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科学课堂应用初探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siqyd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确认识微课,认识什么是微课,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的位置,恰当地利用微课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进行教学,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有助于学生对地球与宇宙领域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地球与宇宙的探究热情,发展空间想象、模型思维、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初步建立科学的宇宙观和自然观,以及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地球与宇宙中的现象、事物和规律,具有时间上比较漫长、空间上比较庞大,学生不容易感知等特点,需要对它们运用实地观察、长期观测、建构模型、模拟实验、逻辑推理等方法进行研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不断应用,微课走进了小学科学课堂。根据胡铁生先生对微的认识,可以将微理解成微小、碎片化。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微课教学,其实就是碎片化的教学形式,一次微课教学只学习一点知识;并且利用了微课的优势,能够让学生借助现代化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微课中的科学知识,它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让学习变得更加自主。但是在微课教学过程中,不是所有的科学知识都适合微课教学,要考虑科学的有效性、合理性以及对于学生启蒙科学教育的重要性。现以《月相变化》、《谁先迎来黎明》等课为例,谈谈微课在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领域的应用。
  一、微课在旁,良师做伴
  以《月相变化》一课为例。陈老师出示了三张不同月相的照片,引用古诗词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以讲授的形式,阐述了月相及月相变化这两个科学概念。接着让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教师从问题中概括出两个主要问题:为什么变?怎样变?这两个问题成了本节课的线索,贯穿于整节课中。围绕这两个问题,通过模拟实验进行研究,将观察获得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逻辑推理,从而解决上课初提出的两个问题。本节课中,陈老师在模拟实验中,巧妙地应用了摄像头,让学生通过摄像头这个窗口,身临其境地感受月相变化。将学生花了一个月时间才能大致观察得到的现象,浓缩到课堂上的几分钟。学生在借助乒乓球、摄像头、旋转台和大灯这一教具对月相变化进行模拟实验,深入地认识月相变化的实质。在模拟实验中,学生对于月球有规律地围绕地球进行运动这一科学概念有了更进一步地认识。
  然而,笔者认为我们在为模拟实验的成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认知以及模型思维的发展高兴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对月相变化的观察。而学生对于月相的观察是我们没办法在课堂上进行的,需要学生在课后进行观察。因此观察方法的指导、观察时间的把握、观察结果的记录等都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课堂上的一次或几次指导,虽然能够让学生对方法有一定的掌握,但是持续这么长的时间,学生的年龄特点又比较容易遗忘。教师也不可能跟着学生到家中,在回家或上学的路上进行观察的指导;家长的辅导能力也毕竟有限。这个时候,如果将微课引入,学生能够在手机终端、电脑终端等设备上随时随地的学习相关的方法,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方法的掌握与理解以及应用,将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于月相变化的观察,从而获得科学知识的掌握、科学方法的习得。
  二、微课嵌入,趣味横生
  以《谁先迎来黎明》一课为例。李老师从日出视频导入新课,从而让学生明晰黎明的概念。接着通过两个好友的微信对话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李老师能够与时俱进,将微信这样一个现代人都熟悉的社交媒体应用到课堂上,拉近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紧接着为了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老师和同学们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从而一步步地走近问题的本质,即地球的自转方向。在明晰相对运动概念时,教师提供了几个相对运动的生活视频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视频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相对运动,效果较好。在学生认识了地球自转方向后,在解决时区问题时,李老师大胆地将微课引入课堂。
  “微课”具有三维演示、图文并茂、动静结合、人机交互的生动性特点。这些特点对学习者产生了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形成学习动机。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借助 “微课”的生动性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化的科学学习。通过微课生动形象地讲解,学生对于时区这个概念有了个明确的认识。微课结合了视频、图片、动画等形式,将枯燥的时区概念,通过微课生动有趣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避免了教师的一味讲授所导致的学生的感官疲劳。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可以认识时区,从而为接下去解决问题,打好基础。而微课还能在学生课后对于知识逐渐淡忘的情况下,一而再,再而三地唤起学生的记忆,加深理解。
  三、微课延伸,认识固化
  以《岩石会改变模样吗》一课为例。钟老师从一个问题入手“如果我想让一块坚硬的岩石有裂缝、破碎,你有什么方法呢?”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开始了对岩石风化的探究之旅。引发学生思考后,钟老师出示了四张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分别是山上的岩石,海边的岩石,山崖上的岩石以及猫鼬的岩石窝,直观地将四种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读图,可以获取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有温度、流水、植物和動物等。紧接着钟老师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直观地进行感知冷热交替会对岩石的模样产生影响。此处,钟老师运用了一个教学视频,利用动画生动地讲解了冷热是如何改变岩石的模样的。而在接下去的植物对岩石的影响,由于时间的限制,钟老师很用心地在课前自己用石膏做了实验,并将实验过程中记录下的图片做成电子相册,形象生动地将植物对岩石的影响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打破了时间的限制。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学生在脑海中已经有了对岩石风化的初步认识,这个时候钟老师顺势出示岩石风化的概念,顺理成章。
  笔者认为学生通过这样一节课的学习,对于岩石风化的概念已经从前概念认为是风对岩石的作用等有偏颇的、不完整的认识,渐渐明晰形成正确的概念,是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等的作用,导致岩石破碎的现象称之为风化。而课堂上生动有趣的动画,用心记录的电子相册如果可以做成微课,在课后让学生能够在记忆渐渐减退时,能够温故知新,固化认知,就更事半功倍了。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光靠科学课内的探究活动,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我们要不断地拓展科学课外活动,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利用好 “微课”,将课堂研究带到课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拓宽学生实践和创新的途径。而微课虽“微”,却始终是一个完整的“课”,具有完整的逻辑性。它不是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课件,不是课堂教学实录的视频切片,也不是其中一个教学环节,而是一个有导入、有讲解、有示例、有总结的教学过程。因此,不能将教学视频、多媒体课件、课例片段、视频公开课、课堂教学、微格教学等同于微课。
  总而言之,“微课”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产物,“微课”运用于小学科学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都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需要指出的是,“微课”在小学科学课堂上仅仅是辅助教学的作用,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的,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要避免走入本末倒置的误区。
  【作者单位:晋江市陈埭镇烟浦小学 福建】
其他文献
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卫生组织4月5日表示,截止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H7N9型禽流感病毒来自猪。世卫组织新闻发言人格雷戈里·哈特尔当天在日内瓦万国宫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说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小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道德教育也从传统的教师“教授式”向学生依靠网络平台自主获取知识逐渐转变。但是由于经验的缺乏,小学生从网络平台获取知识时对繁杂的信息难以甄别,需要德育教师的正确引导与疏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从传统权威的角色向师生平等角色的转变,以适应不可逆转的互联网信息时代对小学生生活、学习方式的改变。  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  从中国互联网络
农村孩子怕写作,对写作是谈之色变,无从下手。那么,要怎样去引导孩子呢?那就要教师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教材,走近文本——多阅读,广积累;走进文本——触动心灵,情感共鸣;走出文本——实现超越,写作创新。把文本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采撷生活中的真情火花,写出富有自己个性的具有真挚情感的好文章。  语文散发着墨香,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但一谈到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中国住房报告(2015—2016)》。报告指出,2015年房地产市场的住房形势超出预期。一方面投资增速呈俯冲式下降,对经济增长直接贡献几乎为零;另一
以某超高层剪力墙结构为例,根据结构超限类型及程度,对结构进行性能化抗震设计,并采取相应的抗震加强措施,最后采用Satwe、Midas Building两个有限元软件对结构进行小震、中震、
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大庆之际,为了鼓励和扶持国内原创动漫出版的发展,新闻出版总署于2009年9月17日上午在北京举行2009“原动力”中国动漫扶持计划的启动仪式。
蓝天美地项目在土方开挖过程中,采用管井降水结合深层搅拌桩隔水技术,成功地保证了项目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这两种技术结合使用也大幅度地降低了基础施工费用,取得了良好的
最大的麦穗》(苏教版第十一册)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散文,叙述了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到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课文叙事简洁,说理深刻,围绕“最大的麦穗”,按照“事情起因→经过结果→即事明理”的顺序安排结构,条理清晰。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本课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因此,在教学时,针对教材特点巧设疑问、引导学
氟铃脲是新型酰基脲类杀虫剂,杀虫谱较广,尤其对棉铃虫属的害虫有特效。毒死蜱是一种有机磷杀虫螨剂。这些农药如存放和管理不善,可引起急性中毒,我院于2013年6月29日19时收
目的分析成人哮喘应用酮替芬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的哮喘患者10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