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8年全国狂犬病流行病学监测分析

来源 :疾病监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ong52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根据2006-2008年全国狂犬病监测结果,总结中国狂犬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疫情变化的原因。方法收集2006-2008年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全国狂犬病哨点监测系统的报告数据,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08年,中国狂犬病疫情既往持续10年的增长趋势开始出现停滞甚至下降,但部分重点省份疫情仍然较高。发病仍主要集中在中国南方和中东部地区,广西、贵州、广东和湖南4省(自治区)2006-2008年合计病例占同期全国病例总数的52.8%。3年间,有病例报告的县(区)数平均占全国县(区)总数的31.2%。病例中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三种人群分别占66.2%、14.7%和6.8%,儿童和老年人的发病率形成高峰,40~60岁的中年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44.3%。监测点报告的1604例狂犬病病例中,犬和猫暴露所致发病占93.8%,病例暴露后伤口自行处理率为21.8%,疫苗注射率为12.7%。病例中的Ⅲ级暴露者占55.8%,其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为5.3%。农村地区犬密度中位数为15.0只/100人,有所降低,免疫率为12.0%,有所升高。狂犬病监测门诊暴露就诊者数量大幅增加,因犬和猫暴露就诊者分别占83.0%和12.7%;就诊者在就诊前自行处置伤口的比例为15.7%,在门诊的伤口处理率为85.7%,但有随着自行处理率提高而降低的趋势。绝大部分门诊中,就诊者的疫苗接种率高于95.0%,其中,Ⅲ级暴露者的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为33.1%。各门诊之间以及同一门诊不同年份之间的就诊者暴露分级构成比存在巨大差异,但差异趋小。结论 2006-2008年,中国狂犬病疫情开始出现10年来增长趋势的下降,南方及中东部地区疫情仍较严重,病例多发于农村地区,儿童和中老年是受危害较大的人群,犬和猫仍是中国主要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农村地区犬和猫密度高而免疫率低、暴露后预防处置状况差的情况有所缓解,但仍是中国疫情上升的重要原因。医务人员预防处置技能有所提高,但仍不理想,暴露后处置培训工作是今后卫生部门狂犬病防制工作的重点。
其他文献
一、概述具有软弱夹层的坝基,由于夹层的抗剪强度指标极低,通常均需进行加固处理,以满足抗滑稳定要求。夹层坝基的抗滑稳定分析,一般按刚体平衡法、有限单元法和模型试验等
打击高价值目标,提升整体作战效果,是指挥决策人员所追求的目标。从时间敏感目标的概念出发,分析了时间敏感目标特点及其打击时间敏感目标过程、打击模式;探讨了时间敏感目标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直流锅炉发电机组已然成为大型火力发电厂的主力机组,它具有经济性高、负荷适应性强等特点。其中,锅炉、汽轮机协调控制系统是直流锅炉发电机组的主控系
车牌照识别是运用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以及统计等多种方式和手段来进行车牌的预处理、定位、分割和识别的技术;车牌照识别基本上包括了图像采集、图像预处理、车牌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水质水量变化大、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污染很强的高浓度、难处理的有机废水。垃圾渗滤液中的污染物成分复杂,毒性大,污染物浓度高,可在环境中存留相当长时间
<正>2010年7月22日至10月26日,广东省东莞市兴塘社区发生了一起登革热社区暴发疫情,共发生确诊病例24例,可疑病例16例;病例的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头痛、白细胞及血小板降低;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中,入组开始时间为2017年5月,结束入组时间为2019年5月,结合入组以及排除标准,研究人员选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城市规模迅速膨胀,城市边缘区的演变速度加剧,而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理念的发展相对滞后,城市边缘区呈现出"圈层式"无序发展态势,逐渐阻碍
目前,技术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呈现三个特点:受影响农产品范围广,而且不断扩大;遇到的技术壁垒已经从针对产品本身的性能、质量标准,发展到覆盖产品生产、加工、运输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技术与无线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环境也不断变化,对学习场所、时间、手段、工具与学习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在固定时间和在固定场所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