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潜山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考与建议

来源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on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潜山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多种融合模式,有效实现了农旅结合,农产品电商快速发展。但目前总体上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必须做强潜山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拓展农业文化旅游功能,完善利益分配,多种模式同步推进,强化融合发展的要素保障。
  关键词:潜山市;一二三产业融合;乡村振兴;思考建议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理论命题,也是重大的实践课题。“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产业振兴关键在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1]”,潜山地处皖西南、大别山东南麓,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革命老区县、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县,虽然2018年因文化旅游特色而成功实现撤县设市,但总体仍然属于欠发达的农业区,因此,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于潜山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
  1 潜山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态势分析
  1.1 潜山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积极态势
  近年来,潜山市积极引导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产业链条持续延伸,农业功能加快拓展,新型业态不断涌现,主要表现在:
  1)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多种融合模式。包括订单模式,比如正阳生态粮油有限公司2019年订单近3万亩,每百斤稻谷收购价195元,高于普通稻谷价格60元,让粮农每亩增收200-300元;有带动模式,比如瓜蒌产业,龙头企业通过向农户提供种苗和技术,辐射带动市内外瓜蒌种植面积近30万亩;另外还有大量农民入股的合作模式等。
  2)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有效实现农旅结合。坚持以天柱山旅游为主导,以农业特色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业,现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省级示范点4个、休闲农业聚集村39个,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625个,精品旅游线路达20多条,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从业人员超过6万人。
  3)农产品电商快速发展,成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新引擎。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进电商服务下行、农产品上行,农村电商服务网点实现村级全覆盖,2019年农产品电商交易额近10亿元,年增幅超过30%,成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结合示范县”。
  1.2 潜山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虽然潜山市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呈现出较好的态势,但是目前总体上仍处在粗放经营和数量增长的初级阶段,农业大而不强,产品多而不精,发展程度较低、融合层次较浅。
  1)市域内一二三产业发展关联度不高,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严重不足。潜山本来农业基础好,又有著名风景名胜区,既是农业大市(县),又是旅游强市(县),但市域内农业、工业与旅游三产业长期都是相对孤立的发展,工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上不能支持农业,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下不能服务旅游,提供旅游产品。农产品加工无法与发达地区相比,即使与相邻兄弟市县也有很大差距,这是潜山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短板。
  2)农业产业链条偏短。由于缺少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再加上潜山主打的农产品大多难以精深加工,水稻、茶叶、油茶、瓜蒌生产以后直接用于饮食消费,蚕丝和中药材等出售的也只是初级原产品,没有开发太多的功能用途,所以产业链条自然就短,效益上不去。大家都知道山东寿光主打蔬菜,除了上餐桌以外,还开发了各类蔬菜干,生产果汁、果酱、制酒、提炼色素甚至化妆品,不下几十种。农业总体效益与其链条长短呈正相关关系,寿光蔬菜产业链条长因此效益好;而我市农产品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经济效益差只能是挣辛苦钱。
  3)农业产品层次较低。虽然潜山经营主体产品数量和总量不少,品质也很好,但多数还处于初级生产阶段,缺少深加工和精加工,品牌也没有打响,多是“只见商标,不闻品牌”,特别是茶叶、瓜蒌同类品牌多而且杂,没有形成品牌的合力,市场价格处于低端低位,与产品品质相比,有着较大落差。
  4)新型主体支撑带动作用不强,产业融合发展动能不足。潜山市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体呈“小、散、低、弱”狀态,企业经营模式传统,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创新能力较弱,缺乏开发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的能力,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引领、组织和带动作用发挥不明显。
  5)利益联结机制较为松散,产业融合发展方式简单。总体来看,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或初级产品上,农民与新型经营主体利益联结还较为松散,农户没有参与到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等增值链中。
  2 进一步推进潜山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对策
  虽然潜山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步晚,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但也有其独特的优势。潜山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历史上就是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县,也是农业多经生产大县,舒席、中药材、雪湖贡藕、石耳、生姜、茶叶、蚕桑、瓜蒌等名优特产闻名遐迩。同时潜山拥有国家级天柱山著名风景旅游区,农旅结合有着先天的优势。根据以上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现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确立“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的指导思想。第一产业是融合发展的基点,第二产业是要主攻的重点,第三产业应该是潜山的亮点。
  2.1 做强潜山农业,筑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基础
  潜山历史上就是典型的农业县,虽然现在已经撤县设市,但人口大头仍在农村,农业基础地位依然重要。要加强产业基地建设,提升规模。各乡镇(村)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合理选择主导产业,相对集中连片,形成规模效应。要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质量。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引导产品质量达标的农业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及时申报产品质量认证。要加强品牌化建设,扩大影响。潜山虽然拥有“天柱山瓜蒌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王河舒席”“雪湖贡藕”地理标志商标,“皖峰”“渡民”等中国驰名和著名商标,但品牌总体不响,差异化不明显,必须根据潜山农特产品的生产优势和独有的富硒、富锌、富负氧离子的环境优势,以及潜山悠久的历史文化特点,努力培育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   2.2 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引领,打通一二三产业融合通道
  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鼓励有能力、有实力、有潜力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建立融基地生产、精深加工、市场开拓、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完整的产业体系,延伸产业链条。要开发新产品,以多元化的加工技艺为核心,包括潜山特有加工工艺、加工材质、文化传承、工匠精神等,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技术、特色加工等有文化内涵及工艺在内的加工产品,引领现代农业向“高端、高值、高效”方向发展。要加强农业加工园区建设,引导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支持企业前延后伸,实现转型升级,发展原料基地,培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融合。要坚持绿色发展提升品质,引导企业低碳、低耗、循环、高效加工,形成一个绿色加工体系,并依靠现代信息和智能技术进行质量控制,实现全程可追溯。
  2.3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激发融合发展的市场活力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品牌培育的投入,小规模经营的农户很难负担起如此高昂的成本;较小的经营规模也无法为产业融合提供发挥作用的平台。“从一定意义上说,农业经营主体决定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和规模 [2]”。将家庭农场发展作为重点,鼓励新型职业农民兴办家庭农场;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组织功能,支持发展特色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多种产业形态,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发挥其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2.4 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掘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要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以农耕文化为魂,以古朴村落为形,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创新创意为动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农业或乡村的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传承、科技教育等功能。使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空气变人气、劳动变运动、农产品变商品,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拉动消费升级和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5 完善利益分配,建立形式多样利益联结机制
  积极发展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组织形式,构建多种类型的融合模式,打造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优先支持农业合作社等与农户具有密切联系的经营组织,构建“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农企融合共赢模式。要尊重农民意愿,选择利益连接方式,如订单农业、保底加分红、股份合作等,“到底哪种形式比较好,完全要由农民来选择”。
  2.6 多种模式同步推进,向农业各环节全面渗透融合
  潜山自然资源多样,农业形态多样,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方式也应该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积极推动新技术新业态向农业各个环节渗透融合,探索打造产城(镇)融合型、农业内部循环型、农业产业链延伸型、农业多种功能拓展型、新业态向农业渗透型、园区前延后展型等多种类型。特别是坚持“消费导向”,“关注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及其对农业需求的影响,深入研究不同类型、不同年龄人群特别是80后、90后、00后人群的消费行为、消费方式、消费结构的差异[3]”,大力发展网络营销、租赁托管、农商直供、产地直销、食品短鏈、社区支农、电子商务、体验经济等个性化多业态融合发展方式。
  2.7 完善供给政策体系,强化融合发展的要素保障
  当前,土地供应还不能完全满足融合发展项目扩大规模、延伸业务的需要,设施农业用地在产业融合价值链中难以实现资产增值,同时农村面临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网络、信息等生产要素短缺问题,因此,要全面深化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多渠道盘活农村存量土地资源,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予以保障。推行“多规合一”,有效保护农业设施和资产,改善农业投资环境,增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统筹安排财政涉农项目资金,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投入,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基金、贷款贴息等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向农村产业融合领域,同时积极提供政策性融资担保,解决产业化龙头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造就更多乡土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宝文.在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联盟成立大会讲话[EB/OL].中国农网http://www.farmer.com.cn/zt/219nzt_9866/qgnccyrhfzlmcldh/list.shtml.
  [2] 江泽林.深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N].人民日报.2020-07-08.
  [3] 姜长云.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N].经济日报.2015-04-11.
其他文献
摘 要:为明确贵州烟草弯孢菌叶斑病病原菌种类及生物学特性,分别采用组织分离法和离体叶片接種法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和致病性测定,使用形态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在以ITS序列构建的发育树中与棒状弯孢(Curvularia clavata)聚为一支,且支持率为100%,结合形态特征将其鉴定为棒状弯孢。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病原菌菌丝生长最适温
摘要:针对叶菜类蔬菜栽培中农药使用过量造成的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本文以早熟5号大白菜为例,用次氯酸为主要成分的活性生肽液浸种,并且在白菜生长过程中代替部分农药进行喷洒,考察白菜的长势、抗病虫性、农药残留以及白菜的品质和产量。结果表明:用活性生肽液的处理减少了1/2的农药使用量,且白菜的长势较对照CK长势更好,白菜的软腐病发病率、虫害率仅为对照CK的84.2%和10.2%;处理过的白菜营养品质包括水
牧民是高寒牧区草地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键主体,也是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简称“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其满意度直接影响着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顺利实施.以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甘南牧区为例,基于牧民调查数据,分析了甘南牧区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满意度,并利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其满意度的关键因素,旨在为进一步完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提供借鉴.研究发现:①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甘南牧区牧户的生产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分别有61.60%受访户的牲畜养殖数量减少、56.00%受访户的养殖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重大国家战略,而水土流失问题是影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分析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影响因素和短板,以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布局,论述了水土保持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加快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步伐,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健康绿色黄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马铃薯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产量高、经济效益高,是旱作农业区重要的主产作物。大同地区马铃薯的种植面积约在40万亩左右。该文从马铃薯种植之前的选地、选种,到种植时种子处理、种植施肥以及病虫害处理等多个方面对高产栽培技术配套的管理技术进行了探究,希望可以为推动大同地区马铃薯种植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大同地区;马铃薯;高产栽培;配套管理技术  引言  大同位于山西北部,黄土高原的东北部,作为
风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引起的地表植被破坏极易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科学高效地进行植被恢复已成为风电场建设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基于安徽省低山丘陵区风电场调研和资料分析,揭示了风电场建设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概述了风电场植被恢复的基本原则,从植物品种选择和分区措施设计两个层面凝练了风电场植被恢复方案,并结合安徽省低山丘陵区风电场植被恢复工作现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风电场的生态修复提供技术借鉴.
随着国家“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推进,水利部为更好地服务市场主体、优化审批服务、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于2019年5月开始推行开发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制度,并鼓励开发区管理机构对开发区或开发区一定区域统一开展水土保持监测.通过对水土保持标准、规范和相关文件的解读与理解,系统分析了开发区水土保持监测的政策要求,提出了开展统一监测的组织形式,对统一监测的重点和成果内容进行了探讨,指出了问题,以期为更好地推行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制度,做好开发区水土保持监测提供借鉴和参考.
植株的生长需要水分、光照以及氧气的支持,如果植株生长的环境温度处于不适宜的状态,那么植株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低温一直是植株生长的重要抑制因素。经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会由于低温的原因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大部分国家都将植株的抗冷性研究作为主要的研究课题。在专业人士坚持不懈的研究下,已经提出了相关的植株抗冷性理论,还有一部分的研究对植株抗冷性的各种机理进行了说明,目前植株抗冷性研究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
摘 要:為了解烟草种子光休眠与后熟的分子机理,本研究以野生型(WT)、NtPHYB1过表达(NtPHYB1-OE)和NtPHYB1 RNA干扰(NtPHYB1-RNAi)3种烟草种子为材料,在恒温和变温2种环境下进行后熟。结果表明,与WT新采收种子相比,NtPHYB1-RNAi新采收种子光休眠显著加深,而NtPHYB1-OE新采收种子光休眠未显著变浅。与恒温后熟相比,变温下WT和NTPHYB1-O
为了解西北干旱区典型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及生态弹性度的变化特征,以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的盖孜河流域为例,选取1990、2000、2010和2019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弹性度变化3个方面分析了1990—2019年间盖孜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盖孜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以未利用土地和草地为主,其次为耕地,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较小;1990—2019年流域内的耕地和建筑用地面积分别增加了69.41%(897.54 km2)和14.91%(31.80 km2),而草地面积则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