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0-000-01
摘 要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在中专体育教学中已经呈现出不适应的情况。因此,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提出了提高教学效果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 差异化
“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和思想,使得体育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而学生的个性差异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重视这种差异,并根据差异,采取适当的方法,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表明每个人都有自己区别于他人的独立个性。在中专体育教学中,“吃不饱”或“吃不了”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因此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体育基础,制定出具有差异性的教学目标,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中专体育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应面向全体学生,尽量贴合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的个性出发,确定有层次、差异的目标,从根本上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同时,教学目标应体现出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能够使每个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感,获得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比如,在耐力跑教学训练中,对于耐力、运动能力强、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应制定出较高的目标,满足其学习欲望的同时,敦促其进一步提高水平。对于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较为普通的学生,就应当降低标准,并辅以适当的帮助,使其能够在完成基础训练的基础上,循序渐进,树立起信心,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
在任何一项活动中,动机和兴趣是“催化剂”,因此,中专体育教学中,需要激发起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动力。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了需要在具有层次的教学目标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使全体学生从体育活动中获得成就感。
举个例子,在篮球教学中,体前交叉突破训练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学生的篮球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根据学生在篮球基础方面的差异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具体可分为三个步骤。
(一)针对篮球基础好的学生,可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练习。针对有一定篮球基础的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进行尝试性练习,帮助学生领悟其中要领。针对篮球基础差的学生,可使其做运球训练,结合运球过障,并思考如何控制篮球能够更加快速的通过障碍物。
(二)让篮球基础好的学生进行综合性练习,如突破结合急停跳投训练。有一定篮球基础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体前交叉突破训练,双人一组,将分球与原地持球训练体前交叉突破结合起来。篮球基础较差的学生,可先进行无球练习,先适应虚晃、探肩等相关动作,然后进行持球训练,最后结合运球训练,循序渐进,形成一套完整的动作。要注意在这一过程中,应加强对有一定基础以及基础较差学生的指导,可通过示范讲解,并结合适当的鼓励,使其从训练中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
(三)在教学中组织比赛,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竞技目标。篮球基础好的学生,可要求其在比赛中灵活运用体前交叉突破,同时要求加强对比赛的阅读能力,根据需要自主探索其他的突破技术。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应鼓励其尽可能使用学会的技术,以便能够在具体对抗中巩固所学,失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学会的技术却不敢运用。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应鼓励其积极参与进比赛中,感受篮球比赛带来的乐趣,提高对篮球的兴趣,激发起提高技战术水平的动力。教师也可参与进学生的比赛中,加强师生互动的同时,还可在比赛中进行示范,提高教学效果。
在中专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自我,并超越自我,通过有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为之奋斗的明确目标。因此,可以在学生当中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并促进评价方法的革新。
引入竞争机制后,传统教学中统一的评价方法,就会产生负面的效果。因此。需要根据学生的学情,以不同的标准衡量学生所学。重点就在于,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当然这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一视同仁,而是建立在分层次教学目标基础上的一视同仁,对体育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采用标准高,没有达到目标,则可以使其下降一个层次并引导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促使其努力上进。针对中等水平的学生,若体育成绩提高,则相应上升一个层次,使其获得成功的愉悦感,并鼓励其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体育水平。而对于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则是鼓励其尽可能的完成教学目标,并给与充分的肯定,使其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信心,激发潜能。
学生的个性差异决定了传统理念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已经有了局限性。而且学生的差异,还会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转变理念,提高自身执教水平。最好的方法就在于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学情,划分不同的层次,通过对应学生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愉悦感,树立起自信心,结合适当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认识自我,超越自我,从而提高整体的体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程树春.分层递进教学在职业中专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5.16(35):64-65.
[2] 杨献忠.创新教育与中专体育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17).
[3] 陈根福.浅谈高中体育教学中异质分组法的运用实践与探究[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3(4).
[4] 白亮.分层递进教学在职业中专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华章.2013(30):64-65.
[5] 冯跃东.如何正视中专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J].科技信息.2010(5):210.
摘 要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在中专体育教学中已经呈现出不适应的情况。因此,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提出了提高教学效果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 差异化
“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和思想,使得体育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而学生的个性差异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重视这种差异,并根据差异,采取适当的方法,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因材施教、教学目标差异化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表明每个人都有自己区别于他人的独立个性。在中专体育教学中,“吃不饱”或“吃不了”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因此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体育基础,制定出具有差异性的教学目标,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中专体育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应面向全体学生,尽量贴合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的个性出发,确定有层次、差异的目标,从根本上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同时,教学目标应体现出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能够使每个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感,获得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比如,在耐力跑教学训练中,对于耐力、运动能力强、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应制定出较高的目标,满足其学习欲望的同时,敦促其进一步提高水平。对于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较为普通的学生,就应当降低标准,并辅以适当的帮助,使其能够在完成基础训练的基础上,循序渐进,树立起信心,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
二、激发兴趣、教学方法差异化
在任何一项活动中,动机和兴趣是“催化剂”,因此,中专体育教学中,需要激发起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动力。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了需要在具有层次的教学目标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使全体学生从体育活动中获得成就感。
举个例子,在篮球教学中,体前交叉突破训练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学生的篮球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根据学生在篮球基础方面的差异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具体可分为三个步骤。
(一)针对篮球基础好的学生,可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练习。针对有一定篮球基础的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进行尝试性练习,帮助学生领悟其中要领。针对篮球基础差的学生,可使其做运球训练,结合运球过障,并思考如何控制篮球能够更加快速的通过障碍物。
(二)让篮球基础好的学生进行综合性练习,如突破结合急停跳投训练。有一定篮球基础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体前交叉突破训练,双人一组,将分球与原地持球训练体前交叉突破结合起来。篮球基础较差的学生,可先进行无球练习,先适应虚晃、探肩等相关动作,然后进行持球训练,最后结合运球训练,循序渐进,形成一套完整的动作。要注意在这一过程中,应加强对有一定基础以及基础较差学生的指导,可通过示范讲解,并结合适当的鼓励,使其从训练中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
(三)在教学中组织比赛,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竞技目标。篮球基础好的学生,可要求其在比赛中灵活运用体前交叉突破,同时要求加强对比赛的阅读能力,根据需要自主探索其他的突破技术。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应鼓励其尽可能使用学会的技术,以便能够在具体对抗中巩固所学,失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学会的技术却不敢运用。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应鼓励其积极参与进比赛中,感受篮球比赛带来的乐趣,提高对篮球的兴趣,激发起提高技战术水平的动力。教师也可参与进学生的比赛中,加强师生互动的同时,还可在比赛中进行示范,提高教学效果。
三、评价方法差异化
在中专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自我,并超越自我,通过有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为之奋斗的明确目标。因此,可以在学生当中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并促进评价方法的革新。
引入竞争机制后,传统教学中统一的评价方法,就会产生负面的效果。因此。需要根据学生的学情,以不同的标准衡量学生所学。重点就在于,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当然这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一视同仁,而是建立在分层次教学目标基础上的一视同仁,对体育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采用标准高,没有达到目标,则可以使其下降一个层次并引导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促使其努力上进。针对中等水平的学生,若体育成绩提高,则相应上升一个层次,使其获得成功的愉悦感,并鼓励其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体育水平。而对于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则是鼓励其尽可能的完成教学目标,并给与充分的肯定,使其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信心,激发潜能。
四、结束语
学生的个性差异决定了传统理念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已经有了局限性。而且学生的差异,还会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转变理念,提高自身执教水平。最好的方法就在于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学情,划分不同的层次,通过对应学生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愉悦感,树立起自信心,结合适当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认识自我,超越自我,从而提高整体的体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程树春.分层递进教学在职业中专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5.16(35):64-65.
[2] 杨献忠.创新教育与中专体育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17).
[3] 陈根福.浅谈高中体育教学中异质分组法的运用实践与探究[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3(4).
[4] 白亮.分层递进教学在职业中专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华章.2013(30):64-65.
[5] 冯跃东.如何正视中专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J].科技信息.2010(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