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故乡将你一次次送别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eng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假就要结束了,带着年幼孩子一同回娘家的我,不得不返程。
  在老家小镇上坐直达我所在城市的大巴车,需要近8个小时,且每天只有一趟。如坐不上,则只能等第二天。
  早上六点十分发车,父亲五点就将给我准备好的菜籽油、蔬菜、芝麻、黄豆等自家田地里产的无公害食品,挑到镇上,然后站在凉意十足的晨风中,等待大巴车的到来。
  他在替我排队,好让我和孩子不用着急赶路。
  一个多小时后,我抱着孩子来到车站,刚歇下脚,大巴车便来了。车子还未完全停稳,众多排队的人便一哄而上,完全不按事先排队的顺序,谁挤上车,谁就能在今天走掉。
  父亲一看,慌了,迅速放下手中的蛇皮袋,也开始朝车上挤。可他年纪大了,身体又很瘦弱单薄,怎么可能挤得过那些比他年轻的人呢?他们可都是年富力强的外出打工仔呀,可他显然不服气,他是排第一个的,没理由上不去!
  父亲使出浑身力气,铆足劲,朝上挤。他被人来回推搡着,好几次,眼看着就要上去了,可又被旁边的人挤了下来。眼看着上去的人越来越多,父亲着急不已。多亏后来,后面有一个人使劲推了他一把,父亲才趁势上去!
  看到车上还剩四五个空位子,父亲长出了一口气,立即占到了两个。我上来时,看到父亲正在一边脱外衣,一边擦额头上的汗。
  几分钟后,便要发车了,父亲得要下去了。临下车前,他塞给我一个红包,说是给孩子的,并交代道:“明年国庆节还带孩子回来呀。”我点了点头,心里酸酸的。
  多年前,我在县城上高中时,父亲便不顾我的反对,非要一次次地将我送到镇上的车站,并把肩挑上的咸鸭蛋、芝麻糊、腌豆角给我。将我送上车后,他就会拿上扁担,头也不回地往回走去,什么也不会交代,父亲一贯都是内敛、沉默的。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要去更远的省城读书,心中便多出了份对家的不舍,可父亲同样也只将我送到镇上的车站,然后就匆匆忙忙地回家干农活了,不留给我一丝依依不舍的感觉。
  再后来,我远离故乡,在一个繁华而又陌生的城市安家落户,我和丈夫的薪水都不高,只能湊合住在一个7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可能是这个原因,父亲一直不愿意来我这里,只在我结婚时来过一次。婚礼一结束,他便跟同来的亲戚们一起坐火车回家了,没给我单独送别他的机会。
  以前,母亲在的时候,她总让我在老家找个稳定的工作,离家近一些,这样他们老了、病了时,好有个人照顾。母亲每次说起这事时,父亲总是不赞同:“孩子能飞多远就飞多远吧,做父母的可不能拖累她!”
  后来母亲卧床生病多日,照顾她的重担便落到父亲的肩上。父亲怕我分心,总是在电话里说,你就安心工作吧,你妈有我照顾呢。母亲去世后,老家偌大的老房子里便只有父亲一人。他不愿意来城里跟我们一起住,固执地说自己还年轻,可实际上他已经是一个70多岁的老人了。
  我每年也只能有一两次机会回家看他,而他呢,总是在田地山林里忙这忙那,忙着给我准备走时要带的各种他种植出来的土特产。我如推辞不要,说带不了,他便会说,我给你送到车站,爸爸也没什么好东西可给你,这些都是你小时候爱吃的,就算是个回忆吧,别忘了老家。然后,每次我离开时,他都会挑上许多东西,将我送到车站。
  我想我跟父亲,所谓父女一场,到了最后,也只不过是一年见上几次,然后由他赠我些田地里的土特产,并一次次地将我送别,与我远离。一想到这里,我的泪水便不由自主地盈满了眼眶。
  (归雁生摘自《合肥日报》 图/锦跃)
其他文献
一条小鱼想到岸上去生活,它游到渔网里,希望被打捞上岸,但网眼太大,它被漏了下去。后来,它找到一个钓鱼的钩子,一口咬住,它被钓上岸来。  钓鱼人把它送给了小猫。小猫得到鱼后,决定把它种在地里,让它发芽长大,然后吃大鱼。于是小猫小心翼翼地叼着这条小鱼,把它埋进河边的一个土坑里。  小鱼在土坑里即将窒息,突然一场暴雨来临,把它冲进了河里。小鱼得救了。多年以后,小鱼长成了大鱼,做了母亲,生出了许多小鱼。它
在美国的康涅狄格州东北部有一家餐厅,不但可以享受美味,而且食客用完餐后可以免费得到餐厅赠送的三本旧书。  这家餐厅名叫“旅行食物和书籍”。餐厅并不大,可以说不起眼,但是经营方式却叫人耳目一新。餐厅的主人叫马蒂多伊尔,平时爱看书。有一次,一名叫约特的大学生来餐厅用餐,用完餐付钱时,发现马蒂多伊尔正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旧书,连递给他的饭钱都顾不得收。约特很奇怪,问马蒂多伊尔:你看的是什么书,这么入迷?可
野田黄雀自为群,  山雯相过话旧闻。  夜半飯牛呼妇起,  明朝种树是春分。  (选自《最美的二十四节气诗词》,李颜垒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18年版)
忙到没时间锻炼怎么办?在没有大段时间可以进行运动时,每天拿出5个5分钟,完成简便易行的“微运动”,除了缓解疲劳,更可以锻炼到平时不容易动员强化到的小肌群,从而作为日常运动锻炼的有益补充。  一、日常生活中几乎所有动作,都是肩部前屈的姿势完成的,肩部前侧肌肉一直在紧张收缩,后侧的肌肉一直在拉长松弛。长此以往,不但会肩背酸痛,还可能造成习惯性的圆肩驼背。简单易行的后向肩绕环,帮助激活肩部后侧和肩胛骨回
久居深山里,偶尔会想念大海。那感觉就像干渴之人期盼一碗热汤一样。  从凉亭大约开一个小时的车就可以望见茫茫大海。没有任何障碍物遮蔽视线,触目所及皆是一望无际的辽阔汪洋,只让人感到无比畅快,畅快!尤其是冬天里的大海,更令人感受到直达血脉的深深寒意。  去年年底东海高速公路第四次拓宽,在下行线设置的东海休息站是这里视野最好的大海观景瞭望台。我曾经在加州海岸线远眺太平洋,如今见到的海景就和当时一样苍茫壮
童年时代,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年春天到夏初,娘忙完生产队的农活,抽空在家织土布的情形,那“吱扭、哐、哐哐”的声音和线梭子在娘手中来回穿梭,娘的身子前后俯仰的情形。  那时,大家的生活都很艰难。物资匮乏,加之我们兄弟多,所有的吃穿用度都要依靠父母,父亲当时又管着生产队的事,为全村老少的吃喝而忙碌,所以娘就更加辛苦。我们几个兄弟的衣服总是大的穿了小的穿,而且大都打了补丁,但娘总是给我们缝补浆洗得干干净净
夜深人静,一只老鼠从地洞里钻了出来。屋子里的人都已经睡熟,老鼠甚至听到了他们发出的轻微鼾声。  这是一只经验丰富的老鼠。它已经在屋子里住了三年,偷吃了数不清的食物,咬坏了不少家具。屋子的主人对它恨之入骨,总想要了它的小命。每隔一段时间,他们都会买一些鼠药回来,投放在屋子里。可老鼠好像能识别毒药一样从未上当。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它曾经目睹同伴被鼠药毒死,知道有些东西吃不得,经过摸索总结出自己的一套经
距离产生美,这是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其大意是指,人们在审美过程中,只有保持特定、适当的距离,才会萌生最佳的审美效果,只有不在山中,才能识得庐山的真面目。正如某人下棋,习惯将椅子和下棋桌面拉开一段距离,就座下棋时,身子挨着椅子往后靠,头就势往后仰。有人不解,便问原委。他说道,以前自己看别人下棋时,往往能出奇制胜,帮助下棋人突出重围,可是一到自己真正坐下来对弈,却倍感力不从心,棋艺大退。在一番忖
站在阳台上,时常看到楼下有一对小夫妻,在小区的一块狭长空地上打羽毛球。  看着看着,我发现了一个规律:早晨打球,男的站在西头,女的站在东头;傍晚打球,女的站在西头,男的站在东头。有几次,女的选择男人的位置站定,男的来了,偏要和女的换,经过一番推让,女的不得不退回到原来的位置。我有些不解,打球又不是请客吃饭分宾主,何必那么较真?  那天下楼,我碰见打球的那位女士,就问她,为什么早晨和傍晚,两个人打球
一年春天,一农夫在自己的屋角发现自然生长了两棵楸树苗。因这是成材树,所以他把它们都保留下来。  这两棵树似乎一对孪生兄弟比着生长,不经意间都有碗口粗了,且树干端直。农夫见了喜不自胜,便每年都给它们施以大量的农家肥。  天有不测风云。一年冬季一场大雪几阵狂风后,已冒过屋顶的两棵楸树中的一棵在被风雪把梢部折断的同时还把这位农夫屋上的瓦砸碎了一些。农夫在修理自己屋顶的同时为这棵正茁壮生长而被风雪折断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