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概念图促进学生知识建构的研究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odoochild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已成为高中化学的教学主旨所在。而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建构者,使其对知识的获得方法及途径有一个充分的掌握。然而实际上,众多教师依旧采取传统的方法来讲解化学概念及知识,难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化学教学方法就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从概念图的相关概述出发,就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概念图,以促进学生知识构建的有效策略展开深入研究。
  关键词:概念图;高中化学教学;学生知识建构
  高中化学作为一门研究不同物质的结构、性質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学科,其基础理论为物质结构,整体知识内容主要为元素化合物,具有大量较为复杂的概念及原理等,逻辑性非常强,使得学生在学习并记忆众多知识点时,存在不小的难度。而作为一种新型的知识结构图,概念图主要是在基础理论及知识主线基础上创建起来,通过将其运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使学生对各环节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明确的掌握,并通过反复的联系与记忆,从而构建一套属于自身的化学知识结构。
  1概念图的相关概述
  概念图开发于上世纪60年代,指的是利用节点来表示概念,利用连线来表示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的一种图示法。通过对概念图展开运用,可将人们头脑中的相关概念、理论以及思想等表示出来,在可视化、显性化大脑中隐性知识的基础上,为人们的表达及交流思想提供便利。分析概念图结构可知,其主要包含节点、连线、层级以及命题这四个元素。例如,在讲解“化合物的电解”这一节时,其概念图一共具备五个节点,来分别表示化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弱电解质以及强电解质这五个概念;同时,随着层级的不同,这些概念被放置在不同的方框中,再采用连线将其连接起来,并将这些概念的关系连接,即命题标注在连线上,从而制成了以“化合物电解”为主旨的概念网络图,具体如图1所示。
  通过构建概念图,可让学生理性整合所学的新旧概念,理清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完整概念网络以及知识结构的建立。其中,概念图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几步骤:其一,确定所选知识的中心主题;其二,对概念进行罗列分析,并合理排序;其三,连接各个概念,并将其之间的连接关系标明;其四,对概念进行合理的增加与删减,使其趋于完善。
  2 将概念图运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以促进学生知识建构的策略
  2.1将概念图作为先行组织者
  在建构主义理论中,学生产生有意义学习的基础条件便是在已有的概念框架中同化新的知识。化学教师为让学生主动建构起化学知识,就可以采用概念图的方法。此外,作为一种有意义教学理论,先行组织者策略指的是先学的知识对后学的知识产生核心及组织的作用,而先行组织者的任务除了联系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教学内容以外,还需帮助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组织。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由于所学的相关概念与自身知识结构存在比较大的差距,难以充分理解,因此,教师就需要为学生找出合适的先行组织者,即类似于新知识且较为熟悉的知识,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新材料的同化。
  高中化学教师在向学生讲授新课时,可将概念图作为先行组织者。而在构建概念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选择学生已经学习以及将要学习的概念,并以包容度大小为依据,以等级结构形式从上到下排列概念。例如,在开展有机化学这一节的教学时,教师可将有机物、烃、烷烃等概念按图2的顺序进行排列。随后,教师再利用板书或幻灯片的形式将其呈现出来,并向学生解释概念图中的连接词及连接线等的意义,使其接受新的知识及概念,实现化学知识的建构。
  2.2通过运用概念图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对话
  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概念图除了可让学生展开有意义学习外,还能为其提供良好的合作平台,在展开合作与对话的基础上,实现知识的共同构建。例如,在开展“气体摩尔体积“的教学时,教师可首先让学生构建概念图,有效整合原有知识与所学的知识;随后,再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引导他们研究并对比自己与他人的概念图,使其在协商过程中,实现了批判思维技能的培养以及认识的扩展。通过对学生合作建构概念图的过程可知,作为学生的对话结果,概念图的建立同时也是学生良好的对话平台,不仅会对学生的科学话语产生影响,也会帮助其重新组织知识。
  2.3通过运用概念图来整合学生的化学知识
  由于学生的化学问题解决能力及知识结构水平不高,再加上高中化学存在较为繁杂的知识体系,因而其通常存在畏惧心理。针对这一现象,化学教师就需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学生主动建构起相应的概念图,从而帮助他们掌握知识的要领及内在联系,并有机整合所学知识,实现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
  概念图相比于传统的与归纳要点法,具有更加简洁的优点,更能将公式及规律的含义体现出来;而相比于知识框图法,则更加灵活,并且呈现出更为全面的知识,因而在学生整合知识中更为适用。例如,在结束金属钠的学习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将钠的具体知识自己构建出来,随后再让学生以教师制作的概念图为依据,来完善自己的概念图,并展开讨论,以促进知识的长效记忆。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不断深入及教学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运用概念图的方法来进行新知识的讲解以及课程的复习。这对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思考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概念图能够充分展示出高中化学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有助于学生完善知识体系的建构,从而实现学习效率及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郭玉锦.概念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1,7(23):264
  [2]杨季冬.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在化学教学中的比较及运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31(02):80-82
  [3]张月,汪青云.概念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功能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01):254-255
其他文献
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兴趣得以持久,进而转化成学习的 动力?我觉得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和桥梁。理 解学生,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分真情。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获得成功时,要给他们祝贺和鼓励;当 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他们安慰和支持,让学生感受
摘 要:初中的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高中语文学习的关键基础,其中的作文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模块,是考试中分值占比最大的一部分,但是,如今初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合理不完善、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因此,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写作意识,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没有国家统一的教材和指导用书,这就需要每个学校制定具体的实践教学方案对实践教学进行规划和指导.教师结合某高职高专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摸索,总结出
昭陵石刻集中体现了中和雅正、含蓄蕴藉的书法审美,彰显了儒家思想以及封建皇权意志对书法艺术的影响.从初唐的文艺理论和书法实践中,可见昭陵石刻书法形式背后所隐含的审美
抓好语文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如何抓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从我34年语文教学生涯总结,我认为应从以下四点入手:  一、努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的关视学生的自主性。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实
摘 要:所谓高效课堂,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高效率,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益。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锻造各方面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丰富的情感,满足终身发展的需要。而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又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效课堂;有效教学;小学英语  一、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定义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
我们经常听到“做人难,难做人”的感慨,也经常听到“先做人,后做事”的领悟。孩子在接受教育的开始就要学习如何做人,孩子终将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决定权就握在家庭和学校的手中。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内涵不同,职能不同,责任不同,无法互相替代,家长养育子女,“望子成龙”,但不能只重视“养”,更应重视“育”,否则对子女的教育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对
摘 要: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历史知识渗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用实例说明如何通过导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把历史知识渗透给学生。  关键词:小学语文;导学;课堂教学;历史;渗透  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历史知识渗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通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历史知识渗透符合孩子的心理成长规律。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安排,也比较适合对学生进行螺旋式上升的历史知识渗透。同时,课文内容里蕴含着丰富
摘 要:美术课堂教学应寓知识技能于兴趣之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美术学科成为一门活泼、轻松、富有魅力的学科,使美术课堂成为学生各显其能,发挥想象,并能与老师互动交流的场所。  关键词:激发兴趣 ;创建轻松  新课标指出:美术教育是以愉悦学生的感受和使其积极体验、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基础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担负着陶冶学生情操,提高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