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苏州木渎新城污水处理厂处于太湖流域一级保护区主要水污染排放限值中规定的一类区,其出水水质优劣对太湖流域水环境保护至为重要。根据国家及苏州市相关政策要求,该污水处理厂需在2020年底完成提标改造,出水水质从原执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提升至《苏州市特别排放标准》。文中对该污水处理厂现状运行状况、构筑物设计参数进行深入分析,并对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工艺进行充分比选和论证,因地制宜,提出科学合理、经济可行、实施简便的改造方案——生物池改造(Bardenpho)+
【机 构】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州木渎新城污水处理厂处于太湖流域一级保护区主要水污染排放限值中规定的一类区,其出水水质优劣对太湖流域水环境保护至为重要。根据国家及苏州市相关政策要求,该污水处理厂需在2020年底完成提标改造,出水水质从原执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提升至《苏州市特别排放标准》。文中对该污水处理厂现状运行状况、构筑物设计参数进行深入分析,并对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工艺进行充分比选和论证,因地制宜,提出科学合理、经济可行、实施简便的改造方案——生物池改造(Bardenpho)+
其他文献
为探讨嵌入式水源水库在水源品质提升和生态健康保障中的作用及潜在的生态风险,以东太湖中嵌入式水源水库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9月—2019年8月对该水库内外水质和浮游植物群落进行综合调查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水库内外水质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结果表明:嵌入式水源水库内水质得到明显提升,TP、TN和Chl-a浓度分别下降16.9%、33.3%、32.6%,透明度提升48.3%;综合营养指数(TSI)库内为50.25,相较于库外的65.1明显下降,营养状态得到显著改善。原水进入水库后,藻类密度从3.13×
由于湛江市某再生水厂处理水量提高,其产生的污泥量由干泥量14 t DS/d提高至16.6 t DS/d,超过原有污泥脱水系统的处理能力。该工程在保留及利用原有脱水机、投药设备等的基础上,新增了污泥机械浓缩设备及其配套的进出料系统、PAM药剂投加系统,将原污泥脱水系统的进泥含水率由99.2%降低至97%,并新增污泥离心脱水机。在尽量降低对现况系统的影响下,提高原有污泥系统处理能力,为其他污水处理厂的扩容升级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随着污水排放标准的日趋严格,反硝化滤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工程应用中可实现出水TN≤5 mg/L。文章综述了反硝化滤池的标准规范、研究和工程应用,综合分析了滤料、碳源、过滤流向等主要设计参数,对不同应用场景下滤料、碳源、流向的选择提出建议。建议在二级处理时采用上向流陶粒滤池,在深度处理时采用下向流石英砂滤池,为城镇污水处理厂反硝化滤池的设计运行提供参考。
为了解北方滨海城市道路径流污染物特征,选择青岛作为典型城市,以人工降雨的方式模拟1年、2年、3年和5年一遇4类重现期降雨条件,通过收集道路径流,并对悬浮固体(SS)、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COD等污染物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平均浓度(EMC)及相关性。结果表明,主要污染物初始浓度随着径流在1~6 min时达到峰值,而后逐渐降低,且在20 min后趋于平稳。在4类不同重现期降雨条件下,SS的平均浓度为43~91 mg/L,NH3<
课题名称:城镇供水系统运行管理关键技术评估及标准化(2017ZX07501002)牵头单位: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参加单位:山东省城市供排水水质监测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研究背景:保障饮用水安全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任务之一,而供水系统基础设施的运行管理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中之重。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科技专项实施10年以来,城镇供水系统运行管理方面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供水行业科技水平得以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