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运动少,家长怎么办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erc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成长,体育运动至关重要
  儿童青少年期(6~17岁)是身体发育、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该阶段的身心发展不仅影响到成年后的体质健康水平和认知能力,甚至与成年后所能取得的成就存在高度相关性。适宜的体育运动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有益作用,已被国内外大量研究所证实。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还表明,适宜的体育运动有利于儿童青少年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学业成绩的提高。
  步行数,反映运动量指标
  步行数作为反映日常体育运动量的常用指标,具有简便、操作性强的优点,并被研究者广泛认可。国际上公认的、现行的《体育运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建议:6~17岁儿童青少年每日步行数应不少于10000步。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大多数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每天运动量足够,但事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上海体育学院体力活动研究团队对全国不同区域11座城市的2751名儿童青少年的活动数据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男孩每日平均步行数为10847步,女孩每日平均步行数为9938步:57%的男孩和63%的女孩每日步行数未达到现行《指南》的要求,而且活动量有随年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
  三方因素,影响孩子体育活动量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包括生理、心理和生活习惯三个部分。①生理因素主要是指性别、年龄和体重。研究数据显示:男孩比女孩更好动;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的日常活动量呈下降趋势(与学业压力有关);与超重和肥胖学生相比,体重正常的学生更愿意参加活动。②心理因素方面,自我效能是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即运动技能好的学生更容易或会更长时间参加体育运动。③生活习惯方面,与坐私家车的学生相比,步行或骑车上下学的学生有更大的日常活动量。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两个部分。①家庭因素主要指家人是否支持或愿意陪同孩子一起参加体育运动。家人的支持是影响孩子参加体育运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大量研究证据已经表明,父母热爱运动或陪同孩子参加运动的,孩子的运动量会显著增加。②学校因素,包括体育课程设置、老师的态度、学校提供的机会等。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城市规划环境是否让市民安全、舒适和愉悦地从事步行、跑步和骑自行车等体育活动。
  三个办法,增加孩子活动量
  发现孩子日常活动量少时,家长应积极想办法增加孩子的体育活动量,从而保障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家长应该针对那些可控制的因素进行干预。
  让孩子掌握一项运动技能
  培养兴趣,增强动力,是提高孩子体育运动量的最佳途径。事实证明,运动技能好的孩子更乐于参加体育运动,更乐于在运动场上表现自己,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日常体育活动量。家长应适时帮助和引导孩子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特别是女孩。
  把体育活动融入日常生活
  随着年龄增长,学业负担加重,孩子的体育活动时间呈现下降趋势。为此,家长应鼓励和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把体育活动融入日常生活中,即“体育生活化”。比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通勤时间在20分钟左右),鼓励孩子通过步行和骑自行车上下学;到家楼下后,鼓励孩子通过走楼梯而非乘电梯回家。通过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可增加体育活动的机会,提高运动量。
  陪孩子一起進行体育运动
  家长的鼓励和支持对孩子保持足够的体育活动量至关重要。特别是周末,家长至少应该抽出一天时间陪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包括户外活动和室内活动。如此既能帮助孩子在繁重的学业中得到休息,又能增加孩子和家长自身的日常体育活动量,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另外,这么做还增加了与孩子沟通和接触的机会,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形成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乳腺癌患者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大众医学》2017年3月刊邀请专家对《中国乳腺癌患者生活方式指南》进行详细解读,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同时,很多读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本刊从中选出了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请专家予以解答。  专家简介  郑莹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肿瘤防治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常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抗癌、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心脑血管病等生理功能。缺硒会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如甲状腺功能紊乱、生殖功能障碍、情绪失调和心血管疾病等。其中,硒摄取量不足,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将显著提高。在美国、芬兰等地,调查发现,含硒较丰富地带的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低;在我国,临床证实,缺硒可能导致克山病(以心肌损害为特征)等心血管疾病发生。  目前,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
消化性溃疡里的上下铺“兄弟”  消化性溃疡是胃肠道黏膜在某种情况下被胃酸和胃蛋白酶“自我消化”而造成的溃疡,损伤深度已超过黏膜肌层,比“糜烂”更深。消化性溃疡最常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胃在上,十二指肠在下,两者就像同处一室的上下铺“兄弟”。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黏膜侵袭因素与防御因素失衡的结果。对胃、十二指肠黏膜有损伤的侵袭因素包括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抗炎药,以及乙醇等。
“发福”原因何其多  肥胖形成的原因是长期膳食热量摄入超过热量消耗,剩余能量以中性脂肪的形式蓄积在脂肪组织内。与儿童和青少年人不同,中年人发福主要与代谢减慢、缺乏锻炼和女性更年期内分泌改变等因素有关。  ·基础代谢减慢人到中年之后,全身器官的代谢进入_个相对放缓的时期,40~50岁中年人的基础代谢率可能只有年轻时的八九成。如果不适当控制膳食热量摄入,多余热量就会转化为脂肪,囤积在体内造成肥胖。  
很多人都知道,植入冠脉支架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但估计很少有人知道,30多年来,冠脉支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裸支架到药物涂层支架、再到可吸收支架”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 “从无到有”  1977年,Gruentzig医生成功地采用球囊导管为一位冠状动脉前降支近端狭窄的患者实施了世界上第一例经皮冠脉成形术(即PTCA手术),开创了冠心病治疗的新纪元。从此以后,许多原本需要开胸进行冠脉搭桥手术的
庆大霉素属于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目前,临床上庆大霉素的主要给药方式,除静脉给药和肌内注射外,还有口服、灌肠、膀胱冲洗、外伤换药和雾化吸入等方式,其中静脉给药和肌内注射后,药物吸收迅速而完全,血药浓度高,容易引起耳聋及肾毒性等副作用。那么,口服庆大霉素是否就很安全,可以放心使用呢?研究表明,口服庆大霉素也可能会发生耳聋及肾毒性,尤其是老幼病患者。  肾毒性、耳毒性抗菌药物  庆大霉素是我国自主研制的
现在,健身运动非常 “热门”,很多人也乐于参与,既提高了身体素质,也对心理健康有益。不过,很多人还对健身存在错误的观念,导致了错误的健身方式,最终反而损害身体健康。  1.错误观念:运动前要先拉伸、再热身  点评: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对预防受伤非常重要。但正确的准备活动方式是:先进行中低强度的慢跑、蹬自行车或游泳等运动来将身体预热,然后再进行动态拉伸。  2.错误观念:运动锻炼没感觉到痛就没效果  点
服用消心痛:五点需注意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 副主任医师 程蕾蕾  硝酸酯类药物的常用剂型包括口服片、舌下含片以及静脉制剂等。常见的口服硝酸酯类有长效制剂,如消心痛;缓释剂型,如欣康、长效异乐定等;短效制剂,如用于急救的硝酸甘油片。其中,消心痛因服用方便、价格实惠,是最常用的药物,口服后30分钟见效,舌下含服2~3分钟见效。临床上常用于预防和缓解急性心绞痛发作。  遗憾的是
耳鸣虽小,病因众多  1.耳部疾病  耳鸣患者多有耳病史,夜间有加重趋势。根据病变部位不同,耳鸣分为传导性耳鸣和感音性耳鸣。外耳有耵聍、异物、炎症肿胀导致阻塞,鼓膜充血、内陷、穿孔,中耳积液、感染,以及耳硬化症等,均可发生传导性耳鸣。内耳耳蜗是耳朵的感音部位,如内耳震荡、水肿、听神经瘤等可刺激内耳耳蜗产生感音性耳鸣。  2.鼻咽癌  约半数鼻咽癌患者有耳鸣现象。这是因为,鼻咽癌的好发部位为咽隐窝,
子宫内膜是覆盖在子宫腔内的一层组织,在雌、孕激素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增生和脱落,从而形成月经。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会老老实实地待在宫腔里。有时候,子宫内膜会“出轨”,跑到不该去的地方,如卵巢表面、盆腔腹膜表面、直肠、膀胱或直肠阴道隔等,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流窜”到其他部位的内膜组织也会像月经那样周期性地剥脱出血,但这些血液不像子宫内的经血可以顺着宫颈排出,而是被“关”在体内,不断累积形成病灶,从而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