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4477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科技领域更是如此。竞争的根本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国家特别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学校教育对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塑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新;写作兴趣培养
  一、构建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全社会都在强调以人为本的新思想,学校教育也要充分发挥人本思想,一切教育行为的开展都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很多教学实例证明,传统硬性的教学形式一定程度上会遏制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没有丝毫帮助。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说教为主,学生盲从听讲,依赖性强,独立思考能力弱。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独立的想法,更不具备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所以,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构建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个体的创新。要想构建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从以下两点入手:
  1.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绝对平等的主体,也就是说,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做朋友,取代过去硬性管理式的教育方法。初中语文教师要以和蔼亲切的态度进行教学,课下多和学生沟通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学生尊重并敬爱教师,这样学生才能向教师敞开心扉,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
  2.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如果学生在发表自己看法的时候,表达不准确,教师要给予充分的宽容;教师要重视学生提出的意见,并及时进行完善;教师不能挖苦冷落学生,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尊。这样的教学态度才能营造出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才能够帮助学生成长。
  二、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的批判创新精神
  只有批判才能实现创新,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要鼓励学生向教师发出挑战,向教材提出质疑。之前上课时,笔者在写板书的时候“看”字少写了一横,一个学生马上举手提示笔者,笔者在确定之后立马改正过来,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肯定了这位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表达的精神,带领全班同学为这位同学鼓掌。这次事情之后,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注意观察,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说出自己的看法,在这种氛围中,班级的学习气氛逐渐浓厚,学生的语文成绩也不断提高。课堂是教学效果的关键,只有充分把握课堂时间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实现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进一步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
  三、创设教学情境,强化学生的求异思维
  创新思维的形成离不开求异思维的支撑,教师要重点把握教育实际,创设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特别的看法。教授任何一篇文章,教师都要有目的性地提出问题,当学生回答的答案和标准答案不一致的时候,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找出可取之处,予以肯定,只要学生有充足的理由支撑自己的结论,教师就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与鼓励。
  如果有学生发表一些和教师不统一的看法,教师不要急于否定,要进行适当的引导,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如果学生回答的答案和标准答案相反,教师要问学生为什么这么说。在听取学生的理由之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看法做出判断,对回答不正确的,适当引导,使其掌握正确的思想,有道理的教师要及时肯定表扬。这种教学环境下,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
  四、发掘教材空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些空白,有的是在文章结束的位置,有的是在文章中间的部分。初中语文教师要能够主动发现文章的空白之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强化学生对文章内容和思想主旨的理解。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主要来自于对文章空白地方的想象,并且由此展开描述。例如:学习《孔雀东南飞》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继续发挥想象,给文章续写一个结局。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有说女主角死而复生的,有说男主角全家遭到报应的,不管是任何一种结局,学生都赋予了其生命力。续写是对教材内容的挖掘补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对语文成绩的提升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新的教育环境下,教育工作者都在强调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是要实现人本教育,要从学生入手,强化教育改革,完善教育工作。新的教育环境下,创新是实现教育发展的关键途径,教师要从强化创新意识和能力入手,强化教学工作,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作出一定的贡献。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终身追求,是初中语文教师实现教育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方向,是完成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创新学习的重要切入点。
  参考文献:
  [1]马敬媛.在新课程理念引导下如何写好小学语文作文[J].科技信息,2012,(19).
  [2]万丽静.考试时作文如何临场发挥[J].科技信息,2012,(21).
  [3]丁宝阳.“作”文的快乐[J].科技信息,2012,(21).
其他文献
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识字提出了“学会”和“会认”两种不同的要求,这有利于学生尽快尽多地识字,为尽早进行阅读提供了必要条件。教师要充分利用汉字音、形、义所固有的内在的联系,教会学生识字。  农村小学,比起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的发达的城市学校来说,识字教学更显得极其重要。特别是在新课改的今天,教师要把枯燥无味、抽象、难于理解、难于认识的汉字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保持学生强
分析了我国对苯二甲酸(PTA)的生产消费现状,新建、扩建情况及发展前景,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建议。
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发生率较高,尤以难治性室性期前收缩多见,故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问题一直是心律失常治疗中的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我院对40例难治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采用
目的:探讨并建立金属β-内酰胺酶IMP基因的PCR方法.方法:临床分离的病原菌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纸片扩散法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采用2-巯基丙酸络合金属离子的纸片扩散
通过对热媒蒸发器的特点进行分析,选取了合适的计算模型和公式,使用EXCEL电子表格的单变量求解和宏工具,方便地实现了热媒蒸发器的设计型计算。为实现程序自动迭代运算,文中
在数学中,只有从逻辑的推理上严格地证明了某个命题的结论,人们才能把该命题称为定理。如果一个几何学家报告一条他所发现的新定理时,只限于在模型上把它表示出来,那么任何一个数学家都不会承认这条定理是被证明了的。数学证明可以为人们发展和整理对教学现象的认识提供强有力的方法,在数学教育中应当重视对学生数学证明意识的渗透和教育。  一、在图形与证明中,理解命题  1.关于命题的两个定义  关于命题,初中的定义
一篇文章讲究精美的开头,一部著作讲求恰当的引言,一堂成功的课也要寻求精彩的导语。成功的导语如同缓缓拉开的序幕,能吸引学生去欣赏台上美丽的布景和精彩的表演,激活强烈的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