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传记,大道理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树郭橐驼传》是柳宗元早年任职于长安,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写的。与其说此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不如说是一篇寓言。表面上看,作者似乎是在大谈种树者郭橐驼的养树之术,实则写出了为官之术、养民之术。上完这篇课文之后,我再三咀嚼,觉得文章不只是评议了为官与养民,还包含更多的内容,能给我们当代人更多的感悟。
  首先,文章含蓄地传达了育人之道。同是种树,他植者“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至每每抓破树皮来验查树是死是活,摇动树干来观察填土是松是紧。看似全心全意,实则事倍功半,最后的结果却是背离了树木成长的天性。这不禁让我想到当下对青少年的家庭教育问题。众所周知,父母如果过分宠爱孩子,有可能会让他们成为温室里的花朵,那么这份“爱”将等于“碍”,势必极大地妨碍孩子身心的成长。而在独生子女家庭日渐成为主流家庭的今天,对教育子女总感到有无穷担忧和烦恼的家长不乏其人。他们要么是娇惯与溺爱孩子,在孩子的吃穿用度方面投入了过多的精力;要么是对孩子的未来焦虑不安,让其超负荷地学习;要么就是根本不愿让孩子长大,内心深处有一种把孩子留在身边的、过度的精神依恋。这些爱孩子的种种表现,正如郭橐驼一语点破的那样——“虽日爱之,其实害之”。仔细想想,我觉得某些家长不妨学学郭橐驼,有分寸、有尺度地爱孩子,顺其自然地教育他们,给他们适当的发展空间,让他们能健康成长、展翅高飞。
  其次。文章教给了我们成功之道。同是种树,郭橐驼和他植者取得的是两种不同的成绩,这应该能给那些向往成功的人一些有益的启示。郭橐驼种树无人能及,在当时的种植行业可谓是一个成功人士。细细揣摩他的植树理论,不难发现他的成功抓住了几个重要因素——牢固的基础、正确的方法、十足的耐心和必胜的自信。为了不破坏树根吸收、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在种下树苗之前,郭橐驼这位种树高手必先舒展树根,之后又均匀培土,紧密筑土。他的方法正确,举措得当,可谓“慢工出细活”,为树木的成活打下了扎实的根基,剩下的就是满怀信心地等待树木“寿且孳”了。而他植者则“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树已经种下,他们一方面急于见到成果,一方面却又缺乏自信,频频回看和早晚探视就是这种患得患失心理的表现。与橐驼相形之下,他植者无疑显得作风浮躁,急功近利,忘记了中国的古话“欲速则不达”,不懂得成功的蓝图并非一朝一夕便能绘就。如此一来,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再次,文章折射出一种独特的处世之道。主人公郭橐驼“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相貌甚为丑陋,让人不禁联想到《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但正是因为他的丑陋,才更让人觉得他的可敬。他形丑而不自卑,技高而不自傲,在身体缺陷和事业成功面前始终能保持一颗平常心,颇具生活智慧。但还不止于此。他不满当时官吏的“好烦其令”,怜惜受到烦扰以致“病且怠”的百姓,希望治民者能宽简为政,正具有屈子“哀民生之多艰”的情怀!他冠诨名却泰然自若,答问者能循循善诱,观世事能鞭辟入里,更是一位谈吐不凡、见识不凡的高人、智者。总之,郭橐驼不像一名普通的种树专家,更像一位虚怀若谷的高士,在红尘之中过着半隐逸的生活。也许,作者柳宗元理想中的生活就是这样:在日趋衰微的唐代,保持人世与出世两种姿态,真正做到“兼济”与“独善”的境界,既矛盾又和谐。这种身处两难意欲两全的心理,其实也是许多古代文人共有的。虽然今天的时代与环境发生了巨变,但郭橐驼(也是柳宗元所有的)对人民的悲悯与仁爱,处世的豁达与智慧,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还是值得学习的。
  柳宗元大笔如椽,文字高明,思想深彻,于其散文《种树郭橐驼传》中即可略见一斑。这位大文学家生活的时代虽然距今甚远,但是他作品中的深厚内涵仍然能催发我们思索,给予我们启迪。
其他文献
《职业化》李宏飞著  新华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定价25.00元  推荐指数★★★★★ 本  IT人生活城市版图    职业化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只能发挥自身能力的40%~50%;如果能够受到良好的职业化素质教育,那么它就能发挥其能力的80%~90%,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同时也提升了他个人的职业竞争力,从中不难看出职业化的重要性。这本书将职业化界定为“21世纪,一个国家、一个组织乃至个人的第
最近,一款名为“飞马”的以色列间谍软件被媒体曝光,监控范围覆盖50多个国家。就该软件监控对象而言,连欧洲一些国家的元首,包括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在其中,受到监控的电话号码或多达5万个,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极大关注。  从表面上看,作为该软件的研发国家,以色列似乎在上演美国“棱镜门”从普通网民到国家元首一网打尽的一幕。但详细对比可以发现差别不小,网络监控的战法出现了新变化,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
病毒是人类的共同敌人,疫情是各国的共同挑战。大疫当前,各国在做好自身防控的同时,尽己所能,帮助他人,既是人性使然,也是道义所在。反观美国一些政客及其跟风者,《圣经》箴言“爱人如己”挂在嘴边,干的却是冷血无情之事。他们诽谤中国捐款是“慷慨政治”,专家驰援是“地缘扩张”,物资支持是“口罩外交”,其内心之偏狭、操弄之恶劣,令人错愕。  生命无价,救人第一;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中国抗击疫情的危难关头,得到
今年年初,职业科学插画师刘卓佳应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刘志杰课题组邀请,为他们即将刊登在《细胞》杂志上的论文创作论文配图及封面用图。  “研究组能提供给我的,只有两个蛋白质的带状结构。”刘卓佳说,从视觉上看,那就只是幾条颜色各异的螺旋而已。在与科研人员深入交流之后,刘卓佳大胆采用了表现阴阳平衡的太极元素,来展示蛋白质受体间相互制衡的调控关系。这让科研人员非常喜欢,《细胞》杂志也一眼相中了这
Australia: TAFE colleges are included into SVP  澳大利亚移民局近日更新简化签证审理计划(SVP计划)院校名单,新增55所院校,其中大部分为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学院(TAFE)。澳大利亚移民局公布了调整细则:SVP对572类签证(赴澳读职业教育和培训类课程的签证)开放;学生申请SVP名单内的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开设的高级职业教育类文凭课程(即高级大
自从马云说过西游记团队就是最好的团队之后,鉴于马云先生的赫赫名声,人们纷纷认同此理论,并努力按照西游记团队的模式来打造自己的团队。的确,西游记团队是一个典型的团队,它包含了优秀团队的一些要素,但若是就此得出西游记团队就是最好团队的结论未免有失偏颇。本文通过对西游记团队的深入分析,阐明了其团队只是一个典型团队,并从中领悟到对软件项目团队建设的一些启示。    一、西游记团队的主要优点  (一)团队主
摘 要:我国亟须面向民族文化安全的计算机技术领域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类、复合式人才。进行了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及知识需求、能力需求和素质需求,设置或建设实践特色鲜明、职业导向明确、校企协同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实践基地、导师队伍及研究生培养质量考核体系,搭建硬件平台。  关键词:民族文化安全;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
“只要你活着,就无法逃脱全球(农产品)四大巨头”,英国《卫报》曾经在报道中如此形容被称为“ABCD”的全球四大粮商——ADM、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这些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甚至两百年前的农业巨头,凭借其资本与经验的优势,已经在全球形成对上游原料、期货,中游生产加工、品牌和下游市场渠道与供应的控制权。  2018年由德国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
经党中央、中央军委批准,新修订的《军队政治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日前颁布施行。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领导就《条例》的修订印发和贯彻落实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旅某新型歼轰机编队起飞(1月4日摄) 。 新华社/发 聂海飞/摄  问:首先请介绍一下这次修订《条例》有哪些背景和重要意义?  答: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是我军的最大特色、最大优势。自1930年制定颁布《中国工农
近年来,国家、地方政府及社会对贫困地区的大量扶持已经取得显著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一是贫困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低,普遍缺乏具有基本职业技能的人才,使一些投资项目在当地难以实施。二是师资缺乏问题极大影响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普遍存在高中、职业学校数量少,分布分散,学生上学难的现象。笔者认为,大力发展贫困地区师范教育,满足多层次、多样化教育需求,逐步实现教育资源“本地化”良性循环,是切实提高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