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理解充要条件

来源 :数理化学习·高三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g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常用逻辑用语中的重要概念,要求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本文将对充要条件进行多角度解释.
  一、从定义角度理解
  用“”,“”,“”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定义理解显得直观,简捷,这是在实际的解题中应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1) 若pq,且q/p,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2) 若qp,且p/q,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 若pq,且qp(或非p非q),则p是q的充要条件(此时 也是 的充要条件).
  (4) 若p/q,q/q ,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二、 从四种命题角度理解
  若p为条件, q为结论,由此构造一个命题:若p则q,则
  1.如果原命题成立,逆(否)命不成立,则原命题的条件是充分不必要的.如:若△ABC为等边三角形,则A=60°.
  2.如果原命题不成立,逆(否)题成立,则原命题的条件是必要不充分的.如:若△ABC为直角三角形,则A=90°.3.如果原命题和它的逆(否)命题都成立,则原命题的条件是充要的.此时该命题的四种命题均为真命题.如:若△ABC为等边三角形,则A=B=C=60°.
  4.如果原命题和它的逆(否)命题都不成立,则原命题的条件是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如:若a>b,则ac>bc.
  三、从集合角度理解
  图中开关和灯泡还可以组成其他的条件和结论,同学们可以借助此模型找到它们,并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
  [江苏省如皋市江安高级中学 (226534)]
其他文献
我们知道,如果函数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那么当f (a)·f (b)<0时,函数f (x)在区间(a,b)内至少有一个零点.但在运用这一性质判断函数的零点时,常常只考虑f (a)·f (b)<0而忽略其应用条件,导致解题失误.  [哈尔滨市第一二二中学 (150040)]
在数学解题中,发生思维受阻,无法求解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此时应及时地调整思维策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观点重新审视题目,常会豁然开朗,寻得见解独到,具有创意的解题途径.  一、不等与相等  不等与相等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不等的特殊情况是相等.将不等与相等联系起来,架起它们之间的桥梁,为解题打开通道.  二、一般与特殊  事物的一般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的
本文将圆的6条性质类比出椭圆的6条性质,以期抛砖引玉,激发起同学们的创造热情和类比发现意识.  例1已知椭圆 及直线 在椭圆上求一点 ,使 到直线 的距离最小;在椭圆上求一点 ,使 到直线 的距离最大.解:设所求点为 ,则过此点的椭圆切线为 应平行于 即 ,代入 ,解之得 类比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 尽管类比推理只是
填空题基本定义为先根据所给已知条件,然后按要求在横线中填出数字、式子、语句等内容.它具有题目文字少、形式灵活、覆盖面广,跨度大等特点,可以专注于某个知识点的考查,也可以和谐地综合一些问题,主要是训练我们准确、全面、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基本运算能力.  一、直接法  这是解填空题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它是直接从题目条件出发、利用定义、定理、公式、性质等知识,通过推理、变形、运算等过程,直接得到结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大鼠行显微血管吻合术后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中的动态表达,探讨它们与受损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迁移以及细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