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智慧变电站网络异常检测方法

来源 :南方电网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umiu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力物联网的推进发展,智慧变电站的网络安全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面对信息物理设备故障、病毒入侵等威胁网络安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智慧变电站网络异常检测方法。首先,结合智慧变电站的特点,构建了智慧变电站自动化网络架构,明确制造报文规范(manufacturing message specification,MMS)、面向通用对象变电站事件(general object-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GOOSE)协议、采样值(sample value,SV)报文、消息队
其他文献
频率振荡属于电力系统有功频率控制过程的小扰动稳定问题。具有电压调节效应的负荷使得无功电压控制和有功频率控制产生耦合,因此动态无功电压控制设备也可以对频率振荡产生影响。分析了动态无功电压控制设备通过附加控制产生频率振荡阻尼转矩的原理和过程,提出了附加阻尼控制策略。对于采用电力电子接口的快速无功控制设备,在原有无功电压控制环节中附加以系统频率偏差为输入的比例环节,即可为频率振荡提供正阻尼。提出了系统中不同位置无功电压控制设备对频率振荡影响大小的评估方法,应选择影响大的设备进行附加阻尼控制。所提方法在新英格兰1
随着电网用电负荷的增加,因无功功率支撑不足,直流受端电压稳定问题越来越突出。过往文献解决这一问题主要从系统结构设计层面入手,更偏向于事前预防方面,对于事后控制特别是措施执行这一环节关注较少。稳控装置是控制措施的最终出口处,其定值整定的合理性决定了出口措施的有效性。目前与此相关研究不够系统化,实际定值制定理论依据较为薄弱。本文对稳控装置控制策略和定值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面向不同场景提出了相应的定值整定方向及目标,随后给出了定值优化的总体流程,为定值设定工作提供理论支撑。最后通过南方电网实际算例验证了其有效性
功率循环实验是一种基于加速老化思想的寿命分析实验和可靠性研究方法,在大容量电力电子器件可靠性研究中具有关键作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半直接电热耦合的压接型IGBT模块功率循环仿真方法,建立了电热耦合稳态以及瞬态模型,根据芯片损耗推导芯片等效电导率,并且利用等效电导率的方法进行载荷设置,通过ANSYS软件仿真得到了功率循环过程中压接型IGBT模块的内部温度分布以及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结果。该方法有效减少了瞬态直接耦合带来的巨大计算量,避免了迭代不收敛的问题,对于功率模块可靠性研究和寿命预测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为提高喷射气流灭弧防雷间隙的灭弧能力,了解其灭弧原理以及气流通道管控长度对灭弧过程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从能量平衡角度分析了喷射气流熄灭电弧的可行性,推导得出了气流速度与气流通道管控长度呈正相关,增大气流通道管控长度能够促进气流发展,增强对流散热功率,加速电弧冷却,从而提升灭弧效率。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平台搭建了灭弧通道的二维几何模型,模拟了电弧在气流耦合作用下的放电传热过程,证明了装置的灭弧有效性;然后改变气流通道管控长度变量,得出相应仿真结果并对比分析;最后设置灭弧实验进行了验
受端电网大多处于紧张的无功功率平衡状态,面临着严峻的短期电压稳定问题,其中规划安装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是一种有效的缓解方案。以STATCOM的投资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同时考虑系统动态过程、潮流约束、安全约束以及上下限约束,将STATCOM的布点和容量规划解析成混合整数规划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凸松弛方法快速求解该模型。该方法采用线性叠加的方式把模型关于二进制变量整体凸化;然后对替代变量实施一种紧松弛,以避免直接求解混合整数规划。算例测
为保证施工放线安全,获得张力放线过程中放线滑车受力、观测档弧垂等参数的连续变化数据,提出了基于悬链线法的张力放线连续过程计算方法.根据张力放线系统模型建立了放线系
架空输电线路具有跨度大且较柔和质量轻且阻尼小的特点,对风荷载的作用十分敏感。脉动风作用下导线连接处及其端部的抖振动张力,是输电线路结构设计研究的重难点。本文基于结构随机振动理论和索结构力学,将静力平衡状态下的动力响应分为背景响应和共振响应,重点讨论通过影响线函数确定的背景分量,给出了顺风向(垂直于导线平面方向)动张力的背景响应功率谱函数及均方根的频域解析解。通过设计且完成了双跨四分裂输电线标准气动弹性模型风洞试验,并考虑耐张绝缘子、I形绝缘子和V形绝缘子的3种连接方式,采用高频测力天平装置,考察了风振空间
材料产业是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来源之一,研究环境友好型材料,真正实现材料的可持续发展,对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控制污染排放,保护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实现资源回收利用的角度介绍了热固性绝缘材料的降解机理和设计,探讨了热塑性聚烯烃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并从减少污染排放的角度阐述了无卤阻燃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多端直流系统已经成为颇具竞争力的跨区域大功率输送方案。昆柳龙(昆北-柳州-龙门)多端直流工程将多端直流的工程实践提升到特高压水平。昆柳龙直流系统包含1个常规直流换流站(昆北)和2个柔性直流换流站(柳州、龙门),系统运行方式灵活,在故障清除及恢复过程中需在3个换流站之间进行控制协同,因此控制保护及配套稳定控制系统无法直接沿用常规双端直流工程设计。首先介绍了用于系统稳定性分析的多端直流线路故障恢复及在线退站动作时序,接着分析了送端交流系统在大功率扰动下的频率响应特性,并研究了多端直流故障恢复功能对电网
直流断路器是构建直流电网的关键设备,通过合闸实现输电线路和换流站接入直流电网、重合闸实现故障输电线路的快速恢复。本文以混合式直流断路器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其合闸/重合闸工作原理,然后提出了利用转移支路电力电子模块逐组导通的软合闸策略,并分析了软合闸策略的2类基本暂态过程。通过不同合闸/重合闸应用场合下的暂态过程分析得出,直流断路器采用软合闸策略不仅可以消除输电线路接入直流电网和重合闸快速恢复故障线路时的操作过电压,而且可以实现换流站从直流侧无预充电回路并网启动。此外,还提出了软合闸过流保护方法和耗能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