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仪:为人方正,并非好事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朝宰相上官仪出身官宦世家,是个难得的才子,生平留下许多诗作,比如他有一首《王昭君》:“玉关春色晚,金河路几千。琴悲桂条上,笛怨柳花前。”很有些王维的诗画一体之感。
  读他的诗就像读课文,让你有范本可依,即便是不会作诗的人一样可以照葫芦画瓢,不像李白的诗那般潇洒飘逸,属于天地赋予的灵气,后世的人學不来。上官仪好像天生就是端正的,属于天圆地方,把诗都能做出格式来。这种性格其实很适合做太平盛世的官。
  尤其是唐太宗在位期间,上官仪的地位很是稳当。唐太宗很欣赏上官仪,不仅御笔钦点他为弘文管直学士,据说在每次国宴上,还指定要上官仪陪在身边,所以,上官仪得以步步高升,成了当时最年轻的宠臣,风光无限。
  只是,上官仪有才华,却无运气。
  唐太宗驾崩后,唐高宗即位,武则天开始一手遮天。不过,朝野上下都不喜欢这个女人。因为她专权弄事、代理朝纲,甚至亲自批阅奏折,上朝议政,创造双圣时代。而唐高宗软弱,根本无法掌控她。
  身为朝廷重臣的上官仪竟然看不出其中利害,或者说,他做了宰相后,已经有些恃地位,傲天下。于是,他凭借经验和阅历,对局势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殊不知,很多时候,时间在给你增加长度的时候,不但不能增加你的厚度,还会顺便剃下你的敬畏和敏感。上官仪就是这么一个人,他有些麻木,也有些大意,寻了一个时机,直言劝皇帝废后,誓要将这个强势的女人清理出李家天下。
  唐高宗本来是惧怕武则天的,被这么一鼓动,很有气魄地命令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资治通鉴》里是这样描写这一段的:“左右奔告于后”,耳目们简直是以百米赛跑的速度,把这一消息告诉了武则天。
  武则天怒火攻心,匆匆来到唐高宗面前,双手发抖地拿着废后诏书,时而义愤填膺,时而哀怨掉泪,倾诉夫妻情分。面对情绪多变的武则天,唐高宗明显害怕了,也可能是心软,一着急就把上官仪推出去了:“朕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
  结果很不乐观,武则天随便寻了一个罪名,说上官仪伙同废太子谋反,下旨将他满门抄斩。那是一个阴惨惨的日子,刽子手手起刀落问,上官家无数男性族人血溅刑场,女眷皆充入掖庭为奴,这些女眷中就包括年幼的上官婉儿。
  上官仪之所以落得这个下场,纵然和唐高宗的软弱、武则天的强势有关,但更多的在于他自己:就像他作诗不能像李白那般洒脱一样,他做人也是活在了方方框框中,认为武则天一介女流做不好皇帝,但他真的低估了武则天的能力。
  其实,一个身居高位的官员,真正的悲悯应该是能站在特殊的高度审视苍生,而不是停留在固有的认知上。如狄仁杰。狄仁杰并不反对武则天做女皇,也不在乎谁坐天下。他曾说过:“无论她是不是女人,如今天下太平、繁荣昌盛,这难道还不够吗?”是啊,谁规定一定要男人统治天下呢!然而,上官仪不同意,只能眼看着上官家呼啦啦似大厦倾,落了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于是,那么多的男人做了武则天登基路上的绊脚石,那么多的血,将那段历史染红。上官仪不是唯一一个,自然也不是最后一个。遥想“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上官仪的全盛时代,只能在一声轻叹中被历史的烟云匆匆淹没……
其他文献
闫晗,专栏作家,央视《谢谢了,我的家》节目文学顾问,作品散见于《中国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中国青年报》等上百家报刊。  武松的故事是《水浒传》里很精彩的部分,对于潘金莲的试探撩拨,武松的反应看起来慷慨激昂,最终效果却并不好。后来一系列悲剧的发生,不得不说与武松的不懂沟通有关。  叔嫂第一次相见,潘金莲就热情邀请武松搬到家里住。武松“不见怪”,她屡次出言撩拨,他也装作若无其事,一直等到她露出底
在我们的印象中,寺似乎一直与佛教相关,指和尚居住的地方。但寺的最初含义与佛教无关,而是朝廷的办公机构,比如主审刑狱案件的大理寺。  既然寺是官署名称,怎么又成了和尚居住之所?  东汉时期,汉明帝请来两位天竺高僧翻译经文、拜坛讲经。起初,他们被安顿在鸿胪寺中,可时间久了多有不便。为了让他们专心做事,汉明帝专门为他们建造了一个工作机构——白马寺。  两位高僧定期在白马寺举行讲座,大开方便之门,百姓也都
春秋时期,齐国向鲁卫两国高调宣战,可怜巴巴的鲁卫两国只好向晋国求救,而晋国早就看野心勃勃的齐国不顺眼了,于是派大将郤克前去镇压。  两军会面后并没立刻展开野蛮的厮杀,齐侯先派使者给郤克下战书,非常客气地说:“您率领军队光临敝国,弊国的兵力虽不雄厚,但还是很高兴能跟贵国切磋,我们明早战场上见吧。”郤克有礼有节地回道:“鲁卫两国跟我们晋国是兄弟(国君都是姬姓),他们哭诉贵国的军队常到他们的领土上展现雄
《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夜雨、幽灯,一阵阵似有还无的风声,使这个夜晚显得无比宁静。此时此刻,多数人都已经进入了梦乡。然而,在一户人家的后园,一个书生仍然独坐在亭子里,胳膊肘支在石桌上,静静地想着心事。  桌角的油灯忽明忽暗,就像他此时晦暗不明的心境。更漏迟迟,窗外的雨声越来越响了,书生呆呆地凝视着油灯的玻璃罩子,间或拿起一根铁签,去拨那烧得火红的灯花。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
作为“复联”电影宇宙中的台柱子,钢铁侠的一生是纸醉金迷、呼风唤雨的开挂一生,也是充满酸楚、徒惹唏嘘的悲情一生——他青年丧父,靠亿万家底和高智商撑起家族企业;他是花花公子,爱上波兹后却如此专一;他刚愎自用,却为世界牺牲了自己。  这样一个让人抓狂的人物如果生活在真实世界中,将是一种怎样的存在?钢铁侠的创作者、漫威的灵魂画手——斯坦·李透露出一个惊天秘密,原来这个可爱迷人的角色的原型是美国20世纪30
月满天心,专职作家、已出版古典文化随笔《茶缘心语》《长相思不相忘》及各类散文随笔集等20部,发表各类文字500万宇,多部小说签约影视剧。  《红楼梦》第34回,贾政受到挑唆,对宝玉下了狠手,差点把他打死,宝玉被抬回怡红院后,伤口疼加上暑热,几乎昏迷。他恍惚间听到悲戚声,睁开眼睛一看,是黛玉在哭,便强忍着疼痛安慰她,说自己不疼,又担心她大热天出门,别再中暑。黛玉见宝玉伤成这样,最后说了一句:你可都改
南朝牛人陶弘景的母亲在怀孕前梦见一条无尾青龙从怀中飞出,这是陶弘景一生传奇的伏笔。  四岁时,他的学霸天赋就显露出来,喜欢用芦荻秆做笔,在灰土上学写字。此后,从儒家经典到道家经典,他手不释卷,并且在小小年纪就领会其深意。不到弱冠年纪,他便以才学闻名,加之身形伟岸、气宇不凡,遥遥若高山之独立,巍峨若玉山之将崩,顿时作为全方位的完美男神倾倒大众,先后任南朝宋、齐王朝等许多诸侯王的侍读。虽然身居权贵之府
爱新觉罗·载沣一生的遭际正应了那句诗:可怜生在帝王家。以他的性情和才具,即使作为百姓也是凡庸之辈,更何况是摄政王。其胞弟载涛曾直言:“他遇事优柔寡断,人都说他忠厚,实则忠厚即无用之别名。他做一个承平时代的王爵尚可,若仰仗他来主持国政,应付事变,则绝难胜任。”  载沣也曾意识到这一点,视主持国政为苦差事,伤透了脑筋。等到武昌起义爆发,袁世凯出山,他被迫辞去摄政之职,反而解脱,轻松地对妻子说:“从今天
1271年九月的一个深夜,日本西南部金津岛上,海风裹挟着浊浪不时砸向悬崖,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将悬崖边一座日式木板屋震得摇摇欲坠。板屋里,元朝第三批“国信使”团长赵良弼正在奄奄一息的烛火旁踱步,思索对策。突然,烛光熄灭,板屋顿时陷入黑暗的深渊。屋外,四面八方同时响起鬼哭狼嚎般的呐喊声,令人毛骨悚然。赵良弼充耳不闻,“凝然自若”,借回顾自己成为外交官前的坎坷经历来度过这漫长的黑夜……  一  121
名人夫妻老照片那對更有夫妻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