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移民潮是被放大的焦虑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_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两年来,关于富人的移民潮时常被讨论,甚至被当成中国社会诸多问题的意象之一,有着几分借酒浇块垒的味道—似乎中国的有钱人都在着急“逃离”这个国家。
  也有人说:让他们走吧,他们已经不再是中国新时代所需要的富人,这些人的身上有着财富积累的“原罪”。这种看法是贫富差距扩大下所形成的某种社会阶层的心理分裂。
  对富人移民潮的关注,实际上是种种复杂社会心理的投射。
  事实上,所谓的“富人移民潮”在数量和心理上,并没有那么夸张。两年前,关于富人移民潮舆论关注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因为美国投资移民E-B5项目的重新推出。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美国重启9·11之前这一针对外国投资移民的新项目,以吸引外来的资金纾困。与此同时,一些在美国的华人创办企业为了聚集资金,也借机重点推介这一项目。
  中国富人群体在迅速扩大,正是E-B5项目招徕的重点对象。许多在美国生活的中国人看到了这一机会,纷紛回国操办投资移民中介业务,采取多种推荐会进行业务的营销推广,营造出一番投资移民火热的景象。
  在此之前,投资移民一直在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地持续进行,而且,虽然投资移民数量的增速很快,但绝对数量并不多,2011年也只有不到1000人获得E-B5的批准。只不过,通过各种方式移民的中国人是在源源不断地进行当中,人口庞大的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移民输出国。
  当追求更舒适更方便的商务、旅行、子女教育、居住意愿与中国存在的种种社会不公、环境污染、教育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这种移民的意向被迅速放大,成为一种集体的心理焦虑。就算不是富人,也望洋兴叹,似乎此岸愈发乱糟糟,彼岸愈发美好。
  舆论对移民潮的过分宣扬,连那些投资移民中介公司也感到意外,因为实际业务的增长,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绝大多数的富人仍然选择在中国寻找机会与做出努力。
  有人担忧这种“移民潮”可能给中国带来负面的冲击。但实际上,日本、韩国、台湾地区也曾经发生过移民潮,从结果来看,并不负面,财富、人才、技术之间的流动并没有造成单方面的流失,相反,如同跨国贸易,流动和分工带来的是财富的增加、观念的融合以及后续的发展。
  潮起会潮落,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去抚平这心中的块垒。人有迁徙的自由,有追求属于自己幸福的自由,有免于恐惧的自由,这也许是移民潮的最本质原因。比如,对生育自由的限制,造成了大批的赴港孕妇,也随之产生一批拥有“一国两制”下居港权的子女。
  当生命与财产的不安全性加大,自然会寻求更为安全的庇护。对于中国富人而言,追求更高层次的享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中国社会或许存在某种令他们恐惧的对于“原罪”追究的不确定性和心理排斥,这种不确定性既来自于政府,也来自于民间。前者是制造焦虑的主要来源,一起物以类聚的事件,也有可能造成“兔死狐悲”情绪的蔓延。
  自由地来,自由地去,迁土而栖是一种值得尊重的追求,而当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拥有越来越多的自由,身处其间见证与推动这种变化,又何尝不是一种令人愉悦的人生呢。
其他文献
“白日依山尽”,为什么是“白日”,不是“红日”?  和陆群的交谈是从这里开始的。  如果觉得一个问题值得去解决,他一定会求得答案,甚至成为专家。就像他现在对金银花一样,小小的一朵花,他真能“说出花来”了。  生于农村,长于中医世家,让他至少具有两个特质:一是他了解农村,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农村代表着中国的底层;二是他相信经验,当一件事情与普遍的经验相违背的时候,里面总有些门道。  对违背经验的事
中东难民问题之所以牵涉人心,是因为牵涉到深刻的社会内涵。此前,国内媒体关注比较多的方面是:遇难的幼童艾兰·库尔迪;史上最大规模的难民潮;美俄在叙利亚的大国角力;德国对于难民的开放性态度;欧洲各国在难民问题上的分歧……《南风窗》上一期封面专题,从丰富的材料中展示了新的视角,试图观测在难民潮背后的根本性原因:“追问难民危机的根源和解决机理,可以超越公共讨论中‘比惨’、‘晒无情’的程式,而着力审视全球治
狄更斯说,爱能使世界转动。但在现实中往往是恨的力量更大,大到足以让世界停转、逆转。中国历史上以仇恨鼓动民众,从而改变国家和体制的经验可谓经久不衰:东汉太平道起义是因为豪强土地兼并逼得农民“无立锥之地”,元末农民大起义的背景是族群之间累世征战的血仇,还有清末的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等等。这些仇恨往往历经数百年的积淀,一朝爆发。但与上述“自然”的仇恨不同,有些时代,仇恨是被人为动员起来的。比如,太
中国国防军事现代化的动向,近年来一直是外媒关注的焦点之一。在中国国防部1月5日做出澄清前,外媒对“中国军队已着手设立联合作战司令部的试点工作”的消息进行了密集报道。尽管外界普遍认为中国设立联合作战司令部是大势所趋,但中国国防部表示有关报道“是没有根据的”。  中国2013年国防白皮书称:“建设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中国实
6月6日中午,沿着抚仙湖边,我来到澄江县龙街街道的广龙村采访。  “过来!赶紧!他是个记者!”说这话的,是一个11岁的男孩。他兴奋地对在湖里游泳的小伙伴呼唤着,希望小伙伴能和他一起分享此刻的发现。  得知我的身份后,几个孩子很好奇地围着我看!就像我是天外来物一样。从他们的眼神里,我读出了他们对记者这个职业的羡慕。而我恰恰相反,我很羡慕他们快乐的童年:每天放学,他们就来到湖边游泳、放网捕鱼,甚至做作
中日关系既是现实问题,也是历史问题,两者往往交织在一起。安倍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的“不诚意”,是否是对现实中日关系的某种投射?中日和解之路,到底有多艰难?在中国崛起的时间节点上,70年前波澜壮阔的抗战史,其现实意义应该如何解读?《南风窗》记者近日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武汉大学中日关系史学者胡德坤。和解之路还很漫长  《南风窗》:你如何看待安倍打破中日关系僵局的意愿?  胡德坤:安倍需要用事实来证明诚意。像德
? 安倍提前大选绝不仅仅是为了经济,而有着政局和党内派阀斗争等多方面的考虑。  11月2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前解散了“寿命”未满两年的本届众议院。其实,从今年夏季开始,就有传安倍将在明年提前大选,民主党等在野党也在做相关准备。但是,9月以来的政局变化,促使这一进程大幅加快。  按照现行计划,新的大选将于12月14日举行。这一轮政坛“洗牌”,将左右今后一段时间日本政经形势的走向。安倍为何突然提前
台湾的地理位置对于一个诗人来说,就是一个绝妙的隐喻—在汪洋中孤独漂浮的岛屿,通过水与各个板块相连接。地理意义上的台湾,离我所居住的广州实在算不上远,搭乘飞机仅仅需要不到3小时的航程,与广州飞往北京的旅途相差无几。而在心理意义上,台湾离我们似乎异常遥远。  近年大陆部分省市开放台湾自由行后,身边的朋友们争相去台,环岛骑行的、跟团的自助的,回来后皆滔滔不绝鼓励着我们“一定要去看看!”。吃着他们带回的凤
在伊拉克反政府武装又攻下伊西部几个重镇时,奥巴马政府的回应是向中东派出国务卿克里。不过克里为期一周的中东之行首站并不是战火纷飞的伊拉克,而是美国的中东“伙伴”埃及,因为埃及新政府对前穆兄会支持者的大面积打压,正在给埃及脆弱的稳定局面增添变数。在6月19日针对伊拉克局势的讲话中,尽管奥巴马强调“美国军队不会重回伊拉克作战”,但重返亚太的美国如今不得不重返中东了,至少在外交资源配置上。因为不久前对专业
律师和当事人是相存相依的,医生和患者也是如此。医生是靠患者成就的,患者是靠医生恢复健康的。这种相依的关系强于相斥的关系,因此尽管暗中“敌对”和紧张,也不至于发展成对抗关系。  我听好几个律师讲过,当事人是律师最大的敌人。初次听到这种说法时,我感到有点困惑,当事人和律师之间的关系,就像顾客和老板一样,来客人了,老板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后来想明白了,律师为了避免各种负面后果,的确得首先重点“防范”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