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研究

来源 :高等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外部环境,为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高在未来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我国适时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高等教育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与创新文化的引领中心,无疑被赋予了责无旁贷的使命与责任。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成为应对这一时代使命的实践诉求,这无疑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现实来看,陈旧的观念、僵化的体制依然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其他文献
始于1999的退耕还林工程是中国政府针对西部生态脆弱区所实施的重大生态工程。工程的实施对当地粮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而产生的政策效果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该研究利用1996年、2003年和2007年黄土高原地区分县统计数据,对中国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1999年以来所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从1996年到2003年,研究区粮食播种面积下降剧烈,之后有所回升,到2007年大部分县粮食播种面积下降的势头得以遏制;从1996年到2007年,研究区粮食总产量下降,粮食单产水平提高;研究区粮
为解决现有水田撒肥机械地隙低、撒肥量调节技术落后、工作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水田高地隙自走式变量撒肥机,介绍了整机结构与工作原理,研究设计了高地隙专用底盘、撒肥盘及排肥口调节装置,并确定了关键结构和参数,对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进行软硬件设计与系统集成。场地和水稻田间撒肥试验结果显示,推肥板推肥角度-20°~40°可调,机器最小转弯半径1.8m,撒肥盘离地高度可达1100mm,撒肥幅宽达14m,作业效率达到6hm2/h,试验结果表明撒肥机适合在水田里自主行走,整机与控制系统设计满足水田宽
针对中国热带农业区香蕉秸秆粗大、含水率高、秸秆固体成型设备少等问题,该文研究设计了香蕉秸秆固体成型机,确定了螺杆挤压装置、搅拌装置、挤出成型装置和排水装置等部件的主要结构参数。样机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机生产率为358kg/h,颗粒燃料的成型率为95.4%,机械耐久性为96.7%,颗粒质量密度为1.35g/cm3,颗粒含水率为2.76%,符合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型要求。整机工作平稳,成型可靠,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明显,在中国热带农业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离心泵关死点功率至今还不能通过理论计算求得。该文介绍了BP神经网络的结构和特点及其在离心泵性能预测领域的应用现状。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了离心泵关死点功率的预测模型。给出了预测模型的输入模式,并应用试凑法确定了BP神经网络中间隐含层的数目。用46组数据该预测模型进行了训练并给出了神经网络权值和阈值,用3组数据该预测模型进行了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离心泵关死点功率预测模型具有比较高的预测精度,其预测平均偏差为4%,可以应用于工程实践中离心泵关死点功率的理论求解。
21世纪初,高校竞争模式由竞争转向合作、由双边合作转向多边合作。高校联盟是三所或三所以上有着共同利益追求的高校,在内外部力量的作用下所形成的、受一定共同规则约束且保持独立身份的多边合作组织。本文以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为理论基础,以行动者与行动情景为分类维度,将中国高校联盟分为区域同质高校联盟、
答辩时间2011年11月 当今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建构本科院校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因此,以本科教育为对象探索和加强本科院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的有效性成为本文的基本任务。
答辩时间2011年11月 20世纪末21世纪初出现了世界范围的课程改革运动,从而由课程决策权问题引发了深层次的教师专业性的讨论。本研究结合具体的历史情境,分析了标准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性的变化,即在标准课程的背景下,教师专业性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辩时间2011年8月 教育政策分析是一个方兴未艾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然而,与西方国家的政策研究相比,我国的公共政策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国内学界对教育政策的研究则更少。即使已有的研究成果,也多是借鉴西方政策分析框架来研究我国的教育政策。西方的政策分析理论并非一定适用于中国的政策环境,加之受我国社会制度的影响,更多的教育政策研究者多倾向于从政治论的视角来界定教育政策,把教育政策看作是权威政治需要的产物,忽视了教育政策本身所具有的其他属性及特征。因此,基于不同政策环境和其他政策属性来
美国现行大学治理体制中的四个主要参与方——校董、学术领袖、教授和学生各有其优势和弱点,“共享的治理”的成功取决于上述四方的互信与合作。美国现行大学治理体制运行正常,没有对其进行系统性变革的必要。但这种“共享的治理”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与完善之处,如有必要改善校董的遴选方式,吸引最受尊敬和负责任的教授参与治理,在学术领袖和教授之间建立起一种更加相互信任与携手合作的和谐关系等等。
我国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城乡间存在很大差异。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2010年的数据,考察扩招前后城乡高等教育入学率的变动趋势,并对农村生源占录取新生比、城乡录取率以及城乡辈出率等入学公平指标的数学性质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扩招后农村高等教育入学率的增速较快,但由于扩招前城乡入学率的差异悬殊,农村高等教育入学率的增量较小,最终导致城乡间入学率的差距在扩招后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