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八法在脾胃病中的运用

来源 :光明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nesown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学心悟》曰:“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中焦脾胃亦有寒、热、虚、实、表、里、阴、阳之病,故亦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之法。《伤寒论杂病论》为“方书之祖”,八法兼备,通过归纳仲景方中不同方剂所属之法,结合现代研究,就《伤寒论杂病论》之八法治疗脾胃病进行初步探讨,旨在从不同角度探究仲景之方,总结仲景八法治疗脾胃病的理论基础,以期能够为临床治疗脾胃病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万历十五年》是由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1976年用英语撰写的一本关于明朝的史学著作,原名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译为《1587,毫不重要的一年》。对研究明朝历史的学者来说,是不可错过的一部历史作品。在《万历十五年》问世后,风靡全球,甚至被用于历史教学,是一部经典的历史名著。
陕西“80后”诗人宋宁刚近年出版《你的光》《小远与阿巴斯》《写给孩子的诗》等多部诗集,同时因其哲学博士的学理背景和相当分量的诗学论集受到学界关注,笔者立足当代诗学着重考察宋宁刚诗歌创作在语言体式、内容意蕴和精神趣味等方面的立体呈现,以此体认宋宁刚新诗写作的诗美特性和文学价值。
文章将以古典诗文中的古琴叙事为切入点,从伦理、神话与审美三个维度,结合“诗性智慧”学说与礼乐制度,对古琴艺术中的诗化概念进行分析,从儒道文化方面对“闲适美学”展开理论溯源并初步进行定义,得出古琴艺术的闲适美学乃体验美学子系的初论,进而发掘出古琴演奏中的美学“三闲适”特点。
新时期散文洋溢充盈着独特的生命意识,由此形成了作家多元化的个性特色。李文莲《新时期中国散文的生命意识》一书,以“生命意识”为核心视角,以一场跋涉式的姿态,全面系统地探讨了新时期中国散文的基本情态、内容面向和艺术特色,是相关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
贾平凹20世纪80年代的书写对女性基本是仰视的,他的爱情小说存在着观念化的倾向,如表达传统和现代的冲突,将女性视为“美”与“善”的化身等。造成他的爱情小说的抽象化与“隔”,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在他独特的女性观、爱情观及审美个性观照下,女性往往成为“美”和“善”的对象化,而情爱和性爱往往超越事物本身,具有了文化观照和精神超越的功能;二是虽然他常写男女性情,其实此阶段他本人的情(性)爱体验并没有那么丰
肖复兴散文集《北大荒断简》形成了朴实自然的美学风格,对故土的无限眷恋,对故人的心怀感恩,对青春的永远铭记,共同构成了肖复兴散文的北大荒情结。
“诗家总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元好问此言表达了古来文人对李商隐诗的偏爱。在李商隐众多的诗集作品中,他的情诗最为人所传颂。这类诗中有一大部分都是纯粹的情诗。可以这么说,我们研究李商隐的某首情诗,再从这首诗引申到其他同类型诗作,这样或多或少能对李商隐的爱情有所了解,进而给其诗在爱情诗歌史中进行一个比较恰当的定位。
《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作诗之旨”,被历代文人广为传颂。文中的琵琶女和白居易都有过一段在京城风光的岁月,琵琶女作为倡女在京城红极一时,颇受追捧;白居易作为京官和大唐朝廷关系密切。他们如今都流落到偏僻的江州,过着孤独悲凉的生活。月明之秋夜,巧遇于浔阳江湓浦口,知音相诉,由于种种巧合触发共鸣,泉涌之泪饱含了对世事人生的悲愤之情。
李清照的《渔家傲·天接云涛》是其少有的豪放风格的作品,宋词研究者对其属否豪放词颇有争议。一直以来,人们都习惯从婉约词角度去鉴赏欣赏接受李清照的词。本文从思想内容、典故意象和表达风格等方面来分析《渔家傲》,论述此词属于豪放词。事实上李清照的豪迈不仅体现在这一首词中,她的诗词,评词和为人有其豪迈肆意的一面。李清照的家国情怀和女性意识贯穿其创造生涯的全过程。
东北工业文学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文化软实力,在彰显工业精神、弘扬工业文化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东北工业题材小说家通过对叙事时间的良好把握,表现出故事时间与话语时间的差异性,以叙述时序与叙述时距的叙事技巧建构故事,以此达到与读者沟通交流的目的,这对东北工业文学的未来发展有着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