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柳德米拉是苏联著名的女狙击手。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正在基辅国立大学主修历史的柳德米拉报名参加了红军。长官安排她做战地护士,她说服长官而去了前线。由于她曾在射击俱乐部工作过,有射击经验,故被选为狙击手。第一次执行任务,柳德米拉成功射杀了两名德军。之后,她一发不可收,短短的两个多月射杀了187名德军。很多红军战士非常仰慕柳德米拉,想看看她手中的狙击枪是个怎样的“神枪”。于是柳德米拉向他们展示了她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德米拉是苏联著名的女狙击手。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正在基辅国立大学主修历史的柳德米拉报名参加了红军。长官安排她做战地护士,她说服长官而去了前线。由于她曾在射击俱乐部工作过,有射击经验,故被选为狙击手。
第一次执行任务,柳德米拉成功射杀了两名德军。之后,她一发不可收,短短的两个多月射杀了187名德军。很多红军战士非常仰慕柳德米拉,想看看她手中的狙击枪是个怎样的“神枪”。于是柳德米拉向他们展示了她的狙击枪。可红军战士非常失望,因为这把狙击枪被破布缠了起来,一点也不“光芒四射”。柳德米拉也觉得这样的狙击枪非常难看,于是在执行任务时,她就把狙击枪上的破布拆了下来。
一次在狙击敌人的时候,德军发现了她的行踪,迫击炮弹雨般落在柳德米拉的身边。柳德米拉身负重伤,被红军救回,她始终不明白自己是怎么被敌军发现的。她的长官指着狙击枪说:“都是你的狙击枪惹的祸!你把狙击枪上缠绕的破布拆掉,狙击枪无论在白天或黑夜都会闪闪发亮,敌人哪能不发现你?”
“危险来自狙击枪的光芒!”柳德米拉恍然大悟。伤好之后,柳德米拉继续执行任务,并把自己的狙击枪用厚厚的破布缠起来,不漏一点光芒。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柳德米拉成功射杀了309名德军,被授予苏联英雄的荣誉称号和金星勋章。
成功的时候当然是光芒四射的,但未成功的时候,更重要的是要藏起光芒,奮力前行。
其他文献
都说糟糠之妻不可弃,可有人就为了凑齐一对鸳鸯杯,不惜和妻子离婚。然而到头来,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祸起瓷杯张强是个游手好闲的人,三十几岁了也没个正经工作,成天在家混日子,好在靠拆迁弄了两套房子,租出去一套还有点租金。他有个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名叫李昊,在旧货市场弄了个古董摊子,也没听说挣到多少钱。两人性格截然不同,张强蛮横粗鲁,李昊聪明机灵。说起来,张强唯一比李昊强的地方,就在于他有个老婆,名叫
高宇和妻子小丽买了套新房,小两口别提有多开心了。高宇约了做防护栏的师傅,来到新家的阳台上,量尺寸做防护栏。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高宇过去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个陌生的中年男人。中年男人说他叫曹磊,就住高宇家楼上,他想问问高宇家是不是在做防护栏,高宇点头说是。曹磊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提个小小的要求,你家的防护栏,能不能别做成往外探的?”一旁的小丽忍不住问道:“为啥?”曹磊说:“你家的防护栏要是往外探
张松山新接了一个案子。案犯名叫李耀民,因贪污受贿被群众举报,现正关押在看守所接受审查。这个李耀民的情况并不算严重,重要的是他背后的人。张松山心知,一定要尽快找到他的死穴,保证一触就让他立即交代。张松山花了一些时间了解案件情况,紧接着就去了看守所。看到李耀民的第一眼,张松山便给他打了个及格分数:人长得白白胖胖,眼睛无神还有些浮肿,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张松山程序化地讲了一遍政策,审讯就直接进入主题。张
何苗从三流大学毕业后也没个好去处,整天赖在家里。老何看着自己女儿年纪轻轻无所事事,心里非常着急,劝她去自家开的餐饮店里学点本事,这孩子却嫌干餐饮行业太低端,死活不肯去。这天,老何回到家里,看到何苗正拿着手机点外卖。他压着心里的不痛快,凑过去问道:“闺女,叫什么好吃的了?”何苗眉飞色舞地回答:“新北街刚开了家馄饨店,每个馄饨里都包着一个虾仁,味道特棒!”老何凑过去一看,咋舌道:“嘿,这么一小碗就要三
早年间,村里有户穷苦人家,主人名叫李大柱。这年春天,眼看家里快断粮了,他思来想去,决定背井离乡,举家前往上海,投奔亲戚。离开故乡前,李大柱跑了趟县城,与他最好的朋友赵国夫道别。赵国夫是县里的一名普通教员,已好几个月没领到工资了,恰巧李大柱有南下之意,正与他不谋而合,于是两家人便一起上路了。一路还算顺利,三天后他们来到了一条小河边。船夫正准备开船,李大柱赶紧上前一步,对船夫说:“请等一下,我们也要走
包进福是个老实本分的庄稼汉子,为人处事一板一眼,而脑瓜里又没啥主見,所以常常惹上些倒霉的事。这天,包进福赶到集市上,左挑右选讨价还价,花两千四百元买下了一头耕牛。这是头四岁口的“大翘角”,身架结实,彪悍健壮,一看就是个干活的好把式。更喜人的是,这头“大翘角”和人一点也不生分,包进福刚给它喂了把草料,它就“哞哞”地倚着包进福亲热起来,温顺得像只猫。就在包进福牵着“大翘角”回家的路上,他遇着了邻村的几
梓崎优,日本推理小说界备受瞩目的新秀。本故事的同名小说获东京创元社第五届推理新人奖。穿越沙漠齐木是一个记者,出于工作需要,来到撒哈拉沙漠取材。这片沙漠里生活着一些以采盐为生的部落,经常有人往返于城镇和部落之间贩盐。在沙漠尽头的一个镇上,齐木找到一队商旅,跟着他们走进了沙漠。队伍里一共有四个人,队长是个四五十岁的汉子,另外还有三个年轻人,年纪最小的才十五六岁,叫作肯布,身材魁梧的叫巴尔白,最后一个
钟海山三十多岁,日子过得很不错,一家三口其乐融融。这天,钟海山在堂屋里喝茶,忽听到老婆杨梅轻声叫他:“海山、海山,快过来!”钟海山抬头一看,只见杨梅站在院门外,一脸压抑不住的兴奋,一个劲地朝他招手,又把手往下压。钟海山一看就懂了,杨梅这是叫他不要弄出动静。钟海山连忙轻手轻脚地走过去,顺着杨梅手指的方向一看,嗬,来了一头大野猪!钟海山住在山脚下,独门独户的就他一家。杨梅之前抱了一头小母猪回家养,等它
王绍瀛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冶金学家。1929年,他回到母校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任教,主讲金相学。王绍瀛为人和蔼可亲,但在学业上,他对学生的要求却十分严格,从不打马虎眼。有一次,矿冶系的一位同学期末考试不及格,想求王绍瀛通融一下,改改分数。一天夜里,他跑到王绍瀛的住处求情,谁知说了半天好话,王绍瀛就是不松口,还耐心地劝他回去努力,争取补考过关。这个学生见实在说不动王绍瀛,心一横,竟“扑通
故事发生在汉朝。说村里有户人家,一天清晨,婆婆起来发现,晾在屋外的肉不见了,怀疑是儿媳妇偷的,她不由分说,就把儿媳妇赶出了家门。儿媳妇很委屈,一边抹泪一边走,路过平日要好的一个村妇家,敲门进去诉说心中委屈。听完诉说,村妇心生一计,对这个儿媳妇说:“你且慢慢地往前走,我让你婆家人去把你追回来。”听了这话,儿媳妇走出门,按照村妇交代的,慢慢地向村外走去。而村妇则找来乱麻,搓起了火绳。不一会工夫,火绳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