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康复背景下残疾人社区日托中心空间组织模式优化策略

来源 :重庆建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yi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康复是残疾人回归社区、融入社会的主要方式,而残疾人社区日托中心则是社区康复机制的空间载体.该文以社区康复与残疾人行为特征为切入点,通过对上海、成都、佛山的5所残疾人社区日托中心进行调研,分析其空间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优秀案例,提出空间组织优化的易识别、空间共用与灵活划分、安全舒适性原则以及空间组织模式的3种优化策略,以期为我国残疾人社区日托中心的功能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本研究将Arrow型零泊松比蜂窝结构用于空间抛物柱面天线.首先分析零泊松比蜂窝结构柱面成型所需加载方式,通过几何计算初步得到柱面成型所需载荷;再将ABAQUS分析、曲面拟合和型面精度计算整合为优化目标函数;然后采用蚁狮优化(ALO)算法求解使得型面精度最高的优化载荷,使用有效集法(Active Set)作为对照组,验证蚁狮优化算法的性能.优化结果得到了RMS为0.071 mm的抛物柱面,证明了将零泊松比蜂窝结构用于柱面天线反射面的可行性.与几何计算结果相比,通过ALO算法使得其型面精度提高了45.5%,收
本研究分析了部分市售国产电石法PVC树脂和乙烯法PVC树脂颗粒形态的差异,研究了颗粒形态的差异对PVC树脂加工性能和产品品质的影响.研究显示,不同市售PVC树脂的表面形貌较为接近,但粒径分布和孔隙分布则存在差异;粒径越大,PVC制品产生更多的“鱼眼”,热稳定性明显降低;孔隙率增加则提高了树脂的塑化性能.
采用高温原位拉伸实验台对网状构型TiBw/TA15复合材料的高温变形行为进行了观察,分析了裂纹的萌生扩展行为,研究了复合材料在700℃拉伸变形过程中构型设计的强韧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TiBw/TA15复合材料的高温变形断裂机制以基体中α相的塑性变形以及β相的断裂为主,随后引起TiB晶须的断裂和脱粘.通过高温下TiBw/TA15复合材料裂纹扩展行为的原位观察,建立了描述网状构型TiBw/TA15变形断裂模型.
类分子银量子团簇([Agm]n+QCs)有着亚纳米的尺寸,可以产生宽谱高效的荧光.然而[Agm]n+QCs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因此需要配体对其进行稳定.本研究利用硅酸盐玻璃网络稳定银量子团簇,揭示了[Agm]n+QCs的分子荧光机理,研究了[Agm]n+QCs的温度传感性能.本研究采用熔融冷却法制备了一系列SiO2-ZnF2-xAg玻璃.NMR和XPS表征结果表明,三种形态的[SiO4]四面体(Q4、Q3、Q2)和[ZnO4]四面体连接成三维玻璃网络结构.[Agm]n+QCs峰值固定的荧光可以通过分子荧光
为开发维护周期长的新型无机防腐涂料,研究了掺入硅灰、偏高岭土和粉煤灰改性后,磷酸钾镁水泥浆体的强度、体积变形、水稳定性、吸水率和水化温度等性能及其影响.结果表明,硅灰可以显著提高浆体的早期抗压和抗折强度,偏高岭土对其后期强度提升明显;粉煤灰的掺入改善了浆体粘结抗折强度倒缩的问题.采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差热分析(DT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涂层形貌,表明矿物掺合料的活性成分参与水化反应提高了反应速度,未参与反应的细小颗粒填充于水化晶体间使涂层内部结构更加致密,提升了磷酸钾镁水
以粉煤灰为原料,水玻璃和氢氧化钠为激发剂制备粉煤灰地质聚合物.研究了早期外加电场下激发剂和外加电压对粉煤灰地质聚合物试样表面温度、抗压强度的影响,分析了其矿物组成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外加电场下,氢氧化钠和钠水玻璃激发粉煤灰地质聚合物试样的抗压强度均比未加电场时提高,外加电压增加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表面温度和抗压强度;早期外加电场下氢氧化钠比水玻璃激发效果更加显著,碱当量7.7%、水灰比0.36、外加11 V电压60 min后继续标准养护至28 d时的抗压强度可达32.3 MP a;早期外加电场下氢氧化
为探究骨料粒径与形态对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性能的影响,使用分样筛将建筑用河砂筛分为四级粒径,并利用光学显微镜量化了每组砂的平均粒径、圆度和球度.分别对使用每组砂配置出的ECC进行相关材性试验,并使用扫描电镜(SEM)对拉伸断面进行观察.结果表明,ECC抗压强度、弹性模量随用砂粒径减小而增大,受压破坏呈延性破坏,残余应力降至峰值应力的35%左右时趋于稳定不再下降;极限拉应变随粒径减小而增大;抗弯性能变化与抗拉性能具有相同规律;抗剪强度随粒径减小而减小.线性回归发现,粒径与材料抗压强度、极限
结合聚乙烯醇(PVA)和黄原胶(XG)的优点,添加甘油为保湿成分,采用共混法,将N-卤胺抗菌剂1-氯-2,2,5,5-四甲基-咪唑啉哃(MC)以乙醇为溶剂添加到PVA/XG混合体系中,并通过溶液浇筑法制备了一种新型抗菌膜PVA/XG-MC.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对膜的外观、力学性能、水蒸气透过率、储存状态稳定性以及氯含量的影响,确定了各成分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所制得的膜进行了表征.抗菌测试结果显示,所制氯含量为8.30×1017 atoms/cm2的PVA/XG-MC膜可在5 min内
以1990—2020年CNKI期刊数据库的贵州省传统村落研究文献为检索源,以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近30年贵州省传统村落研究的热点及趋势.研究发现:此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聚落特征、建筑特征、环境景观、保护发展、文化振兴等五个重要领域,呈现出贵州传统村落研究视角的多元化现状,在民族文化和地域环境发展等方面具有跨学科创新实践的合作研究趋势,在此阶段形成的学术成果可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未来的研究应关注提升传统村落研究的理论方法创新、优化研究内容、加强实践运用,为新的发展背景下贵州传统村落的保
本文综述了关于纤维素气凝胶在油水分离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工艺和其在油水分离领域的应用,对各种工艺进行总结,对纤维素气凝胶的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