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 天车子开到李家店,母亲说要下车走着去山上的外婆家,我没有阻拦。
自从参加工作后,就很少陪母亲去看望外婆。曾经颠簸的机耕道路不知何时已经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途中目睹的景物,让我回想起小时候去外婆家的场景。
从前,在车站下车后到外婆家还要先搭乘一段免费的拖拉机“顺风车”到李家店,然后再步行半小时才能到外婆家。
让我感到“神奇”的是,每次下车后抬头远望,就能看见外婆在半山腰上离家百米开外的那块大石堡上眺望着等我们。
从我进入她的视线开始,她就笑,一直看着我们在上山的小径上蜿蜒盘行,一次次从林子里消失,又一次次从林子里冒出来,把两个点的距离越拉越近,直到我们走到她跟前。
记得有一次,看到外婆手里拿着两根鲜嫩的玉米棒子向我们挥手,我奔向外婆,边啃玉米边问她怎么知道我要来。外婆只是说,下次我來她还知道。
每到节气去外婆家,都能看到“神奇”的外婆站在那块石堡上眺望。
从万物复苏的雨水节,到炎炎夏日的暑假天,从秋高气爽的生辰日,再到白雪皑皑的新年里,变化的四季映衬着外婆站在石堡上的样子,就像一幅幅时间流淌的插画。
外婆在插画里站了47年,身上的衣服薄了添厚了减,把满头青丝站成了苍苍白发。画面外,回娘家的人从父母两个变成了一家三口,后来又增加了我。
直到最后,在那块大石堡的旁边垒起了一座矮小的坟,外婆长眠于此。
这块地是外婆临终前特意嘱咐舅舅选的。外婆过世时,我从母亲泣不成声的哭诉中明白了外婆每次都在的这种“神奇感”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不是别的,是盼望,是爱。
外婆早年丧夫,一个人拖着三个孩子艰辛度日。自从母亲出嫁后,她几乎就一个人生活,格外期待我们回家。外婆总是计算着母亲回娘家的日子,提前几天就开始每天都站在那块大石堡上眺望。
她不知道要“数”多少辆拖拉机才能等到母亲下车后给予她眺望的回应。眺望成了她的期盼,期盼孩子们回家;眺望成了她的寄托,寄托团圆的思念;眺望也成了她的习惯,哪怕知道今天没有人会回来!
外婆过世后,母亲就成了没有母亲的人。她说,再也没有人那样望着她回家了。我们去看外婆的时间也从原来那么多个“被计算”的日子变成了一个清明节。
每次上完坟,母亲都会登上那块“望女台”,把目光拉得老长,重拾被母亲盼望的温暖。我知道那是母亲浓浓的乡愁,是只有外婆才能给予的。
由于在外地上班,我也只是每周末才能回乡下老家看望父母。踩着饭点,母亲也总在村头的三岔路口左顾右盼地等我。
在我工作的十年里,从村口看过去的新村变化就成了母亲的插画背景。我也每次都告诉母亲不要来接我,麻烦得很,实则是自己感受到母爱的沉重而心痛。
我想,多年以后,我也会在某个路口望眼欲穿地等待我的孩子归来!
自从参加工作后,就很少陪母亲去看望外婆。曾经颠簸的机耕道路不知何时已经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途中目睹的景物,让我回想起小时候去外婆家的场景。
从前,在车站下车后到外婆家还要先搭乘一段免费的拖拉机“顺风车”到李家店,然后再步行半小时才能到外婆家。
让我感到“神奇”的是,每次下车后抬头远望,就能看见外婆在半山腰上离家百米开外的那块大石堡上眺望着等我们。
从我进入她的视线开始,她就笑,一直看着我们在上山的小径上蜿蜒盘行,一次次从林子里消失,又一次次从林子里冒出来,把两个点的距离越拉越近,直到我们走到她跟前。
记得有一次,看到外婆手里拿着两根鲜嫩的玉米棒子向我们挥手,我奔向外婆,边啃玉米边问她怎么知道我要来。外婆只是说,下次我來她还知道。
每到节气去外婆家,都能看到“神奇”的外婆站在那块石堡上眺望。
从万物复苏的雨水节,到炎炎夏日的暑假天,从秋高气爽的生辰日,再到白雪皑皑的新年里,变化的四季映衬着外婆站在石堡上的样子,就像一幅幅时间流淌的插画。
外婆在插画里站了47年,身上的衣服薄了添厚了减,把满头青丝站成了苍苍白发。画面外,回娘家的人从父母两个变成了一家三口,后来又增加了我。
直到最后,在那块大石堡的旁边垒起了一座矮小的坟,外婆长眠于此。
这块地是外婆临终前特意嘱咐舅舅选的。外婆过世时,我从母亲泣不成声的哭诉中明白了外婆每次都在的这种“神奇感”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不是别的,是盼望,是爱。
外婆早年丧夫,一个人拖着三个孩子艰辛度日。自从母亲出嫁后,她几乎就一个人生活,格外期待我们回家。外婆总是计算着母亲回娘家的日子,提前几天就开始每天都站在那块大石堡上眺望。
她不知道要“数”多少辆拖拉机才能等到母亲下车后给予她眺望的回应。眺望成了她的期盼,期盼孩子们回家;眺望成了她的寄托,寄托团圆的思念;眺望也成了她的习惯,哪怕知道今天没有人会回来!
外婆过世后,母亲就成了没有母亲的人。她说,再也没有人那样望着她回家了。我们去看外婆的时间也从原来那么多个“被计算”的日子变成了一个清明节。
每次上完坟,母亲都会登上那块“望女台”,把目光拉得老长,重拾被母亲盼望的温暖。我知道那是母亲浓浓的乡愁,是只有外婆才能给予的。
由于在外地上班,我也只是每周末才能回乡下老家看望父母。踩着饭点,母亲也总在村头的三岔路口左顾右盼地等我。
在我工作的十年里,从村口看过去的新村变化就成了母亲的插画背景。我也每次都告诉母亲不要来接我,麻烦得很,实则是自己感受到母爱的沉重而心痛。
我想,多年以后,我也会在某个路口望眼欲穿地等待我的孩子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