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绳海槽西部陆坡泥底辟和泥火山特征及其形成动力机制

来源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cendant_of_s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底泥底辟和泥火山对研究海底深部地球化学过程与全球碳循环、油气与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和新构造运动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浅地层剖面以及多波束等地球物理数据,对冲绳海槽西部陆坡泥底辟和泥火山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冲绳海槽西部陆坡发育大量的泥底辟和泥火山,多发育于断裂活动强烈的区域,随着泥底辟的活动和甲烷流体的运移,在海底形成泥火山和气烟囱,因此,泥火山和气烟囱多发育于泥底辟上部,两翼存在强振幅异常,内部表现为低频特征,证明泥底辟和泥火山与甲烷流体活动存在密切联系.冲绳海槽西部陆坡泥火山和泥底辟的形成演化的动力学过程与成因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区域拉张作用形成的构造薄弱带、快速沉积造成的超压和浮力作用以及流体的驱动作用.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含水率变化对成层状风化花岗岩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单调直剪试验.设置四种含水率(13%、17%、21%和25%)和三种干密度(ρd1、ρd2、ρd3),分析不同干密度下含水率对花岗岩残积土-全风化花岗岩界面剪切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低含水率、高干密度和低竖向应力下,界面剪应力易发生剪切软化,反之,更易发生剪切硬化;含水率越高,最大剪胀量越小,且干密度越大,最大剪胀量受含水率变化的影响越小;含水率升高会大幅降低界面抗剪强度,且干密度越大、竖向应力越小,界面抗剪强度随含水率的变化率越大.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对口罩、防护服、防护帽及防护鞋套等防疫物资中的三-(氮环丙基)-氧化膦(TEPA)、磷酸三(β-氯乙基)酯(TCEP)、三-(2,3-二溴丙基)-磷酸酯(TRIS)3种磷系阻燃剂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样品采用丙酮提取,超声20 min,以HPLC-MS/MS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外标法定量.3种待测物的质量浓度在2~200μ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6,方法检出限均为2.0 ng/g.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71.5%~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枸橼酸氯米芬片中枸橼酸氯米芬含量的分析方法.以Waters C18柱(25 cm×4.6 mm,4.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为55:45,用磷酸调节pH至2.5),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3 nm,柱温为30℃,进样体积为50μL.枸橼酸氯米芬在质量浓度为0.02~0.10 mg/mL的范围内与色谱峰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5.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9%(n=6),加标回收率为98.0%~102.5%.该方法操作简便,专
建立了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碘甲烷的气相色谱-质谱方法.空气中的碘甲烷用多孔玻板吸收管采集,经DB-1型(50 m×0.32 mm,0.52μm)毛细管柱分离后,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进行定性、定量.碘甲烷溶液的质量浓度在0.0085~15.2μ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6,检出限为0.0025μg/mL,定量限为0.0085μg/mL,最低检出限浓度为0.0033 mg/m3.方法的批内精密度为1.5%~3.2%(n=6),批间精密度为2.4%~7.1%(n=6),样品加标回
建立自动蒸馏装置-滴定法测定土壤水解性氮的方法.对样品处理程序进行了优化,加入25 mL硼酸,60 mL蒸馏水,10 mL 10 mol/L的NaOH,蒸馏时间为380 s,待测液用0.01006 mol/L的HCl溶液进行滴定,测定土壤中水解性氮.方法的检出限为2.34 mg/kg,分别对标准物质GBW 07412a、GBW 07413a、GBW 0715a和GBW 07460进行测定,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90~3.75%(n=6),用该方法与碱解扩散法同时对45个不同类型土壤样品的水解性氮进行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木贼中4种肝毒性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石松胺、石松胺氮氧化物、蓝蓟定氮氧化物和蓝蓟定)的含量.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型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以甲酸-甲酸铵缓冲液(10 mmol/L甲酸溶液-2.5 mmol/L甲酸铵溶液)-酸化乙腈(95%乙腈水溶液,含10 mmol/L甲酸溶液-2.5 mmol/L甲酸铵溶液)(体积比为85:15)为流动相,流量为0.30 mL/min,进样体积为1μL,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以
建立了辉光放电质谱仪的校准方法.校准项目包括检测器噪声、分辨率、灵敏度、检出限、示值误差及重复性.经多家实验室的共同试验比对,提出并验证了计量性能指标,对示值误差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其中,检测器噪声不大于1 c/s.在中分辨率模式下,分辨率不小于3500,灵敏度不小于1×109 c/s.在高分辨率模式下,分辨率不小于8000,灵敏度不小于1×108 c/s.检出限不大于7×10-7%.示值误差不大于±20%.重复性不大于10%.该方法为辉光放电质谱仪的计量性能评价提供参考,推动相关计量技术规范的制定.
主要介绍了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检定/校准的过程中常见故障,如联机故障、载气故障、点火故障和自动进样器故障等,针对无信号强度、荧光强度偏低、空白强度较高、仪器不稳定和重复性较差、线性不好等常见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根据工作经验和仪器工作原理提出了原子荧光光度计检定/校准过程中仪器参数和溶液配制方法.
海底流体逃逸活动会显著地改变海底地形地貌,产生麻坑、泥火山等地貌和冷泉羽状流现象.特提斯构造域是世界上油气最集中的构造域,流体逃逸活动广泛发育,形成的复杂流体逸出结构,对海洋油气勘探、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等方面具有较好指示作用.本文选取特提斯构造域主要海域,系统总结其海底流体逃逸活动特征,发现特提斯构造域海底流体逃逸活动多分布在被动大陆边缘和弧后裂谷盆地等地质背景中,其中地中海、黑海和南海广泛发育海底冷泉、麻坑和泥火山等流体逃逸特征,而波斯湾和澳大利亚西北部近海大量发育碳酸盐岩.海底流体逃逸活动主要受控于活动
中国的海洋地质学起步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此后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缓慢积累.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海洋地质才有了快速的进步,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利用《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出版的全部文献资源,对过去40年海洋地质学开展科学计量,通过关键词词频统计、共词分析、知识图谱等方法,获得关键词测量的各项指标.研究结果表明:①?过去40年,全部载文篇均新增关键词、年度载文红点指标(RPF)保持稳定,显示出中国海洋地质的快速发展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且这一趋势仍将持续15~20年;②?根据“高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