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碳同位素示踪技术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和灵敏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标记方法,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自然丰度法、与13C贫化示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25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25;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同位素示踪技术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和灵敏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标记方法,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自然丰度法、与13C贫化示踪技术结合的自由空气中气体浓度增加(FACE)实验、脉冲与连续标记法以及碳同位素高丰度底物富集标记法是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常用的碳同位素示踪方法;通过将长期定位实验和室内模拟实验结合,量化光合碳在植物-土壤系统的传输与分配特征,明确植物光合碳对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稳定化过程的影响及其微生物驱动机制;阐明土壤碳动态变化(迁移与转化)和新碳与老碳对土壤碳库储量的相对贡献,评估有机碳输入、转化与稳定的生物与非生物微观界面过程机制.然而,生态系统碳循环受气候、植被、人为活动等多因素影响,碳同位素技术需要结合质谱、光谱技术实现原位示踪,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阐明其微生物驱动机制,从而构建灵敏、准确、多尺度、多方位的同位素示踪技术体系.因此,该文以稳定碳同位素为主,综述了碳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原理、分析方法和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的应用进展,归纳总结了碳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原位检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并对碳同位素示踪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髓系衍生抑制性细胞(MDSCs)在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患者外周血中比例的变化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1年3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病
目的:分离培养人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MSC)并通过多能性和表型进行鉴定,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证明hMSC有无功能性表达OCT4。
随着“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总布局,“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等一系列理论和理念相继提出,国家、社会和公众把生态学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系统是地球表层
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碳排放急剧增加,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地表温度显著增加约1℃,未来全球气候还将持续变暖,到21世纪末最高可升温4℃.这种前所未有的气候变化不仅影响陆地植被的
通量梯度法与涡度相关法均是微气象学的物质和能量通量观测方法,在没有高频气体分析仪或下垫面风浪区较小的情况下,通量梯度法可以有效观测生态系统(或土壤)与大气之间的温室
碳(CO2、CH4)、氮(N2O)和水汽(H2O)等温室气体的交换通量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核心,是地圈-生物圈-大气圈相互作用的纽带.稳定同位素光谱和质谱技术和方法的进步使碳稳定同位
通量观测是定量描述土壤-植被-大气间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过程的基础.涡度相关技术作为直接测量植被冠层与大气间能量与物质交换通量的技术手段,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国际通用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