果可直接指导本工程锚杆检测、资料处理、缺陷分析、锚固饱满度评判以及检测结果的综合评定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10月20日,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组织专家在武汉开展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河下游河道与滩区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016YFC0402500)综合绩效评价,水利部国科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及清华大学等单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李义天、张庆河、刘青泉、黄本胜、丁平兴、董志勇、左其亭等11位知名专家组成专家组,由水利部原副部长、中国水利学会理事长胡四一任专家组长.
期刊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类型以及空间配置)变化是诱发城市内涝灾害的重要原因,探究其对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杭州市临安建成区为例,提取含有内涝点的子汇水区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指标体系方法评估城市内涝灾害风险,并计算区域内最大斑块面积比例等5个典型景观格局指数,同时结合不透水率、植被覆盖度及地形地势等影响因子,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的影响.结果 显示:(1)在土地利用类型方面,对内涝灾害风险影响的重要性程度依次为:林地>住宅用地>工矿用地;(2)在景观格局特征方面,建
为了量化城市蓄涝水面率的适宜程度,着手城市蓄涝水面率选择对城市内涝治理效果的影响评价,针对当前“蓄涝水面率”缺乏清晰的概念和统一的核算与评价方法等问题,从“蓄”“滞”概念辨析入手,提出城市蓄涝水面率的核定方法.引入超短历时受淹指标、排涝流量效率指标和蓄涝水深弹性指标等,将蓄涝水面率划分为“紧张区、适宜区、宽松区”,并明确了分区阈值的确定方法.案例分析结果显示:蓄涝水面率分区方法能够综合考虑区域暴雨特征、允许调蓄水深、允许最大排涝时长等各种因素,从而得出较为合理的“适宜区”范围,并且能够评估不同因素变化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