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红素对壬基酚诱导小鼠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畜牧兽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s2269ac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番茄红素(lycopene,LYC)对壬基酚(nonylphenol,NP)亚慢性中毒诱导小鼠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将40只清洁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中毒组(NPG)、番茄红素对照组(LCG)和番茄红素干预组(LNG).对照组,每天8:30灌服玉米油0.1 mL,2h后重复操作;中毒组,每天8:30灌服玉米油0.1 mL,2h后灌服150mg·kg-1壬基酚溶液;番茄红素对照组,每天8:30灌服5 mg·kg-1番茄红素,2h后灌服0.1 mL玉米油;番茄红素干预组,每天8:30灌服5 mg·kg-1番茄红素,2h后灌服150 mg· kg-1壬基酚溶液.各组连续进行相应灌胃处理30 d后,记录小鼠体重,颌下静脉采集血样,并对小鼠进行安乐死,剖解后采集小鼠脾称重,分析小鼠日均增重以及脾体系数的组间差异;检查血清中免疫细胞因子IL-2、IFN-γ和TNF-α的变化;检测脾氧化与抗氧化指标MDA、T-AOC、CAT、GSH-Px和SOD的差异变化;检测凋亡通路p53/Bcl-2各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 表明,与NPG相比,经过LYC干预后NP暴露小鼠日均增重显著升高(P<0.05),血清免疫细胞因子含量和脾抗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LYC干预后小鼠脾凋亡通路关键分子Akt、p-Akt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5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果 提示,LYC对NP诱导的小鼠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与LYC增强脾抗氧化能力,抑制脾细胞凋亡有关.
其他文献
旨在克隆犏牛蛋白磷酸酶1调节亚基11(protein phosphatase 1 regulatory subunit 11,PPP1R11)基因,分析其在不同发育阶段睾丸中的表达与定位,为解析其在雄性生殖中的功能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集成年犏牛睾丸、附睾、心、肝、脾、肺、肾、大肠、小肠、胃、肌肉和脂肪组织(n=3),犏牛和牦牛在胎牛时期(5~6月龄)、幼年时期(1~2岁)和成年时期(3~4岁)睾丸(n=3)作为试验材料.通过RT-PCR技术克隆犏牛PPP1R11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
云南省坚持不懈提升农产品品质,做特“绿色食品牌”,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建设,云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2018年以来,茶叶、花卉、水果、蔬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8个重点产业综合产值年均增长16%以上;茶叶面积和产量稳居全国第二位、有机茶园认证面积全国第一;花卉种植面积、综合产值和出口额稳居全国前列;中药材种植面积、产值均居全国第一位;农产品出口连续多年居西部省区第一.
期刊
本研究旨在了解种鸡场中种蛋孵化死胚和周围环境中感染或污染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的比率及分离株的耐药性.从广东省的5个规模化种鸡场采集孵化厅死胚及其周围环境样本进行PA的分离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分析其抗菌药物敏感性,并通过常规PCR检测对应的耐药基因.结果 显示,在采集的679份样本中,分离到共77株(77/679,11.3%)PA,其中2株来源于环境样本(2/24,8.3%),75株来源于死胚(75/655,11.5%).药敏试验检测显示,耐药率最高的是
旨在建立一种可视化、操作简便的猪链球菌快速检测技术.针对猪链球菌种特异性基因谷氨酸脱氢酶(gdh)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可同时检测出所有血清型的重组酶聚合酶扩增结合侧流层析试纸条(RPA-LFD)检测技术,优化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评价其特异性与灵敏度,同时利用该法对45例疑似猪链球菌感染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显示:猪链球菌RPA-LFD法检测灵敏度可达100拷贝·μL-1,优于常规PCR方法,且不与其他常见病原菌发生交叉反应.扩增反应可在较宽温度范围(30~45℃)内高效进行,20~30 min可完成检测
旨在制备鸡Toll样受体15 (ChTLR15)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并初步应用.利用PCR技术扩增ChTLR15第162-386位氨基酸,克隆于载体pET-30a中进行诱导表达,获得高纯度的重组ChTLR15 (162-386 aa)蛋白.然后采用皮下多点注射方式将ChTLR15免疫6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常规获得针对ChTLR15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运用原核表达系统对ChTLR15基因进行截短表达,对单克隆抗体针对的ChTLR15抗原表位进行鉴定.利用6C7株单克隆抗体以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
2021年12月28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传达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研究云南省贯彻意见;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机关党建、基层治理等工作.rn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好党中央关于2022年“三农”工作的重要部署,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要求,切实把“三农”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必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期刊
QseBC双组分系统(QseBC two-component regulatory systern)与细菌中的群体感应相关,是肠杆菌科和巴斯德氏菌科中的全局性毒力调控因子,但在副猪嗜血杆菌(Glaesserella parasuis)中的作用还不清楚.本研究利用自然转化法构建SC1401的双基因缺失株(△qseBC).比较缺失株(△qseBC)与野毒株(SC1401)的抗血清杀菌能力、生物膜形成、抗生素耐药性以及压力耐受能力.结果 表明:△qseBC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明显弱于SC1401.缺失株△qseB
旨在探究葛根素对镉(cadmium,Cd)抑制大鼠股骨胫骨中成骨细胞(osteoblast,OB)分化的缓解效应.选取40只3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ON)、镉组(Cd)、葛根素组(Pur)和镉+葛根素组(Cd+ Pur),每组10只.其中,对照组和镉组大鼠灌服超纯水,连续5周;含葛根素组(葛根素组和镉+葛根素组)大鼠每日灌服葛根素溶液(200 mg·kg-1BW),连续5周;从第5周开始,对照组与葛根素组大鼠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含镉组(镉组和镉+葛根素组)大鼠每日腹腔注射醋酸镉
本研究旨在分析绵羊痒螨兔亚种MMP2基因(PocMMP2)的虫体转录水平,及建立针对重组PocMMP2(rPocMMP2)蛋白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iELIS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PocMMP2在不同发育阶段虫体、饱食与饥饿虫体的转录水平,采用原核表达系统获得rPocMMP2,经方阵滴定法优化反应条件,建立rPocMMP2-iELISA,并用该方法检测成都地区有痒螨病流行病史兔场的86份兔血清.结果 显示:PocMMP2在雌虫、雄虫、若虫和幼虫阶段均有表达,且在饥饿虫体
弓形虫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机会性致病原虫,可引起致命性脑炎.人弓形虫病急性感染往往与弓形虫卵囊污染密切相关.探究弓形虫卵囊感染对宿主的致病机制和防控弓形虫病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利用iTRAQ技术,结合2D-LC-MS/MS分析弓形虫PRU虫株卵囊急、慢性感染小鼠后,其脑组织蛋白质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 表明,在急性感染期和慢性感染期小鼠脑组织中分别鉴定到85和51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而慢性感染期与急性感染期相比有114个蛋白差异表达.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功能分析发现其主要涉及到免疫、代谢过程等通路.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